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拱形骨架护坡专项施工方案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23一、编制依据41、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施工合同。
52、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6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74、《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G E42—2005)8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9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10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18、我公司现有技术水平、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情况。
129、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3二、编制原则14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15确保施工目标的圆满实现。
16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173、积极采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184、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均衡、连续19的施工。
20第二章工程概况2122一、工程简介23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地处湘西武夷山腹地,呈南北向纵贯湘西地区,位于24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永顺县,为湘鄂两省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出省通道。
本项目起点25位于龙山县甘壁寨村,与拟建的湖北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对接;终点位于永顺县泽家26镇海洛村,与在建的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和拟建的永顺至吉首高速公路相连。
27本合同段为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项目第15合同段,位于永顺县首车乡伴湖28村境内,起点桩号为K57+000(接本项目第14合同段终点),终点桩号为K59+761.9,29全长2.762km。
30主要技术标准表3132二、工程自然条件331、地形地貌34路线走廊带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中低山、丘陵区,路线所经地带处于武陵山脉地,主35要为中低山和丘陵地貌,地势总体西高东低。
地形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极为明显,形成一36系列北东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雁行式山地和盆地,沿线岭谷相间、切割深密。
地表溪流切37割剧烈、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和格状分布。
沿线山高林密,乡村水泥路只能到达部分路38段,施工条件相对较难。
392、气候40本区属中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41 步,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征明显,小气候效应42 显著。
区域内雨量充沛,雨量集中春、夏,多见秋旱,降水一般随海拔上升而增加。
43 雨雾气候现象明显,部分地段会出现冰冻现象。
水运主要有沅江水系,沿线河流主要44 有酉水河,猛洞河等。
4546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4748 一、组织机构49为了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本项目部建立胜任本工程施工需要的精干管理机构,50 配齐专业技术骨干,投入充足的劳动力,项目部配专职质检工程师4人。
项目部下设51 专业化施工队伍,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本段防护施工由防护组织施工,下设砂浆工班、52 浆砌工班、瓦工工班、后勤工班。
各班组成员各负其责,互相协调。
防护队组织机构53 图见图3-1。
5455 56 57 58 5960 61626364656667 6869 7071 图3-1 防护队组织机构图7273 二、劳动力配置计划74 在项目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高质量、高效率施工。
防护施工75 为高效快速完成本工程,拟投入工班长3人,技工15人,普工30人,杂工4人,用于对76 基槽开挖、砂浆搅拌、浆砌片石等施工。
77 三、机械设备配置计划78机械设备配置79四、测试仪器配置80项目部设置测量队、中心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按业主要求配置,工地试验配置81的质检、测量、试验仪器见下表。
82仪器配置表838485第四章骨架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86一、总体施工方案87根据工程情况,配合好路基的施工,合理安排好先后顺序。
选择较好天气,在做88好场内排水措施的前提下,利用坡度尺采用挖掘机修坡,经检验合格后人工按设计图89尺寸开挖基槽。
基槽开挖采用从上而下开挖,浆砌片石砌筑则从下而上砌筑。
配备砂90浆搅拌机及小型发电机等机具,采用人工进行砌筑,人员安排随任务情况随时增减。
91二、施工工艺921、施工放样93首先清理施工场地,修整边坡使砌筑地带的标高及边坡坡度与图纸要求相一致,94按图纸实际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精确放样,并用石灰标出基槽的开挖线。
952、基槽开挖96由测绘人员放出基槽边线后,在基槽开挖前设置临时排水梗,防止雨水冲刷从而97影响基槽坍塌。
基槽开挖应从下而下进行施工,同时开挖基槽的土方应弃入骨架内,98以做植草回填土方用。
基坑开挖按图纸分段进行。
99基槽开挖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浆砌片石施工。
1003、浆砌片石施工101砌体砌筑前应测量放样,施工时应立杆挂线或样板控制,并要经常复核验证,以102保持线形顺适,砌体平整。
浆砌片石挡土墙施工采用挤浆法砌筑。
1033.1、施工准备104砌筑用的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配合105比,现场实地配制砂浆要有专用计量器具,盘盘计量,不得用体积比,必须用重量比。
106砌筑方量大的要用机械拌合。
107砌筑用砂浆必须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保证砌体灰缝充分填满和密108实。
砌筑用砂不得含有杂质、土块,泥污含量不能超过3%。
1093.2、砌筑方法110浆砌各种石料的一般砌石顺序均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
浆砌片石111时,角石应选择比较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
否则应稍加清凿。
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112移挂到角石上,再砌面石(即定位行列),面石应留一运送填腹石料缺口,砌完腹石后113再封砌缺口。
腹石宜采取往运送石料方向倒退着砌筑的方法,先远处、后近处、腹石114应与面石一样按规定层次和灰缝砌筑整齐,砂浆饱满。
115挤浆砌石法116挤浆法应分层砌筑,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缝应大致找平,即每隔3-4层片石找平一117次。
分层内的每层石块,不必铺找平砂浆,而可以按石料高低不分形状,逐块或逐段118铺浆。
砂浆的流动性宜为5~7cm。
119砌时,每一块片石均应先铺砂浆,再安放石块,经左右揉动几下,再用手锤轻击,120将下面砂浆挤压密实。
在已砌好片石侧面继续安砌时,除座浆外并应在相邻石块侧面121铺抹砂浆,再砌片石,并向下面及抹浆的侧面用手挤压,用锤轻击,将下面和侧面的122砂浆挤实。
挤出的砂浆可刮起再用。
分层内各层石块的砌缝应尽可能错开,不要求一123律。
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缝则必须错开。
1243.3、浆砌片石要领125①、浆砌片石时,应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相互交错的街接在一起。
因此,除最126下一层石块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大面朝下,做到犬牙交错,搭接紧密,同127时在砌下面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
128②、石料的供应和砌石配合很密切,在砌角石、面石时应供应比较方正的石块,129砌腹石时可供应不规则但形状,尺寸适宜的石块。
130③、使用片石时有计划。
角石、面石应首先选用备用。
砌体下层应选用较大的石131块,向上逐渐用较小尺寸石块。
1323.4、浆砌镶面片石主要步骤133①、目测、选石、试砌:根据接砌部位情况,估计所需石块形状,大小,然后选134石,不垫砂浆进行试砌。
135②、用大锤打除大棱角:根据试砌情况找出石块中碍事的大棱角,用.大锤打掉。
136③、用手锤打除小棱角。
137④、用凿子凿除突出部分(底面放不平或影响上部接砌的部分)。
138⑤、铺浆砌石:铺好砂浆,将石块翻回。
139⑥、正位:用小撬棍将石块拨正,使两边灰缝合适。
如石块较小,用手锤轻轻敲140击,如石块较大,用手左右揉正几下,使灰缝挤实。
1413.5、浆砌要文明施工,砌体表面要整洁,目视平整、顺直、无明显凹凸或变形。
142接砌片石的表面要干净,松动失效的砂浆要清刷、冲洗干净,再接砌上层片石。
1433.6、为防止因雨水沿骨架边渗入后,集中在节点上部,导致节点处土体软化、膨144胀等病害,将节点处做成略向外倾斜的三角区,使汇集到节点处的水从三角区流出。
1453.7、骨架护坡砌筑高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骨架应露出设计坡面10cm,146以稳定种植土。
1473.8、浆砌片石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覆盖养护,保持砌体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148少于7天。
1493.9、骨架护坡在合适位置至少设置一道检修踏步。
1504、骨架内铺设草皮151骨架施工完成后,在骨架内敷设营养土,整平,然后撒播草籽,草籽撒播均匀,152并做好保护措施。
草籽撒播施工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确保草籽不受冻害,153待草籽发芽成活后方可揭去塑料薄膜。
154草籽撒播后应及时进行洒水、施肥等养护管理,直到植被成活。
养护用水应采用155不含油、酸、碱、盐等有害草木生长成分。
156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157一、质量目标158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
1592、分项、分部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60二、质量保证组织机构161由项目经理李俊任组长,总工程师丁舸任副组长,质检工程师何德强等相关部门负162责人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是本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163现本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详见图5-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164三、质量保证措施1651、组织保障措施1661.1、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67项目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创省部优工程管理委员会,第一管理者亲自168抓。
实行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
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169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1701.2、健全技术管理机构171 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网络体系,实行技术人员岗位承包责任制,逐级172 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
项目经理部配备相应的高级工程师和专业工程173 师,负责本工程的技术管理、技术保障和技术攻关。
各专业施工队的技术员负责现场174 质量和技术工作。
175176177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189 190191图5-1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1921.3、推行现代化技术管理193在施工中运用统筹法网络技术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期前提下,搞194好资源优化,并严格按照网络计划组织实施,使整个工程随时处于受控状态,做到环195环相扣,忙而不乱,均衡生产,提高施工效率。
1961.4、加强技术管理197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并认真校对设计文件,对一线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对198重难点工程下发《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