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这本书是在1965年由著名科学家、卡林伽科普奖获得者乔治•伽莫夫把他的两部早年
代表作《汤普金斯先生身历奇境》和《汤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合并补充修改而成的。

至1995年,《物理世界奇遇记》已重印22次,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深受
各国读者喜爱。

1999年,本书由著名科普作家罗索•斯坦纳德根据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在
尽力忠实于原著的风格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写4章,并更新插图。

作为20世
纪科普经典收藏,其受读者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
世纪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英雄世纪,一大批别具一格的科学大师风云际会,相继登场,使
科学的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风采。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催生的原子弹,使社会公众了解到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也促使人类认真地审视科学,运用科学。

20世纪诞生的科学和思想大师所取得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创造的充足科学和思想养分,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人们可以跟着爱因斯坦、薛
定谔、伽莫夫、沃森、温伯格、霍金等等科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去参观科学创造的历程,去
登攀一座座科学的顶峰,去领略科学高峰的神奇景观;可以跟着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思考
知更鸟的命运;可以跟着萨根去观察宇宙和生命……。

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
分都已离开了我们,但那些优秀科普作品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科普书籍是如此有趣,是如此让人着迷。

但是我不得不很遗憾地指出,近年来中国很
少有优秀的科普作品问世。

少有的几部科普作品也常年堆积在书店的架子上无人问津。

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的世纪。

谁占有了科学知识,谁的
经济就会迅速发展。

中国要想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推广科技,普及科学。

这其中,怎么能少得了科普书籍呢?
但愿像《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样的经典科普作品能不仅仅是给读者带来启发,也不仅
仅是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也能给我们的科普作家和科普出版社带来启发。

希望以《物理
世界奇遇记》为代表的这些经典科普著作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推进我们自己的原创科普和
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

何人能比伽莫夫在向普通大众讲演现代物理学方面做得更好呢?我们这些物理学领域
之外的人们,通常是很少有机会同时也是鲜有情趣将我们的目光停留在窥测世界本源的方
向上的,这一事实的形成除了我们精力有限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由于现代物理学的专业形
象过于远离我们的心理期待所致,伽莫夫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向我们这些普通大众重塑了
现代物理学的形象,使它更加可亲,更加人性,更加让我们愿意亲近,并在这一重塑的过
程中悄无声息地赋予了我们欣赏领略现代物理学之美的宝贵权利……
记得还是在读中学的时代。

刚刚粉碎“四人帮”,我们开始真正地读书用功准备考大学,因为正式恢复高考了。

有一天,我的同学拿来一本书,说借给我看。

就是这本中文版
的《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在我记忆留下来深刻的影响,使我在大学的时代读了《爱
因斯坦文集》,建立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宇宙观。

将近三十年的光阴,我希望用这本书
来唤醒我的下一代——崇尚娱乐的青少年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崇尚科学,掌握人生
宇宙的方法论……
《物理世界奇遇记》这一本书通过一个普通市民汤普金斯先生在梦中的奇遇和一个教
授的若干篇演讲,介绍了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主要领域——相对论、量子论、统计物理学、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理论、基本粒子、大爆炸理论等。

全书语言幽默生动,深入浅出,
具有良好的科普性,非常适合读者阅读。

此书是一本儿时的读,神奇的大师——盖莫夫,一位俄裔美国物理学家,曾经预言了
宇宙由大爆炸创生而留下了余烬微波背景辐射,也最早提出了生物遗传密码的概念。

在本
书中,他又将普通大众领进了一个新奇有趣的物理世界。

由于我们的爱丽丝——汤普金斯先生很容易在聆听或思考抽象的物理问题时酣然入梦,也就将我们一次又一次带到了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梦境,一个个想象中的世界:一个速度的
极限光速比我们的慢得多的小镇,以致在那个世界里相对论效应时钟变慢、长度变短等等
变得显而易见、普通平常,甚至根据同时性来判断凶杀案也变得不那么简单;或者一个直
径很小而简单的宇宙,体验时空弯曲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并随着这个微型宇宙迅速
膨胀和收缩;或者一个量子的丛林,因为量子常数很大而不得不面对一只量子老虎的无数
影像;或者从一个原子跳跃到另一个原子并加入那里的快乐的电子部族,却一不留神与一
个正电子同归于尽;还碰到了那个出名的麦克斯韦尔妖,看着他如何恶作剧,将老教授杯
中的啤酒的熵减少;甚至还可以和那位古怪的老木雕匠一起,摆弄那些红色的质子、白色
的中子和绿色的电子,随心所欲地制作他们想要的原子核;而在那个幽深的狄喇克的电子
海洋里,聆听他与海豚的对话……
当然,对于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来说,光速不变、弯曲时空、量子效应、宇宙大爆炸、测不准原理、隧道效应、泡利不相容……是无法用理性去认知和思考的,而更像是童
话世界里那些五彩斑斓的泡泡,当然也无法理解我们的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为什么对老教
授的女儿更感兴趣了。

不过,盖莫夫真的好像是从书中跑出来的一位魔法师,将现代物理
学那些抽象的理论以及复杂的数学点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使普通大众在经历了一次次奇
妙的旅程后,对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宇宙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也是现代化的认识。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20世纪科普经典收藏。

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
世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
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世纪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英雄世纪,一大批别具一格的科学大师风云际会,相继登场,使科学的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风采。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催生的原子弹,使社会公众了解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也促使人类认真地审视科学,了解到科学必须要与人类的良知,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只
有合理地利用,才能造福于人类,才能有利于和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类更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携起手来保护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探索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是20世纪阶级社会发展观进步的一个重大的事件。

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局面,最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篇章。

20世纪诞生的科学和思想大师所取得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创造的充足科学和思想养分,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人们可以跟着爱因斯坦、薛
定谔、伽莫夫、沃森、温伯格、霍金等等科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去领略科学创造的历程、登
攀一个个科学顶峰的征程和科学高峰的神奇景观;可以跟着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思考知更
鸟的命运;可以跟着萨根去观察宇宙和生命……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分都已
离开了我们,但那些优秀科普作品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肯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的世纪,也是科技国际化、网络化的一个时代。

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人类唯一的发展道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
精神将交叉融合,世界的文化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东西方文化将会在激荡过程中进一
步融合升华,创造出具有国际化,又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

在未来15年,中国要基本完
成向一个创新型国家过渡。

建立创新体系、创新机制配套的基础是要大幅度提高国民的文
化教育水平和科学素质,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负担真正转化为无可比拟的创新人力资源。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传播普及科技知识、科学精神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
组织倡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

中国科学院也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义务整
合全院资源努力把科普工作做大、做好,为国家和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学出版社是科
普图书出版的一支战略方面军,应该大有作为。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把原汁原味的经典科普大餐奉献给新时代读者,辅之以中文点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
给读者以启发,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更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推进我们
自己的原创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

我们对人们把“时间简史”,这样的书当成科普读物来读,勉强去读的结果就是一头
雾水之后随意的曲解。

而此书却不同作者把深奥的相对论用一种生动有趣的理解方式,讲
述起来,让读着可以通过联想更容易的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思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