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最近,“绿领巾”事件被媒体报道的沸沸扬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
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
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
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
校方回应
该校冯老师说,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参考了外地一些学校的做法,也考虑到一些家长的特殊要求,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
该校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确实没想到,家长会对绿领巾有意见。
也确实没想到该事在社会会有如此大的反响。
”
xx的感受
那么,该校校学生的该收又是如何呢?
“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
”一名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但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
“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
大部分人认为,此事情有以下四点不妥的地方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第十条规定:
凡是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的,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可成为队员。
可见,学习成绩好坏并不是准不准许佩戴红领巾的理由。
显然,校方的做法既不合法又不合规更不合理。
2.从某个意义上说,“绿领巾”阻碍了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取、改正错误的通道。
按校方说法其举动是为了“激励上进”。
其实,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弊”大于“利”的。
3、一眼便能看出,这分明是歧视差生,这分明是人为地为学生划等级,却非要为其披上一件所谓的“以资激励”的“马甲”。
实在难服于众,确实无法育才。
4、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
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儿有高低。
生态自然之规律尚无法改变,这既不符合教育之规律,也不符合教育之生态,更不符合中国教育之美。
5、校方将原本佩戴给学生的红领巾,给差生改为佩戴“绿领巾”,是这不仅让差生感到自卑和受伤,而且连学生家长都“连带”有自卑和受伤。
学习好并不是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唯一标准,所谓的好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再说学生才入学一个月,老师怎么能区分出好坏呢?这对戴“绿领巾”的孩子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这个“死结”只要回忆起来或被人触及,他们就会隐痛不已,他们对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记忆就不堪回首,这甚至于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