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型功率音频放大器LM386的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小型功率音频放大器LM386的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BY:华中师范大学电信专业DYLAN
小型功率音频放大器LM386的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
1.熟悉焊接工艺。

2.熟悉测量的理解和仪器的使用。

3.增强对电路的理解。

4.熟悉电路的调试以及电路参数的测量。

2、试验原理:
LM386的封装形式为塑封8引线双列直插式和贴片式。

,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

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

即在不接外接电路的情况下电压增益为20倍。

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当外接电容20uf 时电压增益为最大200。

LM386引脚图
3、电路分析
1.第一级为差分放大电路,T1和T3、T2和T4分别构成复合管,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管;T5和T6组成镜像电流源作为T1和T2的有源负载;T3和T4信号从管的基极输入,从T2管的集电极输出,
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电路。

根据电路图得前级差分放大电路增益:
1
211)////(A be b l ce ce u r R R r r +-=β 若l R 远远小于21//r ce ce r ,则
1
1A be b l u r R R +-≈β 所以使用镜像电流源作为差分放大电路有源负载,可使单端输出电路的增益近似等于双端输出电容的增益。

2.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T7为放大管,恒流源作有源负载,以增大放大倍数。

3.第三级中的T8和T9管复合成PNP 型管,与NPN 型管T10构成准互补输出级。

二极管D1和D2为输出级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4.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引脚3为同相输入端。

电路由单电源供电。

输出端(引脚5)应外接输出电容后再接负载,主要是用来滤去一些杂波。

5.电阻R7从输出端连接到T2的发射极,形成反馈通路,并与R5和R6构成反馈网络,从而引入了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能够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电路具有稳定的电压增益。

4.试验要求:
1.从网上下载LM386.PDF资料并阅读。

2.按所给元件及电路图组装LM386电路
3.按要求测试下列内容:
a.用毫伏表(或示波器)测试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并用dB 方式表示。

(1KHz)
b.测试放大器最大输入动态范围。

(1KHz)
c.测试放大器的带宽。

d.测试放大器的效率。

(1KHz)
e.在电路连接成200倍增益时,重复按a、b、c的要求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5.注意事项:
1.电源线与地线的走线尽量宽,尽量短:
2.与电源之间的连线要尽量拧紧,插件尽量焊接牢靠;
3.最后输出的负载线不要焊接在芯片上;
4.接去耦电容时,10uf的去偶电容尽可能的靠近芯片的电源
引脚来放置;
6.问题与反思:
当电路接为20倍增益的时候,电路工作还算正常,但当电路接为200倍增益时,在输出端会出现失真,经检查,主要有如下原因:
1:电源线与地线的走线较长且较细,并且有些地方粗细不均匀。

2:部分零件焊接不够牢靠。

3:在焊接时没有注意走线的方式,实际焊接应该尽量走直线,避免噪声,以及对赠一点影响。

4:焊接过程中有较多虚焊的地方。

降低了芯片的增益。

7、测试表
见音频放大器测试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