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试卷(十套)第一套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2、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
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A.事例导入 B.表演导入 C.实验导入 D.经验导入3、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
这种导入方法是()A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A.悬念导入 B.随机事件的导入 C.事例导入 D.表演导入5、关于直观导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适合于自然科学类内容的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内容的教学则不适合B.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生成疑问C.实物、模型、幻灯、电视等蕴涵的内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 D.观察实物、模型、电视片等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促进他们的思维,为学习新教材做好准备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导入的功能的是()BA.激发学习兴趣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D.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7、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
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的功能。
A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8、课堂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满意趣,引导学生不断去研究。
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B A.针对性 B.趣味 C.新颖性 D.规范性9、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A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10、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事物,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C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11、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A.趣味性新颖性规范性 B.规范性针对性新颖性 C.趣味性针对性规范性 D.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12、关于课堂导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要把导入与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考虑 B.避免使用直接导入法C.形式要多种多样 D.从学生的实际出发13、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与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却因为熟悉故事而提不起兴趣。
这种导入误区属于()CA.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B.未考虑到具体学科的特点 C.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D.千篇一律,生搬硬套14、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15、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所要讲的知识内容。
这是讲授方式中的()A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16、讲述的方式除叙述式外,还有()BA.解说式 B.描述式 C.解析式 D.讲读式17、教师对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是()DA.讲述 B.讲读 C.讲演 D.讲解18、下列内容,不属于讲授的特点的是()C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 B.信息传播方向具有单向性C.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 D.在时间上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19、讲授的重点和主干是()BA.导论 B.主体 C.结论 D.引入20、讲授的主体是讲授内容的充分展开。
在讲授的主体里面,可供选择的两种方式是()AA.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B.叙述式和描述式 C.解析式和解答式 D.讨论归纳式和比较对照式21、下列行为中,属于讲授运用不当的是()CA.在讲授中,时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B.与其他方法、技能进行优化组合C.教师思路清晰又有语言技巧,故而长时间讲授 D.在讲授中注意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教育因素22、一教师在讲授《赤壁之战》一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辨证法,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这体现了讲授基本要求中的()DA.要有启发性 B.会进行强调 C.切中讲授的时机 D.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3、在讲授中,教师不要讲得“一览无余”,要给学生的思维留下空间。
这反映的是讲授基本要求中的()C A.切中讲授的时机 B.会进行强调 C.要有启发性 D.时间不宜太长24、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A.语言的精确性 B.语言的流畅性 C.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D.语言的情感性25、有位历史教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将其概括为“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
”这体现了讲授语言的()CA.流畅性 B.生动形象性 C.精确性 D.情感性26、讲授的语言包括()D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27、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28、在班级授课制中,尽管学生的数量比较多,但教师还是要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反应。
这是课堂观察的()AA.全面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同步性原则 D.反省性原则29、在观察时,教师要尽力摒弃一切个人的主观偏见,使自己的思维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充分的空间。
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DA.全面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即时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30、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对所看到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
这反映的是课堂观察的()CA.客观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反省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31、教师要对课堂保持高度敏感,以便教师在事情发生的瞬间给予关注。
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BA.同步性原则 B.即时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32、教师观察的对象为()CA.只是学生 B.只是教师本人 C.学生和教师本人 D.教学过程3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课堂观察的功能的是()BA.促进教学的对话性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改善课堂管理 D.提高教师的反馈行为3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和单个学生发生目光接触,这是运用课堂观察的()策略。
AA.注视 B.环视 C.扫视 D.巡视35、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就不同。
为收集到来自学生更为准确的反馈信息,这需要教师课堂观察时采用()策略。
DA.扫视 B.环视 C.注视 D.巡视36、教师有选择地倾听那些自己喜欢的声音,有损自己尊严和形象的声音则加以拒斥。
这属于教师“失聪”表现形式中的()BA.拒绝倾听 B.片面地倾听 C.虚假地倾听 D.错误地倾听37、“教师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
”这属于教师“失聪”表现形式中的()CA.拒绝倾听 B.片面地倾听 C.虚假地倾听 D.错误地倾听38、教师“失聪”即失去了倾听学生的能力,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A.教师与学生存在年龄差距 B.教师抽象地理解学生C.教师过度控制的教学观 D.教师过分的自我关注39、教师应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体验学生的心理、精神和内心世界,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思考。
这是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B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4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
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1、教学中采用经验导入法可以() ABCDA.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B.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切己的情绪体验C.深入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D.有利于知识的迁移2、导入的功能有() ABCD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3、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 ABCA.趣味性 B.针对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4、创设有效导入的具体要求是() ABCDA.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B.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C.从课型的需要入手 D.导语尽量简洁5、课堂导入时,错误的做法是() ABCA.忽略学生的反应 B.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C.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D.形式多种多样6、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由()几个内容构成。
ABCDA.引起注意 B.激起动机 C.组织指引 D.建立联系7、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 CD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8、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 ABCD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9、讲解的方式有() BCDA.叙述式 B.解说式 C.解析式 D.解答式10、讲授的组成部分包括() ACDA.导论 B.背课 C.主体 D.结论11、有效讲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握好讲授的时机,讲授的时机包括() BCDA.组织教学时 B.为学生定向时 C.学生分析理解难以到位时 D.学生出现误读时12、有效讲授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DA.做好充分的准备 B.切中讲授的时机 C.要有启发性 D.与其他方法、技能配合13、教师的体态语言包括() ABCDA.面部表情 B.眼神 C.身体姿态 D.仪表14、讲授的优点有() ABCD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C.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D.便于教师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5、讲授的局限有() ABC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1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包括() ABCDA.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 B.观察学生的人际互动情况C.观察学生的仪容 D.观察学生所携带的物品17、课堂观察的意义体现在() ABCDA.促进教学的对话性 B.提高教师的反馈行为 C.改善课堂管理 D.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18、课堂观察的策略有() ABCDA.扫视 B.注视 C.环视 D.巡视19、教师“失聪”即教师失去了倾听学生的能力,其表现形式有() ABCDA.拒绝倾听 B.片面地倾听 C.虚假地倾听 D.错误地倾听20、教师“失聪”即失去了倾听学生的能力,其原因在于() BCDA.教师与学生存在年龄差距 B.教师抽象地理解学生 C.教师过度控制的教学观 D.教师过分的自我关注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1、不同课型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同一课型也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