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1 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1.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 O/U为0.6/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线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 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 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GB/T 502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5023.2-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3-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GB/T 5023.4-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GB/T 502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GB/T 6995.3-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12527-2008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U m=1.2kV)~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 m=1.2kV)和3kV(U m=3.6kV)电缆GB/T 18380.3-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 19216.21 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 kV及以下电缆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JB/T 8734.1-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JB/T 8734.2-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JB/T 8734.3-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3部分:连接用软电线GA 306.1-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GA 306.2-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3 术语与定义3.1 额定电压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 O/U(U m)表示,单位V或kV。
U O-任一相导体和“地”(金属屏蔽、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 m-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
当用于交流系统时,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系统的标称电压。
该条件均适用于U O和U值。
当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3.2 阻燃电缆具备规定阻燃能力的电缆。
阻燃能力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火源后,火焰在试样上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并且自行熄灭的特性,即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发生或蔓延的能力。
3.3 耐火电缆具备规定耐火能力的电缆。
耐火能力是指在规定的火源和时间下燃烧时能持续地在指定状态下运行的能力,即保持线路完整性的能力。
3.4 无卤不含卤素,燃烧产物的腐蚀性低。
3.5 低烟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即透光率(能见度)较高。
4 使用条件4.1 环境条件要求本技术规范所规定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使用:4.1.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气温:+40℃最热月平均气温:+35℃年平均气温:+25℃最低气温:-25℃最大日温差:30K日照强度:0.1W/cm2 (风速0.5m/s)4.1.2 海拔高度:≤1000m4.1.3 最大风速:35m/s4.1.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4.1.5 地震烈度:Ⅷ度4.1.6 污秽等级:Ⅳ 级4.1.7 覆冰厚度:10mm4.2 系统条件要求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备, 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4.2.1 系统额定频率:50Hz4.2.2 系统标称电压:0.22/0.38kV5 技术要求5.1 符号和代号5.1.1 低压电线电缆系列、材料、结构特征代号见表1。
表1 低压电线电缆的系列、材料、结构特征代号②非磁性金属带包括非磁性不锈钢带、铝或铝合金带等。
③非磁性金属丝包括非磁性不锈钢丝、铜丝或镀锡铜丝、铜合金丝或镀铜合金丝、铝或铝合金丝等。
5.1.2 电线电缆的表示方法示例5.1.2.1 低压电缆(1)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3+1芯,标称截面积240mm2,中性线截面积120mm2表示为:YJV22-0.6/1kV 3×240+1×120(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3芯,标称截面积70mm2表示为:YJV-0.6/1kV 3×705.1.3 低压架空绝缘电缆(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单芯,标称截面积70mm2表示为:JKV-0.6/1kV 1×70 GB 12527-2008(2)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单芯,标称截面积120mm2表示为:JKLYJ-0.6/1kV 1×120 GB 12527-20085.1.4 低压电线(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电线,固定布线用,额定电压为450/750V,单芯,标称截面积25mm2表示为:BVV-450/750V 1×255.1.5 阻燃、耐火型低压电缆(1)铜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阻燃电力电缆,阻燃级别为ⅡB级,额定电压为0.6/1kV,3+1芯,标称截面积120mm2,中性线截面积70mm2表示为:ZC-ⅡB -YJV22-0.6/1kV 3(1×120)+1×70(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耐火电缆,耐火级别Ⅳ级,额定电压为450/750V,单芯,标称截面积120mm2表示为:NH-Ⅳ-BVV-450/750V 1×1205.2 低压电线电缆主要种类、型号及名称低压电线、低压电缆主要种类、型号及名称如表2。
表2 型号和名称5.3 在系统标称电压为0.22/0.38kV时,交联聚乙烯电缆额定电压U O/U为0.6/1kV,聚氯乙烯电线额定电压U O/U为450/750V。
5.4 电线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聚氯乙烯绝缘为70℃、交联聚乙烯绝缘为90℃。
5.5 短路时(不小于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聚氯乙烯为160℃、交联聚乙烯为250℃。
5.6 弯曲半径应满足以下要求,D为电缆外径。
5.6.1 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弯曲半径:单芯电缆≥12D,多芯电缆≥10D。
靠近连接盒和终端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单芯电缆≥15D,多芯电缆≥12D。
5.6.2 架空绝缘电缆:D<25mm时,弯曲半径≥4D;D≥25mm,时弯曲半径≥6D。
5.7 敷设条件电线电缆敷设时,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采用直埋、槽盒、排管、电缆沟、隧道、桥架、竖井、架空等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需满足完全浸于水中的运行要求。
6 技术要求6.1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6.1.1 导体6.1.1.1 低压电缆的导体应符合GB/T 3956-2008中第7章节第一种实心导体、第二种绞合导体或第五种软铜导体要求。
6.1.1.2 架空绝缘电缆的导体应采用GB/T 3953-2009规定中的TY型圆铜线,多芯电缆铜导线可采用TR型软圆形铜线。
铝导线应采用GB/T 17048-2009规定中的LY9型H9状态硬圆铝线。
结构应符合GB/T 12527-2008第7.1.3章节要求。
6.1.1.3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
6.1.2 内衬层与填充本小节内容对有护套单芯电缆、架空绝缘电缆不适用。
6.1.2.1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
6.1.2.2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和电缆绝缘材料相容。
6.1.2.3 挤包内衬层厚度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 挤包内衬层厚度(mm)6.1.2.4 绕包内衬层厚度缆芯假设直径为≤40mm,绕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40mm时,则取0.6mm。
6.1.3 绝缘6.1.3.1 聚氯乙稀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挤包制成,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添加交联剂后挤包交联而成。
6.1.3.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GB/T 12706.1-2008、GB/T 12527-2008及表4、表5、表6的规定。
6.1.3.3 绝缘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沙眼等缺陷,禁止使用重新(二次)处理过的绝缘材料。
6.1.3.4 绝缘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
6.1.4 铠装6.1.4.1 铠装类型可为:扁金属丝铠装、圆金属丝铠装、双金属带铠装。
6.1.4.2 扁金属丝铠装或圆金属丝铠装材料应为镀锌钢丝、铜丝或镀锡铜丝;金属带为涂漆钢带、镀锌钢带。
6.1.4.3 铠装对内衬层的要求多芯电缆需要铠装时,铠装应包覆在内衬层上,并应符合GB/T 12706.1-2008中第7.1章节要求。
6.1.5 外护套6.1.5.1 所有低压电缆(不含架空绝缘电缆)应有外护套。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材料应与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
外护套应经受GB/T 3048.10-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
6.1.5.2 应有良好的防腐蚀、防蚁、防潮和阻燃性能。
白蚁严重危害地区选用的挤塑电缆,应选用较高硬度的外护层,也可在普通外护层上挤包较高硬度的薄外护层,其材质可采用尼龙或特种聚烯烃共聚物等,也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