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制度

【精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
一。

目的
为了加强本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特种作业人员资质管理.
本制度规定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复审和档案的管理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一)特种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包括:
1.电工作业;
2.制冷作业;
3。

压力容器操作;
4。

起重机械作业;
5。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
6.公司内机动车辆驾驶;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

(二)特种作业人员: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称特种作业人员。

四.职责
(一)行政人事部归口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二)行政人事部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三)特种作业岗位所在车间、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四)安全主任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的档案管理.
五。

内容
(一)特种作业相关培训
1.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年龄满18周岁。

身体健康,无防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安全技术理论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包括实际操作要领及实际操作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培训内容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总结。

(二).持证上岗
1。

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

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2.凡特种作业岗位,上岗人员须随身携带《特种作业操作证》(正本)备查,不按规定持证上岗的按照《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处罚。

违章行为情节严重的或造成事故者,安全主任部有权对其扣证一至十二个月并通知所在部门,禁止从事特种作业.
3.新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经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转岗以及脱离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应进行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4.调入(异地)办证
(1)调入我市的特种作业人员,须换发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市外特种作业人员在我市从事特种作业,须办理《操作证》的异地管理手续。

(2)异地换证凭地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卡》、调令(复印件)、现工作单位证明、本人身份证;异地管理凭地市级以上经贸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内页“变更记录”栏由现工作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本人身份证。

参加《安全技术事故教育》、实际操作考核。

成绩合格办理《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换发或异地管理手续.
(三)复审
1.根据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一般每两年复审一次。

复审日期前两个月,复审人应向所在部门报告,人力资源部办理相关手续,由安全部向发证部门申请复审。

2。

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两个月内申请复审一次,仍不合格者,收缴《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3。

凭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卡》、工作单位证明、本人身份证,办理《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学员证》。

凭《学员证》参加复审学习、考试(考核).
(四)档案管理
1。

安全主任负责建立、保管本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包括《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副本)和《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卡》。

档案有效期两年。

2.离职人员或调出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凭行政人事部意见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副本)。

六.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