2014年公需课一些答
案
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
1、区域经济中的基本定理中的“外部性理论和极化效应理论,有助于解释区域经济集聚效应的形成”指的是哪一方面?()
A、自然禀赋差异性定理
B、集聚经济效应定理
C、区域文化差异性定理
回答正确
2、区域经济的特征中“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是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局部的概念”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系统让我选这个的,请看清题目哈!)
A、地域性
B、开放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回答正确
3、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演变来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为核心。
A、经济增长
B、满足人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
回答正确
4、浙江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中的以经济生态化推动生态经济化指的是“发展生态工业,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
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园区。
提升产业结构,打造生态旅游业。
” ()
对错
回答正确
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
5、江苏苏北振兴经验中“以东龙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为重点,实施梯度转移”指的是()
A、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加快城市化进程
回答正确
6、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地域性、()、开放性。
A、发展不平衡性
B、不稳定性
C、隐蔽性
回答正确
7、区域经济的特征中“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差异”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系统让我选这个的,请看清题目哈!)
A、地域性
B、开放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回答正确
板块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在线作业
1、()资源是粤西地区亟待发掘的潜在优势,水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其中湛江、阳江市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的26.9%。
A、自然
B、水产
C、海洋
回答正确
2、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移机制。
()
对错
回答正确
3、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有利于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有利于发展(),适宜创业和人居。
A、绿色旅游
B、生态旅游
C、古迹旅游
回答正确
4、属于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是()
A、茂名
B、阳江
C、湛江
回答正确
5、社会发展差距明显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均等化程度低以及()。
A、高层次的民生需求正在日益凸显
B、中低层次的民生需求正在日益凸显
C、贫富悬殊
回答正确
6、()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
A、工厂化
B、现代化
C、经济全球化
回答正确
7、主导产业具有序列演替性和()。
A、关联性强
B、互联性
C、多层次性
回答正确
板块三(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机制)在线作业1、《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三大抓手是指()、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
A、经济持续发展
B、产业结构建设
C、交通基础设施
回答正确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中的宏观调控属于()机制。
A、市场
B、政府
C、经济
回答正确
3、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两个底线是指()和生态保护。
A、社会持续发展
B、社会稳定
C、经济发展
回答正确
4、完善机制实现“九年大跨越”应加大旧城区提质力度。
()
对错
回答正确
5、2014年1月12日,省第十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构建区域互动发展机制,其中一项是“东西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回答正确
6、建立合作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
A、市场
B、政府
C、宏观调控
回答正确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模块一
1、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
对错
回答正确
2、新型城镇化首先推动()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A、农业化
B、信息化
C、科技化
回答正确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
A、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B、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C、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回答正确
4、()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A、外需
B、产业
C、内需
回答正确
5、新型城镇化指导思想中以()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A、人民
B、体制机制创新
C、工业
回答正确
6、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的过程。
A、分散
B、集中
C、汇集
回答正确
7、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 )问题的重要途径。
A、农民
B、工业
C、城镇
回答正确
板块二(新型城镇化与发展方式创新)在线作业
1、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因素中的制度制约因素是一是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土地管理制度;三是公共服务制度;四是城镇住房制度;五是()
A、生态保护制度
B、野生动物保护制度
C、社会保护制度
回答正确
2、在我国城市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中,第()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A、一
B、三
C、二
回答正确
3、()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A、农业化
B、现代化
C、工业化
回答正确
4、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人口因素中,主要体现农业户籍人口数量()。
A、庞大
B、偏低
C、上升
回答正确
5、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因素中的资金因素:一是资金总量的制约;二是
()的制约。
A、产业结构
B、资金结构
C、农业结构
回答正确
6、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交通资源等——直接影响( )和产业布局。
A、工业结构
B、产业结构
C、现代产业结构
回答正确
7、()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A、第三产业
B、工业化
C、农业化
回答正确
板块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发展)在线作业
1、()被称为生态之都。
A、库里蒂巴
B、新加坡
C、广东省
回答正确
2、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中提到: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农村工业化,主体是乡镇、集体、民营经济布局是遍地开花,其特征二——平,主要以()为中心。
A、镇
B、城
C、市
回答正确
3、广东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问题体现在城市开发强度过大和生态功能区域()。
A、增加
B、锐减
C、扩张
回答正确
4、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主体:主体:()、集体、民营经济。
A、乡镇
B、资源
C、资金
回答正确
5、广东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问题体现在中心区土地价值没有体现,土地利用效率()。
A、低下
B、高
C、下降
回答正确
6、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中,主要动力是指()。
A、遍地开花
B、农村工业化
C、乡镇、集体
回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