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SCP分析范式

第三章 SCP分析范式


29
(三)进入障碍(壁垒) 进入障碍(壁垒)
• 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 分歧, 分歧,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 同的定义 。 • 20世纪 年代梅森 世纪40年代梅森 和贝恩(Bain)等人 世纪 年代梅森(Mason)和贝恩 和贝恩 等人 :进入壁垒是指在一个产业中在位企业拥有的 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 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从而使在位企业可以 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成本以上, 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成本以上,而又 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 施蒂格勒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 :进入壁垒是新 企业寻求进入某一产业时必须承担的、 企业寻求进入某一产业时必须承担的、高于已 有企业的生产成本
11
二、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芝加哥学派产生的背景
1、20世纪 年代后美国一些优势产业 、 世纪70年代后美国一些优势产业 世纪 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2、对大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结果 、 导致公众的置疑, 导致公众的置疑, 3、“哈佛学派”的理论缺陷 、 哈佛学派”
12
替代品 互补品 独立品
广告密度
(绝对或增量)广告费 广告密度 = (绝对或增量)销售量
28
• 产品差别化的产业特征
中间品(木材、纸浆、化工产品、橡胶制品等): 中间品(木材、纸浆、化工产品、橡胶制品等): 差别化程度较低 投资品(精密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 投资品(精密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 差别化程度中等 耐用消费品(家具、电器、钟表等): ):差别化程度 耐用消费品(家具、电器、钟表等):差别化程度 中等至高等 非耐用消费品(服装、化学制品、汽油等): ):差别 非耐用消费品(服装、化学制品、汽油等):差别 化程度高等
13
•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比较: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比较:
• 1、在方法论上存在差异; 、在方法论上存在差异; • 2、在SCP三者的逻辑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分 、 三者的逻辑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分 歧; • 3、在相应的政策主张上存在分歧; 、在相应的政策主张上存在分歧;
14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25
• 产品差别化的分类
• 1、水平差别化:不涉及价值判断 、水平差别化:
• • • • 汰渍( 汰渍(Tide) ) 格尼( 格尼(Gain) ) 波德( 波德(Bold) ) 象牙雪( 象牙雪(IvorySnow) ) 奇尔( 奇尔(Cheer) ) 达诗( 达诗(Dash) ) 卓夫特( 卓夫特(Dreft) ) 奥克多( 奥克多(Oxydol) )
是分析企业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是分析企业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具体来说就是分析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垄断和竞 争的关系,即如何解决“马歇尔冲突” 争的关系,即如何解决“马歇尔冲突”
5
一、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标 年贝恩的《产业组织》 年贝恩的 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此后以哈佛大 学为中心形成了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被称为“哈佛学派” ,被称为“哈佛学派”。由于哈佛学派强 调市场结构的作用,又被称为“ 调市场结构的作用,又被称为“结构学派 ”。
16
第二节 市场结构
• 市场结构 • 表示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 贝恩分类法和植草益分类法
17
市场结构比较
市场结构 厂商数量
产品同质性
完全竞争 大量
同质
垄断竞争 大量
异质
寡头垄断 少数
同质或有差别
完全垄断 唯一
无相近替代品
进入条件 近似的行业
15
•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观点:
• 强调潜在竞争者对市场中已有厂商的威胁,会 强调潜在竞争者对市场中已有厂商的威胁, 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 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 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 ,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 • 该学派信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市场结构如 该学派信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何是无关紧要的, 何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政府要排除人为的进 退壁垒,另一方面, 退壁垒,另一方面,市场上现有的企业必须尽 力降低沉没成本。 力降低沉没成本。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增长率 短期成本结构
19
(一)市场集中度
• 市场集中度:在特定市场上买方或卖方具有的 市场集中度: 相对规模结构。 相对规模结构。 • 1、厂商集中度(0~1): 、厂商集中度( ~ ):
CR
100% 市 场 占 有 率
n
=

n
X
i =1
i
/
A

N
X
i =1
i
B
O
20
厂商


• 时代(Era) 时代(
26
• • • • •
2、垂直差别化:与价值判断有关 、垂直差别化: 3、服务差别化 、 4、信息差别化 、 5、促销差别化 、 6、策略差别化 、
27
• 差别化的计量方法
需求交叉弹性 E xy
Px = • dPx Q y dQ y > 0 = < 0 = 0
• 优点:能直观反映产业内规模分布的不均匀性 优点: 缺点:不能有效反映集中度的变化情况; 缺点:不能有效反映集中度的变化情况; 不同的规模分布可能得到相同的基尼系数, 不同的规模分布可能得到相同的基尼系数,从而无法比较
100% 市 场 占 有 率 o
22
L M
业数( 业数 → ) 分比 100
• 3、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1/n~1):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H.H.I= =
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of markets, contestable markets,W.J.Baumol)
• 可竞争市场:指市场内的企业在其退出时完全 可竞争市场: 不用负担任何沉没成本, 不用负担任何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 完全自由的市场。 完全自由的市场。它能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 形态。 形态。 • 沉没成本决定企业退出的难易程度,只要沉没 沉没成本决定企业退出的难易程度 决定企业退出的难易程度, 成本为零, 成本为零,企业就可以无摩擦地自由地进入和 退出,垄断利润会趋于消失, 退出,垄断利润会趋于消失,厂商只能获得超 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 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
市 场 准 入
反 垄 断 规 制
政 府 政 策
产 品 选 择
工 厂 投 资 R&D

广 告
价 格
行 为
技 术 组 织 效 率
技 术 进 步
产 品 质 量
市 场 公 平
分 配 效 率
生 产 效 率
绩 效
9
• 2、提出了“集中度 利润率” 、提出了“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利润率 • 3、主张采用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的方法改 、主张采用企业分割、 善结构从而改善市场绩效,因此20世纪 世纪60 善结构从而改善市场绩效,因此 世纪 、70年代美国对一些大企业相继提起反垄 年代美国对一些大企业相继提起反垄 断诉讼。 断诉讼。
3
• “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
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规模经济性与市场 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 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
• 有效竞争
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同 时又能够保持足够的竞争活力的一种市场状态 。政府的公共政策是协调二者关系的主要手段
4
• 产业组织理论的含义
自由 农产品市场
较自由 多数日用消 费品 价格 差别化 广告
困难 钢铁,汽车 石 钢铁 汽车,石 汽车 油,家电 家电 价格 差别化 广告 谈判
封锁 公用事业、专利 公用事业、 产品 差别定价 双重定价 R&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竞争 手段
成本
18
•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别化 进入壁垒
8
范 围 经 济
规 模 经 济
季 节 性
原 材 料
替 代 性
生 产 技 术 条 件
需 求 增 长 率 进 入 壁 垒 差 别 化
需 求 弹 性
消 费 者 需 求
基 本 环 境
垂 直 结 合 兼 并 与 收 购 串 谋
成 本
集 中 度
结 构
宏 观 经 济 政
就 业 激 励
投 资 激 励
税 收 和 补 贴
• 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
1、在理论上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主 、在理论上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张国家尽量减少干预; 张国家尽量减少干预; 2、对“集中度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提出了质疑 利润率” 、 利润率 ; 3、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能决定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能决定市场结构( 效率学派” 效率学派”); 4、对贝恩设立的进入壁垒理论进行了修正, 、对贝恩设立的进入壁垒理论进行了修正, 认为真正的进入壁垒只有政府管制; 认为真正的进入壁垒只有政府管制; 5、反垄断政策不应单纯地保护竞争者,关键 、反垄断政策不应单纯地保护竞争者, 在于竞争是否能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 在于竞争是否能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
6
• 1、建立了 、建立了SCP分析框架 分析框架 • 市场结构(structure)决定市场行为 市场结构 决定市场行为 (conduct),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 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 (performance)。 。
结构 行为 绩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