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典型例题一: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地气温日较差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简析图中城市呈带状分布的原因。

(3)说明该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气温日较差大。

气候干旱(阴雨少),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地面比热小。

(2)地势较平坦,有冰雪融水提供水源,农业较发达,铁路交通便利,矿产丰富。

(3)水能丰富,接近原料地,交通条件便利典型例题二: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锋。

(2) 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3) 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参考答案:(1)南冷(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

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试分析原因。

(3)图乙表示的是(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2)山顶山顶的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的白天增热与夜间冷却的影响小。

山顶风速较大,与周围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频繁;谷地地形与之相反。

(3)夏山谷与山顶的日均温大约为17°C—19°C。

(4)山谷山谷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典型例题四:材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4分)【资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资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材料三】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

(2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4分)(3)材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7月和10月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材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4分)(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

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

(4分)参考答案:(14分)(1)昆明全年无夏,春秋相连(或四季如春);(1分)贵阳四季分明。

(1分)(2)昆明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2分)贵阳的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2分)(3)降水量大气温日较差小,降水量小气温日较差大;因此降水量的差异越大,气温日较差的差异就越大,反之越小;(2分)据材料三可知,昆明和贵阳在11~4月的降水量差异明显大于其他月份的降水量差异,所以此时两者气温日较差的差异明显大于其他月份。

(2分)(1)根据资料一,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4分)(2)冬春季节,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较夏秋季节明显。

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关系,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参考答案:(1)昆明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3分)贵阳的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3分)(2)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则气温日较差小;降水日数少,降水量小,则气温日较差大。

(4分)昆明和贵阳在冬春季节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差异明显大于夏秋季节,(4分)因而气温日较差的差异明显。

典型例题六:(12分)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有关气候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M和N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4分)(2)1月M和N的两地气温日较差相差7℃,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

根据表二分析1月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的原因。

(4分)(3)分析M、N两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1)M地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2分)N地的年较差大,日较差小(2分)(2)M地降水日数较N地少,云量小,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2分)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因而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

(2分)(3)5~10月,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2分)11~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2分)典型例题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分析拉萨所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2)分析拉萨7月降水量的日变化特点并解析原因。

参考答案:(1)气温日较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或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

(或答河谷地形白天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2)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上升,中间气流下沉(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谷地中央气流上升,(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典型例题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以“拉萨夜雨”而闻名。

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材料二拉萨位置(如下图所示)(1)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分析拉萨夏季“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3)评析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1)(10分)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2分)。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2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2分),气温日较差较大。

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2分),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2分),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2)(8分)白天降水相对少,光照充足(2分),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其产量、品质(2分);夜间降水多,气温较白天低,雨水消耗于蒸发的部分少(2分),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多,有利于水分涵养,增加作物根系吸收(2分)。

(3)(8分)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

(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不利条件: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典型例题九: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是我国主要的冻土分布区,冻土土层可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两部分。

其中,活动层靠近地表,随着外界气温变化或(冬季/夜晚)冻或(夏季/白昼)融;多年冻土则常年处于冰冻状态。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

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使冻土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会危及铁路路基。

抛石路基法用碎块石填筑路基,利用其隔阻热空气的作用保护冻土。

左图是青藏铁路分布图,图1是抛石路基结构示意图,图2为片石护坡景观图。

(1)青藏高原冻土有夜冻昼融现象发生,说明其昼夜温差大,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冻土活动层在冬夏季的反复冻融,分析对列车运行的安全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请简述其过程。

(3)专家建议,部分东西走向的路段的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且南侧厚度要大于北侧,试分析其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1)(6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多,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2)冬季的时候,冻土冻结,体积膨胀,路基和钢轨就会被顶起;到了夏季,冻土消融,体积收缩,路基和钢轨随之降下去;造成路基严重变形,铁轨出现严重弯曲、高低不平,影响列车行车安全。

(4分)(3)南侧为阳坡,增温较北侧快,增加片石护坡厚度可减缓外部温度的变化对冻土的影响,从而达到与北侧相近的温度,保持路基两侧降温的一致性。

(6分)典型例题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

湖面海拔4718 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 多千米,南北宽30 多千米,面积1920 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变化明显。

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 a 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乙所示);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丙)。

(1)推断纳木错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2)请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a 气象观测站8月比1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

(4)你是否赞成大规模开发纳木错周边的风能资源?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入湖水量增加,导致湖水水位上涨。

(2)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3)8月降水较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多云雨,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8月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湖泊水域面积大,湖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明显,所以温差小。

(4)赞同:该地常年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开发风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

不赞同:该地人口稀少,对能源的需求少;输电距离远,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导致成本较高;风向变化较大且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等。

典型例题十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木错湖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湖泊”第三名,面积1 920平方千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湖面海拔4 718米,湖区年平均降水量约410 mm。

湖区东侧的当雄县是拉萨市唯一的纯牧业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