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学案: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学案: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课时2 新时代的劳动者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全面理解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就业观念。

2.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懂得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3.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光荣的意识以及竞争意识。

1.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2.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学新知]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与劳动者(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就业(1)意义①对整个社会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对劳动者来说: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途径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小提示:1.就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又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环节来看其意义。

2.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总量。

3.快速区分四种就业观(1)自主择业观——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

(2)竞争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

(3)职业平等观——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

(4)多种方式就业观——就业门路不拘一格。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意义: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小提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劳动者,而且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

2.劳动者权利的内容(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劳动者维权的措施(1)前提: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2)重要保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3)意识: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4)途径: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小拓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还需国家加强立法,依法打击侵权行为,需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和职业道德,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

[练疑难]1.连一连:2.判一判:(1)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完全是政府的责任。

()(2)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

()(3)劳动者各项经济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

()(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都是不可放弃的。

()3.辨一辨:社会地位越高,收入越多的工作越是好工作。

4.填一填:某工厂的下列做法侵犯了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1)无薪长假,无薪调休。

()(2)基本无教育训练,无职业技能培训。

()(3)因生育原因将女性员工调离熟悉的环境,迫使员工自己辞职。

()(4)军事化管理,请假经常不批。

()(5)减少其他福利、保险等。

()(6)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曾发生起火事件。

()【练疑难】1.提示:2.提示:(1)×(2)×(3)×(4)×3.提示:错误。

在我国,各种正当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4.提示:(1)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2)接受职业技能培训(3)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4)休息休假(5)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6)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劳动和就业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了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适当地“慢”下来也许并不是坏事。

暂时“慢”下来休养生息,认真做好职业规划,是为了以后更快更好地奔跑。

但是,如果以“慢就业”为借口,逃避社会竞争、回避家庭期许,长期在家啃老、无所事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问题探究]1.暂时“慢”下来休养生息,是为了以后更快更好地奔跑。

试分析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

提示: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个人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②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利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就业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有利于劳动者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整体幸福感的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大学生不能以“慢就业”为借口,逃避社会竞争、回避家庭期许,长期在家啃老。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谋划策。

提示:①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③企业应加强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④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名师点拨]1.三角度理解国家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的原因(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3)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2.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1)国家①根本途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扩大就业总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战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③政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④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

(2)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

(3)劳动者:①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3.四种就业观的区别特点要求自主择业观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调动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根据个人条件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观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职业平等观职业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就业,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灵活选择,多种方式就业就业问题[例1]为了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学校园里涌现出了“考证潮”,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成了大学生的热门选择。

这反映了,作为新时代劳动者的大学生们()①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②转变观念积极开展自主创业③抓住机遇,改善劳动和就业环境④树立竞争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考证潮”的出现说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也说明大学生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便在竞争中占有优势,①正确,这也是其竞争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的体现,④正确。

考证与自主创业没有必然关联,②不选;改善劳动和就业环境是政府或企业应做的事,③错误。

答案 B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尽管我国劳动法对于规范加班行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有明确规定,但现实中违规加班的情况仍大量存在。

张某因为拒绝休息日加班被解聘。

[问题探究]1.分析违法加班行为的危害。

提示:违法加班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你认为张某应如何运用正当的途径维权?提示:张某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名师点拨]1.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1)从劳动者角度看,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从企业角度看,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从社会角度看,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国家: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企业:①严格遵守和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②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维权基础——自觉地履行劳动者义务;维权依据——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3.正确认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劳动者享受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权,不能凭一时冲动,采取不合法的维权方式。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例2]2017年劳动法高温补贴的最新规定: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 ℃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 ℃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这一规定体现了()①享受权利是劳动者履行义务的前提②国家依法保护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③国家依法保护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④国家依法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高温补贴是劳动者应取得的劳动报酬,④符合题意;因高温而停工、缩短工时,或者高温作业时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都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③符合题意。

这不属于休息休假权,②不符合题意;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互为前提,①错误。

答案 D[思维导图][核心速记]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劳动者应该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