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机喷油泵

柴油机喷油泵

因此,缩短高压油管的长度(喷油泵的设计思想)或干脆不要高压油管 (泵喷嘴的设计思想),减少柱塞与喷油嘴之间的高压容积,可以得到 接近于凸轮轮廓线所规定的供油规律。尤其是泵喷嘴,早在十几年前已 经应用在通用汽车上,现在有电子技术的精确控制,使其性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提高。
常用的柴油机机械喷油泵为:A型泵、B型泵、P型泵、 VE型泵等。前三种属柱塞泵;VE泵系分配式转子泵。
柴油机喷油泵
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另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 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
喷油泵有直列式、分配式、单体式等三大类 。
直列式喷油泵每一组柱塞系统对应一个气缸,4个气缸就有4 组柱塞系统,因此体积比较大,多用在中型以上汽车。
轿车及轻型汽车柴油机上的喷油泵一般是分配型,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零件少构造简单的优点。它用两组柱塞系统(或 者一组柱塞系统)加压,柴油分别送入各个喷油嘴。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泵里面有两组对置柱塞安装在叶轮 上,叶轮被发动机带动转动时,柱塞也随之转动,由于凸轮 环的凸起部分压动柱塞,使柱塞发挥象泵的作用一样向叶轮 中央的送油孔压送柴油,这时送出去的柴油充满了分配器入 口处,然后按各汽缸顺序排列喷射。
分配泵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转子式分配泵和单 柱塞式分配泵
1.基本结构及功能
VE分配泵喷油系统的油路如图3所示。柴油机启动前,先用手动泵泵油, 通过顶盖上的溢流阀排除柴油管路中的空气。柴油机运行时,由曲轴齿 轮带动分配泵的传动轴。其前端的滑片式输油泵将柴油从油箱中抽出, 经过柴油滤清器和油水分离器,滤掉柴油中的杂质和水份后进入输油泵, 使柴油压力升高。 然后进入分配泵泵体内,再经过电磁阀进入柱塞腔。当柱塞向上运动 时,压缩柴油产生高压,经柱塞中的油道和出油孔,分配到泵体上相应 汽缸的油道,再经过出油阀、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对应的汽缸。泵体 内多余的柴油从顶盖上的溢流阀返回油箱。 柴油如此循环流动既可带走油路中的气泡和零件摩擦产生的热量,又 可润滑各个运动零件。与此同时,泵体内的柴油压力控制提前器,相应 改变喷油提前角。
(2)调速控制部分(如图6所示)
传动轴上的齿轮带动飞锤座和飞锤旋转,飞锤的离心力推动调速 套筒轴向移动。经调速机构拨动柱塞上的油量控制套筒随转速变 化而左右移动,改变其右侧棱边与柱塞上径向卸载孔的相对位置 (如图4所示),从而达到随转速变化来控制供油量变化的目的。
(3)滚轮座及提前器(如图7所示) 滚轮座上装有四个滚轮,通过圆柱销与提前器活塞联接。当泵体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又兴起一种单体式喷油泵形式(称为单体 泵或者泵喷嘴),它实际上是将上述两种型式的喷油泵“化整为零”, 发动机每个气缸燃油喷射由各自的独立喷射单元(单体泵或者泵喷嘴) 来完成。
对于单体泵而言,喷油泵与喷油嘴之间用一根很短的高压油管相连,而 对于泵喷嘴而言,喷油泵与喷油嘴组合为一体,直接安装在柴油机气缸 盖上,由顶置凸轮轴驱动。它们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减轻或者消除在柴油 流动和喷射的过程中,在高压油管内所形成的压力波影响。因为这个压 力波会妨碍着喷油系统与负荷、转速的良好匹配,并会随着高压管的长 度增长而增大。
燃油喷射系统采用共轨系统的柴油机,被称为共轨柴 油机。 所谓共轨系统:即由高压共轨(用于储存高压的柴油 的,上边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波动调节器、喷射 器等部件)和高压泵(高压产生装置)组成。共轨系统产 生足够的高压燃油,并使共轨内燃油压力波动在可控 范围内。ECU根据共轨燃油压力和发动机工况确定喷 入气缸的燃油量,由燃油喷射器(ECU控制喷射器的 开闭)将适量柴油喷入气缸中。
分配泵是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如图4所示)
它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传动供油部分(如图5所示)
传动轴通过十字联轴器带动平面凸轮盘旋转,再带动柱塞旋转。 柱塞弹簧和弹簧座将柱塞压在凸轮盘上,使柱塞在旋转的同时又 作往复运动。这样,柱塞腔中的柴油既被压缩产生高压,又通过 柱塞中的出油孔分配到泵体上相应汽缸的油道,经出油阀、高压 油管和喷油器喷入对应的汽缸。
汽车柴油机分配式喷油泵结构和工作 原理
分配式喷油泵简称分配泵,是一种较为新颖的 柴油机燃油喷射泵。与直列式柱塞喷油泵相比, 分配泵仅用一对柱塞偶件就可以向2~6个汽缸 供油。其结构简单,零件少,体积小,质量轻, 特别适合于小型高转速柴油机使用。因此,国 外在中小汽车,特别是轿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内柴油压力变化时,推动提前器活塞移动,带动圆柱销使滚轮座 转动,改变滚轮与平面凸轮盘凸起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改变供 油提前角的目的。
(4)输油泵及调压阀(如图8所示)
滑片式输油泵旋转时,由于转子与泵壳偏心,滑片之间的容积变化而将 柴油加压到0.6~0.8MPa,进入泵体内腔,而调压阀则用来调节柴油压力。 当柴油压力太高时,调压活塞打开回油口,柴油返回进油口,使压力下 降。压力越高,弹簧压缩量越大,油孔开启截面积越大,回油量就越多, 起到自动调节输油压力的作用。 由于调压阀的作用,输油泵产生的油压随着油泵转速(即发动机转速) 增加而成正比提高,从而使供油提前角随转速提高而线性加大,满足柴 油机高效燃烧的要求。
对第二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来说,按照高压产生装置 的不同,可将燃油喷射系统分为分配泵、直列泵、泵 喷嘴和单体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即单体泵是用于产 生喷油器(或喷射器)的喷射压力的。对于采用单体泵 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来说,有几个气缸,就 有几个单体泵。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者的区别:单体泵只是第二 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高压产生装置,有几个气缸, 就需几个单体泵;电控共轨是第三代电控燃油喷射系 统,其性能较第二代优越,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发展 的主流。 PS:共轨中的压力最高可达150Mpa,由于共轨容积 较大,且有压力波动调节器等使得发动机工作过程中 共轨压力基本保持恒定,所以能随时满足发动机对燃 油的喷射要求;而单体泵产生的压力比高压泵低,一 般为100Mpa左右,且单体泵产生的高压燃油量有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