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

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

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篇一: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诗词曲的有关知识一(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鉴赏诗词曲,对高三上学期的选修课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诗词曲的有关基础知识,诗歌的平仄。

三(教学过程一(诗的分类(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说理诗包含在抒情诗中。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还有歌谣、民谣)。

(3)与其他体裁结合,又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4)按内容的特点分,可分为寓言诗、童话诗、爱情诗、讽刺诗。

1(5)中国的诗歌,按历史发展(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还可以分为新诗和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今)体诗即格律诗、宋词、元曲)。

二(诗歌的特点四性: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三(关于律诗的排序及押韵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2(双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律诗除首尾外各句都应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律诗的最起码的要求。

3(押韵的字(双句的最末一个字)一般用平声韵(少数用仄声韵),一般以“阴平、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余为仄声。

24(平仄相反叫“对”(指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叫“粘”(指第二句和第三句)。

即: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反),如第一句(出)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出)和第四句(对);对句和下一句平仄相同,一句之中平仄既相重又相间。

5(押韵(韵脚):双句的最末一个字。

律诗八句的叫法:首、颔、颈、尾。

6(不能犯“三平调”(即一句之中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用平声或仄声);不能犯“孤平”(即一句之中不能没有两个平或仄字联在一起)。

7(绝句第三句不押韵,律诗的“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与本诗同韵(即全诗为平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如全诗为仄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8(绝句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物再引出中心。

四(关于词的一般知识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用的。

后来词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3少来划分的。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3(宋词有两大流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其作品表现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题材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4(判断某一首词,要根据其风格及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

五(元代戏曲元曲:分为散曲(清唱)和杂剧(可以演出)。

1(散曲:分为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和套数(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每一套数都一第一首曲子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套数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

散曲是唱而不演的曲) 散曲有宫调名(乐调),表示曲调声音高低的音乐名词;有曲牌名(曲谱),以“本宫调”第一支曲子的曲牌作为“曲牌名”;还有标题,概括了“套曲”的中心内容。

2(杂剧(可以演出):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由科、唱、白组成,角色名有:旦、末、净、丑、外、卜儿。

4每一折戏必须同一宫调,一个宫调由多个曲牌名组成。

一般是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有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附:著名诗人及其风格陶渊明,晋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如:《归园田居五首》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

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如:《山居秋冥》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

如:《春晓》《宿建德江》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如《燕歌行》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如:《望庐山瀑布》。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如:《登5高》,《兵车行》。

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

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

如:《卖碳翁》。

韩愈,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孟郊,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

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

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接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贾岛,字浪仙,比孟郊稍晚,与孟郊齐名,也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推敲”的故事便是最好的明证。

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

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含蓄豪俊。

柳宗元,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明净简峭。

如;《江雪》李贺,中唐著名诗人,字长吉,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

如:《李凭箜篌引》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其诗歌风格,豪迈俊爽,遒劲峭拔。

如:《山行》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其诗歌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6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篇二:唐诗基础知识唐诗基础知识江苏省盱眙中学刘立江自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发展脉络。

2.了解唐各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3.了解唐诗的风格及流派。

自学方法:圈点法一.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时期,文学样式发展达到颠峰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高岑” 、“新乐府”“小李杜”等五代词:李煜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7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三、唐诗发展过程,了解唐各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典文学全面而繁荣的时期,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主导文体样式,与先秦散文、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无疑是因为它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从明代开始,研究唐诗的人习惯上把唐诗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四杰”为代表)(“风神初振”语出于明朝的) 初唐从唐王朝建国,即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纪初,即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将近一百年,时间跨度最大,成就却最低。

是唐诗从陈隋遗风到形成风骨兼备的盛唐之音的过渡阶段。

初唐的诗坛,还在南朝追求绮靡婉媚,只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洞形式美的装饰风格笼罩下。

初唐四杰的出现开始冲破了这一诗风的束缚,使诗歌的题材从宫廷台阁之中移向了市井边塞,从应付应酬,歌功颂德的变为言志抒怀、咏叹人生,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

历史选择了陈子昂,来完成这为唐诗展开一个新天地的使命,陈子昂旗帜鲜明地反对南朝的贵族文学,反对那种只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风。

提倡必须清除诗歌的形式主义,恢复富于思想内容的汉魏诗精神的8积极的复古主张。

他不仅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诗歌创作也实践了自己的理论。

初唐前期的诗坛除自隋入唐的王绩独标一格之外,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到了初唐后期,沈佺期、宋之问、“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

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唐诗达到了巅峰。

9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山居秋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说】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趣,诚挚亲切的友情,纯朴浓郁的农村风俗,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

(,)边塞军旅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例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贺等)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