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餐桌礼仪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中西方都积淀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餐桌礼仪。
无论是日常的民间交往还是较为正式的官方外交,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冲撞成为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公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此,通过梳理餐桌礼仪的差异,透视其背后隐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价值、思路与方法,并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第二部分从多个角度具体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并透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第三部分则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一些启示。
关键字: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AbstractTable mann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formed their respective table manners. A large number of business people and civil servants must confro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in both daily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and formal official diplomacy. Based on thi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table manners, this paper analyses its hidden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provid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ing this study’s background, value, idea and method, and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part, I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find its hidden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third part provides some revelations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words: table manners;cultural differenc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1)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3 文献述评 (2)第二章中西方餐桌礼仪对比及文化差异分析 (4)2.1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对比——就餐过程的差异 (4)2.1.1就餐前的餐桌礼仪 (4)2.1.2就餐中的餐桌礼仪 (4)2.1.3就餐后的餐桌礼仪 (5)2.2 餐桌礼仪背后的文化差异分析 (5)2.2.1中国人追求尊卑次序与整体和谐 (5)2.2.2西方人崇尚以人为本与个体自由 (6)第三章餐桌礼仪对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7)3.1借鉴西方餐桌礼仪的先进之处 (7)3.2传承我国餐桌礼仪的优良传统 (7)参考文献 (8)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价值礼仪是特定情形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包括对大众一言一行的规范,其约束力不及法律,但是却能为大众的交往提供重要的指导,遵守礼仪的人能够为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获得尊重和认可,违背礼仪的人则会引发对方的反感,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冲突。
礼仪的内容包罗万象,而餐桌礼仪是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礼仪。
简单地说,餐桌礼仪就是人们在就餐时需要遵守的规范,实际上,这一规范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餐桌礼仪。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然也形成了丰富的餐桌礼仪,这些礼仪既约束着国民的餐桌行为,也塑造着国民的良好形象,其背后折射的是雄厚的大国文化积淀。
西方国家也十分注重餐桌礼仪,形成了一系列的就餐规则,这些规则与我国的不尽相同,这就为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了解这些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交流中保持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推动中西方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成为睦邻友好的关键途径。
立足于餐桌文化这个小的视角,本文着重比较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目的在于系统地挖掘餐桌礼仪的差异,并进行归类,同时,深入剖析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这对于增强人民对餐桌礼仪的重视,提高人们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认知,增强人们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弥补现有餐桌礼仪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更加系统性,同时能够进一步剖析文化差异,为更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具体研究遵循的逻辑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里的现象是指餐桌礼仪的具体内容,而本质便是餐桌礼仪中隐含的文化差异。
按照这一逻辑,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即首先梳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发掘其分析的不足之处,其次通过归类的方法展示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最后通过理论分析,挖掘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阐述这些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本文的文献述评和文化差异分析的部分,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着重从理论层面加以探讨,在主体的餐桌礼仪差别分析中,主要采用归类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而清晰明了地展示餐桌礼仪的具体区别。
定性分析的方法能够确保本文的研究合乎理论规范,保证本文分析的科学性,提高理论水平。
归类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是研究餐桌礼仪差异非常便利的方法,既能保证具体形象,也能够实现与理论的良性结合,从而进一步保证本文结论的说服力。
1.3 文献述评餐桌礼仪很早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王娟[2011]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变迁,理应不断了解西方的餐桌礼仪,从而达到增进中西方友谊的目的,她在文章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西方的餐桌礼仪,并将其与我国的餐桌礼仪进行了简单的比较[1]。
但是将餐桌礼仪的差异直接等同于文化差异,并没有揭示出导致餐桌礼仪差异的原因。
鄢赫,李晓云[2013]选取了法国的餐桌礼仪与我国进行对比,其对比围绕着进餐方式和气氛两个方面展开,着重介绍了中餐共食制与法国分餐制的区别,进而揭示了文化意义,整体体现出文化生态学的逻辑[2]。
可以说这样的研究方法针对性很强,而且能够进行比较详细的对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也有学者借鉴该方法对比中美之间的餐桌礼仪差异,如王靖雯[2013],她从饮食的观点与态度差异出发,对比中美餐桌礼仪,可以说首先对差异的原因作出了诠释,然后再进行现象的对比[3]。
这些研究纷纷将重心设为餐桌文化的比较,实质上对背后的文化差异,特别是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没有作出详细的阐释。
也有学者对餐桌礼仪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探究了餐桌礼仪对比的意义。
赵彦[2013]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详细的对比,探究了背后的隐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认为了解差异的意义在于改善各类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效果[4]。
与餐桌礼仪最直接相关的文化是饮食文化,张亚红[2009]立足于文化内涵考察,提出西方人对营养的关注,对规范的注重,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导致其餐桌礼仪与我国存在诸多不同,这些餐桌礼仪既是其文化观念的体现,也是传承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对于存在的差别,她因为应该辩证地借鉴和学习[5]。
邓晓娟[2012]同样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关注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她将餐桌礼仪与社交礼仪、婚俗礼仪结合起来进行对比,除了提取其中的不同点外,还探究了双方的契合点,她认为既要避免盲目西化,也要防止固步自封,应该按照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合中西方的礼仪文化[6]。
从现有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界对餐桌礼仪的对比尚不够系统,对文化差异的揭示也不够统一,有必要对餐桌礼仪的差别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同时深入[1]王娟.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173-174.[2]鄢赫,李晓云. 浅谈中法餐桌礼仪显性差异及其文化意义——以进餐方式和餐桌气氛两个方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5:141-142.[3]王靖雯. 浅谈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5:5-6.[4]赵彦. 中西方餐桌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3.[5]张亚红.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4:74-75.[6]邓晓娟. 中西礼仪文化之比较[D].兰州大学,2012.挖掘背后的文化差异。
第二章中西方餐桌礼仪对比及文化差异分析2.1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对比——就餐过程的差异2.1.1就餐前的餐桌礼仪就餐前的餐桌礼仪主要是入座、餐具及菜品摆放等方面。
在这个方面,中国的习惯是入座必须讲究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客人的尊敬,优先请客人入座,而且是上座,这一点在中国最为传统的八仙桌上体现最为明显,现在即使是圆桌,也会划分出主宾、主陪等座次,以示尊卑秩序,一般情况下,女士不会得到特别的关照。
餐桌也会按照距离主席台(婚礼中)或是门口的远近进行等级划分。
在我国较为正规的上菜次序为先上凉菜,再上热菜,最后上主食和餐后甜点,热菜之中,首先上炒菜,再上烧制的菜品,一些主要的菜品如整鸡、整鱼,不能让它们的头尾对准客人和长辈,以示尊重。
中餐餐具的摆放礼仪较少,如筷子要摆在碗碟的右侧,不能竖插在碗中等。
西方国家在就餐前要对女士表示尊重,如邀请女主人坐到主位上,对就餐人员的年龄和身份并没有过多的重视,但同样遵循以右为尊的原则,并在安排座位时特意调配男女的位置,保证交叉。
西方国家上菜时,先上开胃菜,再上汤品,然后是副菜,主要是鱼类,再上主菜,一般是肉类和禽类食品,再上蔬菜食品,最后以甜品、饮品结束。
西方国家对餐具的摆放要求较多,特别是刀与叉的摆放,一般叉放在左边,刀放在右边,并保持刀口向内,其他餐具以此摆放,从外到内依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