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约瑟夫环
专业大类计算机
班级计算机6班
学号 100702129
姓名王元
指导教师李禹生
2011年9月3 日
一.选题背景:
题目:约瑟夫环
问题描述:
编号为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圈,每个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
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
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
基本要求:
⑴建立模型,确定存储结构;
⑵对任意 n个人,密码为 m,实现约瑟夫环问题;
⑶出圈的顺序可以依次输出,也可以用一个数组存储。
设计指导思想:
首先,设计实现约瑟夫环问题的存储结构。
由于约瑟夫环问题本身具有循环性质,考虑采用循环链表,为了统一对表中任意结点的操作,循环链表不带头结点。
其次,建立一个不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并由头指针 first 指示。
最后,设计约瑟夫环问题的算法。
下面给出伪代码描述,操作示意图如图 2-1 所示。
二.方案论证:
本方案通过建立单循环链表模拟了约瑟夫问题;首先,建立一个结构体node,然后给他开辟一个储存空间;利用头指针head标记链表,利用尾指针向后移将建立的结点连接成我们需要的单循环链表,
过程如下:
约瑟夫问题中的人数个数即为链表的长度,链表中node->num 编号n,node->data为每个人的密码。
建立单循环链表后,通过初始报数上限找到出列的结点,输出该结点的node->num值,将该结点中的data中数作为新密码开始下一个步的开始,将该结点从链表中删除,并释放该结点的空间。
重复此过程,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结点,就直接将该结点中的num值输出,删除该结点,并释放该结点的空间。
输出的num值即为约瑟夫中人的编号。
三.过程论述: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int num;
struct node *next;
}listnode;
定义一个结构体用来储存学生的编号和所携带的密码
for(i=1;i<=n;i++)
{
printf("输入第%d号同学的密码:",i);
scanf("%d",&j);//输入学生所带密码
p1->next=(listnode*)malloc(sizeof(listnode));//建立一个新的空间,并将它的地址赋给p1->next
p1=p1->next;
p1->data=j;
p1->num=i;//对结点的num和data成员赋值
p1->next=head->next;//构成单循环链表
}
定义指针p1,然后建立一个新结点并将p1->next指向它的地址,然后将这个地址赋给p1,最后将head->next赋给p1->next,构成一个单循环链表,并不断在尾部插入新的结点,直至所有人都进入循环链表中,而且在循环的过程中给结点的num和data成员赋值
do
{
k=1;
while(k!=m)//当k==m时一轮报数结束
{
p1=p1->next;
k++;
}//报数过程中将指针p1指向下一位
p2=p1->next;
p1->next=p2->next;//将报m的人的结点从链表中删去printf("编号为%d的人出列,他的密码%d作为新的m值\n",p2->num,p2->data);//报数为m的人出列
m=p2->data;//报数为m的人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
free(p2);//释放报m的人的结点
}while(p1->next!=p1);//当p1->next指向的地址是它自己的地址,所有报数结束
定义指针p1用以循环链表,定义变量k计数,指针p1每移动一次,k加1,直到k==m时,输出指针p1所指向的节点序号,也就是令这个“人”出列,p2指向该节点上一节点,令上一节点next域指向该节点下一节点,然后删除该节点,令头节点p1指向该节点下一节点作为再次报数初始“人”,再令k归1,继续循环。
知道p1->next= =p1时,表示所有“人”出列完毕,删除最后的节点后跳出循环
四.结果分析:
测试数据:
n=4, 4个人的密码依次为4, 3,8, 6, 首先m=6
输出结果:
测试数据:
n=7,7个人的密码依次为3,1,7,2,48,4,首先m=20
输出结果:
五.课程设计总结: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快结束了,通过这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循环链表的使用,可以说对循环链表有了比以前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如果只给个题目自己根本不能把程序完整地编写出来,所以这次课程设计最大的收获就在于对循环链表有了一定的理解,包括其中的一系列操作,如建立一个循环链表,删除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增加一个结点等。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一边设计一边探索,这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在数据结构方面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对一些基本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一些数据结构不能够熟练的进行上机实现,这是自己比较薄弱的。
学好基础知识是理论付诸实践的前提,这样理论和实践才能充分地结合起来。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要努力改正,充分利用上机实验的机会提高自己。
在程序的输入的时候,因为自己对键盘的不熟练,代码又很多很繁琐,常常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从中我也感受到只有坚持到底,胜利才会出现。
在调试程序的时候我也有所体会,虽然约瑟夫环问题不是很难,但调试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容易就不认真对待。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
不足之处出发,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
六.附录:完整程序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int num;
struct node *next;
}listnode;
typedef listnode *linklist;
void main()
{
int n,m,i,j,k;
linklist head=(listnode*)malloc(sizeof(listnode));//开辟一个空间,并将它的起始地址赋给头指针head
listnode *p1,*p2;
printf("输入总人数:");
scanf("%d",&n); //输入总人数
printf("输入报数上限m:");
scanf("%d",&m);//输入初始报数上限
if(m<=0)printf("输入错误");//初始报数上限必须大于0
p1=head;//将头指针head所指地址赋给p1
for(i=1;i<=n;i++)
{
printf("输入第%d号同学的密码:",i);
scanf("%d",&j);//输入学生所带密码
p1->next=(listnode*)malloc(sizeof(listnode));//建立一个新的空间,并将它的地址赋给p1->next
p1=p1->next;
p1->data=j;
p1->num=i;//对结点的num和data成员赋值
p1->next=head->next;//构成单循环链表
}
do
{
k=1;
while(k!=m)//当k==m时一轮报数结束
{
p1=p1->next;
k++;
}//报数过程中将指针p1指向下一位
p2=p1->next;
p1->next=p2->next;//将报m的人的结点从链表中删去
printf("编号为%d的人出列,他的密码%d作为新的m值
\n",p2->num,p2->data);//报数为m的人出列
m=p2->data;//报数为m的人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
free(p2);//释放报m的人的结点
}while(p1->next!=p1);//当p1->next指向的地址是它自己的地址,所有报数结束
printf("编号为%d的人出列,至此所有人出列完毕
\n",p1->num);//至此所有人出列完毕
free(p1);//释放最后一个人的结点
free(head);//释放头结点
printf("程序结束\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