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70.0分)
1.已知集合A={1,2,3,4},B={x|2<x<5,x∈R},则A∩B=______
2.i是虚数单位,若z(i+1)=i,则|z|=______ .
3.已知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3x±4y=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______ .
5.某高校甲、乙、丙、丁四个专业分别有150,150,400,3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这四个专业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调查,则应从丁专业抽取的学生人数为______.
6.书架上有5本书,其中语文书2本,数学书3本,从中任意取出2本,则取出的2本书都是数
学书的概率为________.
7.已知函数f(x)=cos(2x+φ)(|φ|<π
3)的一个对称中心是(π
3
,0),则φ的值是.
8.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AA1=3,点P在棱CC1
上,则三棱锥P−ABA1的体积为______ .
9.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以5为周期的奇函数,若f(2)>1,f(3)=a2+a+3
a−3
,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0.如图,在由5个边长为1,一个顶角为60°的菱形组成的图形中AB
⃗⃗⃗⃗⃗ ·
CD
⃗⃗⃗⃗⃗ =________.
11.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2017−3n,则使a n>0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的值为________.
1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sin2A−sin2B=2sinB⋅sinC,c=3b,
则角A的值为______.
13.若P是直线x−y+2=0上一点,且P到点A(2,1)的距离为5,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4.设函数f(x)是偶函数,当x≥0时,f(x)={x(3−x),0≤x≤3
−3
x
+1,x>3,若函数y=f(x)−m有四个不
同的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0分)
1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BC⊥DE.
16.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满足a−c=√6
b,sinB=√6sinC.
6
(1)求cosA的值;(2)求sin(2A+π
)的值.
6
17.某住宅小区为了使居民有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计划建一个八边形的休闲广场,它的主
体造型的平面图是由两个相同的矩形ABCD和矩形EFGH构成的面积为200米 2的十字形区域.现计划在正方形MNPQ上建一个花坛,造价为4200元/米 2,在四个相同的矩形上(图中阴影部分)铺花岗岩地坪,造价为210元/米 2,再在四个空角上铺草坪,造价为80元/米 2.
(1)设AD为x米,DQ为y米,试建立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设总造价为S元,试建立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计划至少要投入多少元,才能建造这个休闲小区?
18.已知椭圆C:x2
a +y2
b
=1(a>b>0)的离心率为√2
2
,且经过点Q(2,√2).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y=kx+m(k>0,m2≠4)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AB
⃗⃗⃗⃗⃗ |=4,试用m表示k.
19.已知函数f(x)=e x−x2−ax有两个极值点x1,x2(x1<x2).
(Ⅰ)求a的取值范围;
(Ⅱ)求证:e x1+e x2>4.
20.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数列{b n}满足S n+b n+1=b n2,n∈N∗.
(1)若{b n}=2n,且S m=8,求正整数m的值;
(2)若数列{a n },{b n }均是等差数列,求b 1的取值范围;
(3)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且−a 1>q >b 1≥1,是否存在正整数k ,使b 1,b
1k+34,b k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一个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3,4}
解析:解:∵A ={1,2,3,4},B ={x|2<x <5,x ∈R};
∴A ∩B ={3,4}.
故答案为:{3,4}.
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
考查列举法、描述法的定义,以及交集的运算.
2.答案:√22
解析:解:z(i +1)=i ,
z =i =i (1−i )()()=1+1i |z |=√(12)2+(12)2=√22
直接利用方程两边求模,即可得到结果.
本题考查复数的模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
3.答案:54
解析: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注意运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b >0),则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由题意可得b a =34,由双曲线a ,b ,c 的关系和离心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
解:由渐近线方程为3x ±4y =0,即渐近线方程为y =±34x ,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
−y 2b 2=1(a,b >0), 则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即有b a =34,
又c 2=a 2+b 2=a 2+916a 2=2516a 2,
a,
即c=5
4

可得e=5
4

故答案为:5
4
4.答案:5050
解析:解: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
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
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出S=1+2+3+⋯+100.
=5050.
则1+2+3+⋯+100=(1+100)×100
2
故答案为:5050.
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出S=1+2++⋯+100的值.
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既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
5.答案:18
解析:
本题考查抽取的学生数的求法,考查分层抽样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利用分层抽样的性质直接求解.
解:某高校甲、乙、丙、丁四个专业分别有150,150,400,300名学生.
为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这四个专业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调查,
=18.
则应从丁专业抽取的学生人数为:60×300
150+150+400+300
故答案为:18.
6.答案:3
10
解析: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 确定基本事件的个数是关键.
基本事件总数n =10,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3,由此能求出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概率.
解:由题意,从5本书中任意取出2本的情况有10种,
其中取出的2本书都是数学书的情况有3种,
所以所求概率为310. 7.答案:−π6
解析: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对称中心,利用余弦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为(kπ+π2,0)(k ∈Z)求解即可. 解:因为函数f (x )=cos (2x +φ)(|φ|<π3)的一个对称中心是(π3,0),
所以cos(2π3+φ)=0,即2π3+φ=kπ+π2(k ∈Z),即φ=kπ−π6(k ∈Z),
因为|φ|<π3,
所以k =0时,φ=−π6.
故答案为−π6.
8.答案:9√34
解析:
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思维能力,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点P 到平面ABA 1的距离即为△ABC 的高,由此能求出三棱锥P −ABA 1的体积.
解:∵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AB =AA 1=3,点P 在棱CC 1上,
∴点P 到平面ABA 1的距离即为△ABC 的高,
即为ℎ=√32−(32
)2=3√32, S △ABA 1=12×3×3=92,
三棱锥P −ABA 1的体积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