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汇总(新教材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多)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多)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有具有绝对的属性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者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单*)二、效用最大化(单*)三、劳动力市场(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一)实证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多*)2.实证研究法的步骤(多*)(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多*)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单*)劳动力参与率(单)劳动力供给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多)(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率假说两种劳动假说(多)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
(单*)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单*)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单*)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定义(单**)三个阶段(多)(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单)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和客体(多*)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多)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多*)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多**)(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结构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单,多*)二、工资形式(多**,多)(一)基本工资1.工资率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多*)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多*)(1)计时工资(单*)(2)计件工资(二)福利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两类(多)福利的实质(单)福利的特征(多*)实物支付的原因(多)延期支付的优势(多*)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单)(二)就业总量决定(单)二、失业及类型失业的概念(单)失业的类型(多**)1.摩擦性失业(单*)2.技术性失业(单*)3.结构性失业(单)4.季节性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多,单)(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多*)失业的负面影响(多)五、政府行和劳动力市场(一)政府支出(多*)(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多**)1.最低劳动标准(多*)2.最低社会保障3.工会(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多**)1.财政正常两种类型(多)措施(多*)2.货币正常定义(单)类型(多)措施(多*)3.收入政策(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多*)(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衡量指标(多)最常用(单*)通常的基尼系数(单**)(3)收入政策措施(多*)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多)2)收入平等化措施(多**)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多**)(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特点(多**)(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多*)(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多**)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劳动权包括(多)劳动权的核心(单*)劳动保障体现为(多**):基本保护(单*)全面保护(单*,06年11月三级第26题, 06年11月三级第54题)优先保护(单*)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具体内容(多*)三方原则(多**)工会享有三权(多*)3.物质帮助权原则定义(单)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单*)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单*)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多*)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单*)(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单*,多)2.劳动法律(单)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7.正式解释(多*)(1)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单)(2)劳动(雇用)合同(3)集体合同(单*,03年11月三级第52题)(4)习惯法(单)(5)法官法或判例法(单)四、劳动法的体系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单)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险好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定义(单)条件(多)区别(单*)(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多*)1.劳动合同关系(单)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单)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单)(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多**)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多*)(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定义(多*)工会(单,03年11月三级第112题)法律将自然人分为三种(多**):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人(单*)、限制劳动行为能力的人(多)、无劳动能力的人(单*)(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单)(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单)三、劳动法律事实(多)1.劳动法律行为(单*)2.劳动法律事件(单)第三章现在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定义(单)实质(多*)特征(多*)(二)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三)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1.外部环境的调研(多)(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是吗信息(3)专题性调研2.外部环境的预测(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多)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多)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多)3.T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4.顾客力量的分析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多)1.政治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多)(1)经济体制(2)经济形势(3)经济结构(多)(4)经济政策(多)3.技术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二、企业分析(多*)(一)企业资源状况1.企业资源的概念2.企业资源分析(多)(二)企业能力分析1.能力的概念及内容(1)基本活动(多*)(2)支持活动(多*)2.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多*)3.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多,单*)(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单*)(四)企业的战略选择1.总体战略(多*)(1)进入战略(多*)1)购并战略(单)2)内部创业战略(单)3)合资战略(2)发展战略(多)1)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2)横向发展战略(单)3)纵向发展战略(单*)4)多样化发展战略(3)稳定战略(4)撤退战略1)特许经营2)分包(单)3)卖断(单*)4)管理层与杠杆收购5)拆产为股/分拆6)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2.一般竞争战略核心内容(单*)分为(多)(1)低成本战略1)降低成本的途径2)降低成本的原则(多*)(2)差异化战略1)差异化战略的途径(多*)2)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多*)(3)重点战略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1)新兴行业的战略1)新兴行业的特点(多*)2)新兴行业的制定(2)成熟行业的战略1)成熟行业的特点(多*)2)成熟行业的制定(3)衰退行业的战略1)衰退行业的影响因素(多)2)衰退行业的制定(多)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单,多*)(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战略控制一般由三方面的活动组成(多)1.企业战略控制的特点(单,多)2.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多*)3.战略控制的方法(多*)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一)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决定性因素(单*)包括(多*):1.合理的决策标准2.有效的信息系统3.系统的决策观念4.科学的决策程序(多)5.决策方法科学化(单)(二)确定型决策方法1.量本利分析法(1)量本利分析法的原理(单*)(2)边际收益分析(计算单)(3)经营安全状况分析(多)(4)销售利润决策和生产方法的盈利性对比分析2.线性规划法(多)3.微分法(三)风险型决策方法(多*)1.收益矩阵2.决策树(多)3.敏感性分析(单)(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多*)1.悲观决策标准(单)2.乐观系数决策标准(单)3.中庸决策标准(单)4.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单)5.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单)二、企业经营计划(一)企业计划职能的特点和作用(多)(二)制度企业计划的原则(多*)(三)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1.滚动计划法2.PDCA循环法(多*)3.综合平衡法(四)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1)目标管理的含义(2)目标管理的特点(多*)2.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多)第三节市场营销一、市场分析(一)市场营销的概念(单)(二)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市场的三个主要因素(多)市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1.按交换对象不同(多)2.按照买方的类型(多)3.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多)(三)消费者市场分析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多)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1)参与购买的角色(多*)(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多*)(3)购买决策过程(多)(四)组织市场分析1.组织市场的构成(多,单*)2.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1)产业市场的特点(2)产业购买的决策参与者(多*)(3)产业购买者的购买类型(多)(4)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多)(5)产业购买者购买过程的主要阶段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多)(一)分析市场机会(二)选择目标市场1.市场细分(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多)(2)产业市场细分的标准(多)2.目标市场的选择(多)3.市场定位实质(多)(三)设计市场营销组合(多)(四)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1.市场营销计划的执行(多)2.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多*)三、市场营销策略(一)产品策略1.产品组合策略(多)(1)产品的整体概念(多)(2)产品组合策略(多)2.品牌与商标策略(多)3.包装策略(多)4.产品生命周期(多)投入期的营销策略(多*)成长期的营销策略(多*)成熟期的营销策略(多*)衰退期的营销策略(多*)5.服务策略(二)定价策略(多*)1.成本加成定价法(多)2.需求导向定价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单)(1)新产品定价策略(多)(2)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3)心理定价策略(多)(三)分销策略1.销售渠道的概念(多)2.销售渠道的设计(1)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多)(2)最佳分销渠道的选择(四)促销策略(多)1.广告2.人员推销3.营业推广4.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