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十四章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十四章
1、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教师所持有的学习观理所当然地影响了 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应 同时考虑认知观和行为主义观;考虑学生能 否达到目标,避免堂而皇之的语词,使活动 适于目标,确保测验与目标有关。
具体表述方法如下:
(1)行为目标表述法(2)认知目标表述法
2、各种教学目标的设置
第十四章、教 学 设 计
教学设计在许多方面决定了学生将要学 什么。但它是指导课堂行动的可变性框架。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确定 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活动、学习 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等步骤。这 里主要讨论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设置教学目标
(二)选择教学形式
(三)设置教学环境
(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目标
3、教学目标的设计
(1)列出所学内容和学生的行为
(2)任务分析
(二)选择教学形式
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课堂行为并使学生 发生变化,就要选择各种教学形式和活动以 实现之。基本的教学形式有四种:
1、课堂讲演 2、课堂提问 3、课堂自习 4、小组讨论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特殊教学形式如发现
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等。
(三)设置教学环境
1、物理环境: 心理学家发现,物理环境在教学中也发
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国外学者研究课堂生态环境设置,主要
是课堂座次的研究。 2、社会环境: (1效教学的基本涵义 (二)有效教师的特征 (三)针对不同课题的有效教学 (四)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
(一)设 置 教 学 目 标
在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决 定学习者将发生什么变化,也就是说,要决 定教学的结果将是什么,并对此有一个明确 的表述,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 课堂行为以及教学评价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1、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2、 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3、有利于评价和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