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6篇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6篇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6篇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把他“管”学生的55条教学心得能过本书娓娓道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1 进入教育工作领域已经有两年多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将这些讨人喜欢的孩子们培育成为真正的社会梁柱,还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吸取和积累教育经验。

面对形形色色的教育书籍,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有“拿来主义”的意识,不能一味地死搬教条。

在今年寒假我潜心拜读了美国当代著名优秀教师克拉克先生的著作《优秀是教出来的》。

书中给我们介绍了55个成功的教育细节。

由于中美差异,有的我觉得不适合使用。

这里我挑选出适合于提升我今后教育工作的三个细节,与您探讨。

诚心书中第3个细节提出“真诚祝贺获胜者”的观点。

我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一种鼓励方式。

孩子在求学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

这时作为孩子的教育者要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最真诚的鼓励。

哪怕是一个奖品,一句表扬,一个微笑……都会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

同时教育者也要引导孩子们之间能够发现对方的成功与优点,给他们最真诚的祝贺。

关心书中第35个和第9个细节分别介绍了与人交际中的礼节问题。

一个是要主动去帮助别人(“主动帮人捡东西”),另一个是在得到别人帮助后的礼貌问题(“谢谢传递好心情”)。

我认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在人的孩提时期必须养成。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有人掉了东西,你主动去捡起来递还给人家,也许他距离物品比你近,但出于礼貌,你还是做出弯腰的的姿势,别人都会感谢并记住你的。

人是感性的动物,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真挚地给予帮助。

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用“谢谢”传达你的谢意。

嘴边常挂“谢谢”,对你来说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但对于帮助你的人来说,是一种情感回报,能产生愉悦的心情。

何乐而不为呢?爱心在当今经济社会里,为了成功,你必须让别人在任何时间能够联系到你。

克拉克先生把这种做法带进班级中。

他在书中提出“遇到困难找老师”,把自己的电话告诉学生。

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

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很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需要你的时候,就能找到你。

这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同时也向他们表明,在你们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把我的私人时间奉献给你们。

一个被老师关心的学生是快乐的学生;一个被学生需要的老师更是幸福的老师。

让教育从你我的心中开始……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2 罗恩·克拉克老师年仅28岁,好“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教师。

他教过的学校,学生都来自最贫困的家庭,学校的资源也不丰富。

但凭着他的热情,只要被他教过的学生,成绩也一定会突飞猛进,气质也会变得彬彬有礼。

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后,我被里面的55条班规所吸引。

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当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都互相尊重,以礼相待,相互支持——学习才会在教室里发生。

他的这些规则很多都是关于集体组织的,为学生的成功营造了一个家的氛围。

有了这些规则,学生不在只顾自己,只关心自己的目标,而是凝聚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古今中外的中小学教育都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首要的教育内容。

教育部制定《小学生守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等。

《守规》和《规范》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那我们小学生要养成那些习惯呢?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看:就是看老师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上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的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的操作,做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

做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字的书写也要规范。

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

中低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宁,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这对意义的磨练。

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特征。

其中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

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从简单的做起,给了你成就感、自信感,同时也会使你的工作、学习的热情逐渐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要有热情,还要专心致志。

一个良好习惯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习惯养成一种风格,一种品格决定一种命运。

好习惯像林中小径、海中航道引导你直奔目标,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

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做事的好习惯,一起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前进,成功就在跟前,未来就在脚下。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3 《优秀是教出来的》让我受益的内容首先就是克拉克先生提出的“被人们忽视的55个细节”,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

从餐桌礼仪到积极心态的培养,从学习、生活到学会感恩,内容涵盖了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我们让孩子置身于充满新鲜感的教育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被人需要、被人爱着的,只要让他们成长并快乐着,那么,即使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学生也会成长为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好孩子。

书中所叙述的教育问题不是艰深的理论,而是简单易学、操作性极强的方法。

然而定规矩容易,执行规矩难,这些规矩我们平常也曾经制定过,不过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优秀是教出来》这本书后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就是克拉克先生对信念的坚持和主张的品质。

我觉得克拉克先生是个立场坚定、坚持信念的人,他的这种对信念的坚持正是我最缺少的。

克拉克先生说:“有时候,坚持你的信念是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在只有你一个人持有这种信念的时候,你会感到更加孤独。

我只希望我能为我的学生们树立一种信念,让他们有勇气为自己的信念、主张和梦想而努力。

”是呀,坚守信念是很困难的,想要让学生做到这55个细节,需要信念的坚持和时间。

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只要自己尽心关注每一件小事,关注每一个细节,把小事做好,做细,总会有一天会成功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4 拿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学生天天背诵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是啊,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单纯、善良的心,都会为小鸟的迷路而着急,都会为小动物的受伤而难过,都会为花草的凋谢人哭泣。

但是为什么长大了,我们的孩子差别会这么大呢?“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后天的培养却是更为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每个家长、每位老师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是如何培养孩子呢?反思我们的教育,发现我们常常注重整体而忽视细节,但是无数个细节相加就是整体,忽视细节就会导致整体的缺失。

《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教育孩子。

一、文明礼貌最重要“要做事,先做人”我们和一个人成为朋友不是看他有多么大的成绩,而是看这个人的品质值不值得我们去交往。

在这本书中,克拉克先生把重点放在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上。

他把“说话先要讲礼貌”放在了第一位。

我们的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为了我国的整体素质。

我们都知道礼貌是拉近自己和他人的一座桥梁,懂礼貌的人容易和他人接近,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书中的每一个内容看是小小的细节。

但是,每一个都体现着尊重“请、谢谢、对不起;真开开心心收礼物;诚祝贺获胜者;相互支持;主动关心;上厕所、讲公德;善意对待每个人;人在困境莫旁观;随手清理垃圾;坐公车不吵闹;主动帮人捡东西;搭乘扶梯靠右行……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世,他教孩子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也是我们老师、家长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二、专注条理讲效率“教之道、贵以专”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挖井的故事》一个人听说村里水很贵,准备挖一口井,然后自己卖水,给大家很便宜的水,自己还没有什么成本,这个计划很棒,收到很多人赞同。

然后开始挖井……但是这老兄不知道哪里有水,所以就简单分析后随便找了一个挖,深度没过10米,听说南村有人在村口挖井了,感觉不错,扔下自己的坑,去南村挖井,又不到10米,感觉太硬了,估计不会有戏,又找到西村山上挖,因为那里的树木多,地下一定有水源。

就这样,每次都挖十几米,7、8个洞都出来了,但是没有一个有水。

回到村子,看到别人已经在喝水了问问为什么,别人告诉他,一个娃娃,在他第一次挖的井口继续挖,坚持了几天,就出来水了,原来水源就在地下大概不到20米吧……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坚持是重要的,如果这个人坚持第一个洞,估计早就赚钱了吧?做事应该有条理:条理不仅是一种习惯,更能反映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

一个孩子做事有条理,学习就不会浪费时间,做事效率也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