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研讨,以旨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示语用礼貌观。

本文共分四部分:(1)礼原则的由来;(2)礼貌原则的解析;(3)礼貌策略;(4)礼貌原则的应用。

加深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教学应用一.礼貌原则的由来(一)礼貌的界定。

在众多关于礼貌的各种文献中,围绕“礼貌”一词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Politeness as areal-world goa1)。

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敬重(Politeness as the deference)。

(3)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

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化变体”(Lyons,1977)。

或者指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olliday,1978)。

(4)礼貌是一种话语表层现象(Politeness as an utterancelevel phenomenon)。

该观点认为,礼貌是一种表层语法编码,该观点主要是离开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去研究礼貌问题。

(5)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i—nominee)。

该观点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Thomas,1995)。

总之.在语用学领域,人们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

把礼貌看成敬重、语体,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不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把礼貌看成一种话语表层现象,就是脱离了语境去谈礼貌,这是一种超理想化的理论,因为语言形式是和语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的。

(二))礼貌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在英语语用学习领域中,提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ev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ocational Implicate),即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尤其是用来解释会话结构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和四项有关质量、数量、相关、方式的次准则(Quantity,Relation,Manner)用以指导说话人和听话人如何成功地进行会话。

不论他们遵循或是违背这项原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在合作原则中.Grieve指出谈话的双方必须怀着一个相同的愿望,且双方的话语能相互理解,共同配合。

然而,谈话的一方若未能遵守“合作原则”,并非为了说谎或是出于故意,有时他可能由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

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

当另一方觉察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他就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由此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后来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不遵守合作原则有时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在讨论合作原则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曾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为益补的关系,用Leech的话说,礼貌原则可以援助合作原则。

由此礼貌原则的提出又进一步推进了语用学的发展,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也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二礼貌原则的解析(一)礼貌原则的范畴。

同合作原则一样,礼貌原则也有自己的准则和次准则。

具体如下:(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让别人受益。

例如:1.Take me home.2.1 want you take me home3.Could you possibly take me home?以上的话语礼貌程度呈递减趋势,因为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例1中听话人受益最少,受损最多,因而很不礼貌,而例3中听话人有更多的行为选择自由因而更礼貌。

(2)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a)尽量少使自己受益;(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例如:4.I can lend you my car.5.You can lend me your car.例4的说话人比例5的说话人受益程度少,因此,例4比例5更有礼貌。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

例如:6.W hat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7.YOI1 could be more carefu1.从听话人角度看,例6的说话者做到了尽量赞扬别人,因而遵守了赞誉准则。

然而例7的说话人却违反了赞誉准则,因而不太礼貌。

(4)谦逊准则(Modesty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例如:8.Please accept山is small gift for your birthday.9.Please accept this large gift for your birthday.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以上例8做到了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因此遵守了谦逊准则。

然而例9中说话人却显得很不礼貌。

(5)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a)尽量较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例如:10.A:I have bought some apples here.B:Great,it’S my favorite.该例句中说话双方尽量保持观点一致,因而遵守了一致原则。

(6)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例如:11.A:My grandpa hurt his leg last month and still can not walk.B:I am sorry for that.在一定的交际情景中,例子中的说话人B表达了与对方共同的情感,让人听起来比较真切.因为说话人B遵守了同情原则。

以上准则就是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遵守的原则,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在哪一个语言集团中都存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然,以上礼貌准则并非交际中的绝对准则.在特定的情景中人们也会违反礼貌准则。

(二)礼貌原则的特征前面我们介绍了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貌原则的一些特征,总的来说礼貌原则主要有以下特征。

(1)级别性(gradation)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要遵守礼貌原则,但如何恪守这些原则,这就要讲究语言手段的语言特征,在谈话中人们要注意礼貌语言的级别,这个级别主要包括语言手段的礼貌级别和遵守礼貌原则时使用哪种礼貌级别。

(2)冲突性(conflicts)礼貌原则的冲突性是指礼貌原则中各准则和次准则在同一话语中可能发生冲突。

比如得体准则可能和慷慨准则冲突等。

(3)合适性(appropriateness)礼貌原则的合适性表现在应用礼貌原则时要根据语境要求。

确定礼貌级别,即根据言语交际中谈话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考虑谈话双方的受益和受损程度.确定相应的表达礼貌的语言手段三礼貌策略我们已经介绍了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交际中实行一些礼貌策略,从而使对话能够顺利进行。

(一)在言语交际中尽量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礼貌级别是一个连续体,在一般情况下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最欠礼貌的,而最间接的表达方式是最礼貌的。

语言手段越间接,话语就显得越礼貌。

(二)运用模糊词语。

Brown和Levinson(1987)指出,言语交际的礼貌策略之一就是“当说话者要表达一些可能对听话者造成面子威胁或者无理的信息时经常会选用一些模糊语言”。

恰当的模糊表达能够起到委婉、含蓄、谦虚礼貌等交际效果。

(三)运用委婉语。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难免会遇到意见分歧等现象,这时.交际双方为避免说话粗鲁无理,可以使用一些措辞谦和的婉言.从而达到不逆耳地发表个人意见的效果。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

在表达拒绝、请求、批评等时,使,L}j委婉语会使对方感到你的友善。

(四)运用语用移情人称指示语。

语用移情是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

根据交际环境和对象说话是语用移情的主要特征。

人称指示语是交际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的相互称呼,其语用移情主要体现在说话人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编码,使利益中心偏向听话人。

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人称指示语,尤其是当听话人的面子受到威胁时,会发挥移情作用,增加话语的礼貌程度。

四“礼貌原则”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礼貌原则”可以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我们经常会见到感叹句“What a marvelous dinner you cooked ”而不会说成“What a marvelous dinner cooked.”,因为前者遵循了赞誉准则,表示客人对主人厨艺的赞扬,而后者明显地违反谦逊准则;再如祈使句“Good luck.”可以翻译为“1 wish you good luck.”,“Bad luck.”却翻译为“I regret you bad luck.”,由于为了遵循得体准则,用“期望”表示对别人碰到好运的祝愿,用“遗憾”表示对他人遇到恶运的惋惜。

有时,“礼貌原则”还可以阐述“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情况。

“合作原则”只能说明人们说什么(what people say)~意味着什么(what people )之间的间接关系,却未能说明人们为什么会以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说话(why people ale so often indirect in the way they talk.)。

例如我们常说:“You should type this letter formed.”来代替“Type this letter.”,“Could you close the door?”来取代“Close the door ”缘于前者比后者更为问接,但前者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方式准则,这时我们只能解释说话人是为了避免违反“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才能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进行简要介绍,并尝试将礼貌原则与课堂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以期寻找一种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教学相长,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