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宋晓兵1,彭埃天1,何锦洪2,谭耀华3,姚燕球2,李荣俭3,李健强2(1.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德庆县农业局,广东德庆526600;3.高要市农业局,广东高要526100)摘要: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000倍、5000倍、4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柑桔;苯醚甲环唑;炭疽病;药效试验中图分类号:S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74X(2009)06-0101-03Test of20%difenoconazole EW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SONG Xiao-bing1,PENG Ai-tian1,HE Jin-hong2,TAN Yao-hua3,YAO Yan-qiu2,LI Rong-jian3,LI Jian-qiang2(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510640,China;2.Deqing Agriculture Bureau,Deqing526600,China;3.Gaoyao Agriculture Bureau,Gaoyao526100,China)Abstract:20%Difenoconazole EW is good fungicide which shows specifically high activity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the result of tests in fields showed that20%Difenoconazole EW using1:6000,1:5000,1:4000for3or4times gave a control effect of52.28%to81.09%against citrus leaf anthracnose,and60.54%to84.43%against citrus fruit anthracnose.20% Difenoconazole EW using1:4000had a better control effect than10%Score WG using1:2500,and it wa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on the growing practice.Key words:citrus;difenoconazole;anthracnose;effect test我国是柑桔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桔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广东省是我国柑桔的主产区,柑桔产业是广东传统的优势产业,2007年柑桔种植总面积达22.5万hm2,年总产量达260万t[1]。
随着优质柑桔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中国年桔之乡”龙门县由于在2006年入春以来持续低温阴雨,年桔春梢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2]发病率最高达31.2%、平均发病率18%,叶片发病率最高达37.5%、平均发病率22.2%,果园柑桔根系生长不良,树势较弱,炭疽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中国贡柑之乡”德庆县2007年春首次大面积暴发流行炭疽病,造成667hm2贡柑失收;在2008年春季再度大面积暴发流行炭疽病,发病面积高达2637 hm2,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
柑桔炭疽病是我国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该病能侵染叶、枝梢、花和果实等柑桔各个器官或部位,常引起落花、落叶、枝梢枯死、蒂枯、落果和果实腐烂,导致柑桔树势衰弱,影响当年甚至翌年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贮藏病害[4-8]。
当前如何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柑桔种植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经试验研究表明,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的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又叫恶醚唑,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部分半知菌有较好抑制效果。
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防治柑桔炭疽病的应用效果,笔者就20%苯醚甲环收稿日期:2009-04-01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03A20505,2004A20505001,2008B020900001);广东省动植物防疫检疫研究专项(粤财农[2008]484号);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粤财农综[2009]3号,粤财农综[2009]17号);作者简介:宋晓兵(1980-),男,硕士通讯作者:彭埃天(1962-),男,研究员,E-mail:pengait@21cn.com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101唑水乳剂对柑桔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于2007~2008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为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为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产品。
2007年沙糖桔试验地点设在高要市白诸镇高岗围村,2008年贡柑试验点设在德庆县新圩镇大垌村,每667m2种植柑桔约80株,柑桔各期肥水管理、害虫防治措施属当地中等水平。
1.2试验方法试验设20%苯醚甲环唑6000倍、5000倍、4000倍液和10%世高2500倍液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2株柑桔树。
从柑桔树下部叶片初发病时开始喷药,每隔7~11d 施药1次,共喷药3~4次。
施药工具为西班牙产没得比超绿16型(Matabi super green 16)喷雾器,喷水量为2400L /hm 2,全株均匀喷施,尽量喷及叶背,喷至叶面滴水为止。
2007年在高要市试验点的施药时间为9月8日(坐果前期)、9月15日(果实膨大期)、9月22日(果实膨大期);2008年在德庆县试验点的施药时间为3月19日(春梢抽生初期)、3月27日(春梢抽生前期、开花初期)、4月7日(春梢抽生盛期、盛花期、坐果前期)、4月15日(春梢转绿期、盛花后期、幼果期)。
1.3调查方法2007年高要市试验点在第1次施药后7d 、第2次施药后7d 和第3次施药后15d 各调查1次;2008年德庆县试验点在第2次施药后11d 和第3、4次施药后8d 各调查1次。
每小区调查2株,每株随机抽查10条柑桔树新梢,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抽查2条新梢,调查新梢全部叶片(果实),每片叶按照病斑占叶片表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级,每个果实按照病斑个数进行分级,同时观察花果情况,记录叶片(果实)总数、病叶(果)数及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及平均防效,并用DMRT 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病叶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1%以上。
病果分级方法:0级,果上无病斑;1级,每个果有病斑1~2个;3级,每个果有病斑3~4个;5级,每个果有病斑5~6个;7级,每个果有病斑7~8个,部分病斑相连占果实面积1/5左右;9级,每个果上有病斑9个以上,病斑相连占果实面积1/4以上。
2结果与分析2.120%苯醚甲环唑对沙糖桔炭疽病防治效果2007年对沙糖桔施药3次后15d ,各处理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见表1,20%苯醚甲环唑6000倍、5000倍、4000倍处理的平均病指分别为1.19、0.71和0.47,随施药浓度升高,平均病指降低,平均病指间差异彼此达到显著水平,对柑桔炭疽病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52.28%、66.19%和80.07%。
20%苯醚甲环唑4000倍处理的平均病指显著低于对照药剂10%世高2500倍的处理,而其6000倍处理的平均病指则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其5000倍处理的平均病指则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0%苯醚甲环唑4000倍处理的平均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世高2500倍的处理(72.85%),其6000倍处理的平均防效则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其5000倍处理的平均防效则略高于对照药剂。
施药1次后7d 、施药两次后7d 的结果和施药3次后15d 的结果趋势基本相似(表1)。
2.220%苯醚甲环唑对贡柑炭疽病防治效果2008年对贡柑施药4次后8d ,各药剂处理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见表2,20%苯醚甲环唑6000防效(%)52.28c 66.19b 80.07a 67.50b -病指1.190.710.470.742.44防效(%)48.22c 60.72b 72.12a 58.74b -病指0.960.610.500.681.79防效(%)38.80b 45.58ab 54.01a 38.98b -病指0.650.500.490.601.05处理20%苯醚甲环唑6000倍20%苯醚甲环唑5000倍20%苯醚甲环唑4000倍10%世高2500倍清水(CK)第1次药后7d 第2次药后7d第3次药后15d表120%苯醚甲环唑对沙糖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高要市高岗围村,2007)注:表中同列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经DMRT 法检验差异显著,表2同。
102防效(%)54.98d 70.67b 81.09a 65.79c -病指5.033.282.113.8211.17防效(%)60.54c 73.42b 84.43a 72.85b -病指5.893.972.324.0514.92防效(%)54.52c 67.72b 78.55a 65.93b -病指5.463.882.584.0912.01防效(%)49.58c 61.11b 72.13a 59.52b -病指4.623.562.553.719.16处理20%苯醚甲环唑6000倍20%苯醚甲环唑5000倍20%苯醚甲环唑4000倍10%世高2500倍清水(CK)第2次药后11d 第3次药后8d 第4次药后8d 果部第4次药后8d表220%苯醚甲环唑对贡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德庆县大垌村,2008)叶部倍、5000倍、4000倍处理的平均病指分别为5.89、3.97和2.32,随施药浓度升高,平均病指降低,平均病指间差异彼此达显著水平,对叶部炭疽病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60.54%、73.42%和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