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制度

施组、方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力度,优化项目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性、合理性,加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完善项目内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准等报审制度,真正做到项目管理从技术、质量、经济、效益的全过程控制,做到精细化管理。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GB/T50430-2007)、《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考核。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评审、实施、检查各工作均应符合本办法要求,当国家、地方、行业及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单位另有规定时,应同时执行。

第四条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编制完成;一经批准,将作为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必须严格执行,如需变更,要严格执行变更程序。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项目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内部管理,不适用于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和作为建设管理方时的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第三章定义与分类第六条施工组织设计按应用要求,规模大小及技术繁简程度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总设计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三、施工方案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第七条施工方案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和框架内特定的难点和重点工程项目施工的策划,是两者必要补充和延伸。

具体名称为:××工程××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或××工程××分项目程施工技术方案第八条专项施工方案按技术难度、安全技术风险等因素分为:A 类(重大)、B类(重要)、C类(必要)、D类(一般)四级。

一、A类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实施对象所采用的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等全部或部分属于公司范围内第一次应用,或新开发领域,或按建质〔2009〕87号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具有重大或特大安全技术风险、社会经济影响的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二、B类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实施对象所采用的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等全部或部分属于项目部第一次应用,或新开发领域,或按建质〔2009〕87号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具有较大或大的安全技术风险、社会经济影响的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三、C类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实施对象所采用的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等相对成熟,不属于“四新”技术范围,但具有一般性安全技术风险的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四、D类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实施对象不仅所采用的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等相对成熟,不属于“四新”技术范围,而且安全技术风险较低或不存在安全风险的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第四章编制要求第九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一、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中,关于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以及对我国大型房屋建筑工程标准的划分,我项目只需要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若遇通常需要分期分批建设的超大型项目,尚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

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总工程师组织,各部门参与编制。

并在施工调查完成后30日内,工程正式施工前完成编制和报批。

四、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需召开研讨会。

施工组织设计研讨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总工程师、副经理、工程部、安质部、物机部、工经部、试验室等部门和主要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以确定总体思路,论证经济合理性。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是施工部署、方案比选、施工顺序、工期安排、关键工序的工艺设计以及重点的辅助施工设施设计,要做到重点突出,简洁实用。

第十条施工方案编制一、专项施工方案由总工程师主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在工程施工前 15 日内完成编制和报批。

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前需召开研讨会。

专项施工方案研讨会由总工程师主持,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工程部、安质部、物机部、工经部、试验室等部门和主要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以确定总体思路,论证经济合理性。

三、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要进行专门性的研究,必要时组织有关上级单位人员和外部单位人员参加专题会议,邀请有相关工程经验的专家参加,保证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科学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四、在进行主要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保证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特别重视结构检算、工序能力计算、临时工程设计等。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附件一。

第五章编制内容构成及要求第十一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主要施工条件等。

(一)工程主要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2.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3.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4.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5.其他说明的情况。

(二)工程主要施工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2.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3.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4.与项目施工有关的道路、河流等状况;5.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6.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7.其他与施工有关的主要因素。

二、编制依据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3.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4.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5.工程设计文件;6.施工调查报告;7.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8.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三、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2.确定项目施工总目标,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3.根据项目施工总目标的要求,确定项目分阶段交付的计划(进度时间节点)、确定分阶段施工的合理顺序及空间组织等;4.重点、难点工程和特殊过程进行简要分析;5.对于项目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做出的部署;6.对主要分包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应提出明确要求。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1.施工总进度计划应按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

2.施工总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

3.进度计划横道图使用Office Project软件编写,进度计划网络图使用梦龙软件编写。

也可以使用类似的专业工程软件编写。

上报的进度计划除公司调度有需要重新整理的要求外,不能使用WORD文档格式或Excel表格格式编写上报。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的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宜分离设置;6.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绘制现场不同施工阶段(期)的总平面布置图;一般情况须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三阶段绘制。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附必要说明。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2.全部拟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3.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加工设施、运输设施、存贮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临时施工道路和办公、生活用房;4.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5.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六、施工准备和资源配置计划(一)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应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且应满足项目分阶段(期)施工的需要。

1.技术准备:技术资料(图纸、规范、图集、文件)、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计划、样板制作计划等;2.现场准备:包括现场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等;3.资金准备:资金使用计划等。

(二)资源配置计划主要资源配置计划应包括劳动力配置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等。

1.劳动力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施工阶段(期)的总用工量;(2)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期)的劳动力配置计划。

2.物资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

例如:机械设备计划、大型机械进出场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外部电力需求计划等。

(2)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施工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

例如:周转料供应计划、构件加工计划、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计划。

七、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组织设计应对项目涉及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二)涉及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或重点难点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只需对专项施工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即可,不用附计算书。

但若涉及经济比选,应补充简要计算说明。

八、主要管理计划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且各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度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有所侧重。

(一)进度管理计划1.对工期目标分解,制定阶段目标;2.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3.制定进度管理的措施;4.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纠正进度偏差,制定赶工措施;5.制定相应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二)质量管理计划1.确定质量目标并分解;2.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职责;3.确定质量控制点;4.分析质量管理重点和难点;5.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6.制定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预防控制措施;7.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三)安全管理计划1.确定重要危险源,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职责;3.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4.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计划;5.建立管理制度;6.安全保证措施;7.制定季节性安全措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