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以下各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D)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2.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D)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3.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A)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4.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D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5.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D)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6.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D)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
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D)A.100mm以外B.50mm以内C.恰为50mm D.略大于50mm9.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
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连接无误B.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连到了火线和零线上C.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都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D.不论将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发光,这表明电路中有短路10.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200mA的是(B)A.学生用计算器B.手电筒C.家用空调器D.电饭锅11.小明是个右撇子,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C)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12.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为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A)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3.录音棚的墙壁通常装有皮质材料的软包,这样做的目的是(A)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D.提高装饰的效果14.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陶瓷杯中分别装有半杯刚冲好的热茶和半杯冷牛奶,如果将他们混合在一起,想尽快做一杯温度可能低一些的奶茶,以下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C )A.将热茶冷却2min,之后再把冷牛奶倒入热茶杯中B.把冷牛奶倒入热茶杯中,再冷却2minC.将热茶冷却2min,之后再把热茶倒入冷牛奶杯中D.把热茶倒入冷牛奶杯中,再冷却2min15.炎热的夏天,在玻璃杯中装有水和冰块,如图所示,左边杯子里的冰块压着杯底,右边杯子里的冰块漂浮在水面.若不考虑水的蒸发,当两个杯中的冰块全部熔化时,杯中水面和初始时刻杯中水面相比(D)A.都高于初始时刻杯中的水面B.都和初始杯中的水面相平C.左侧杯中水面和初始时刻的水面相平,右侧杯中水面高于初始时刻杯中水面D.左侧杯中水面高于初始时刻的水面,右侧杯中水面和初始时刻的水面相平16.小明用塑料吸管喝汽水时发现,松手后原来插入瓶底的吸管会自己上浮,但放在凉开水中却不会。
对此现象的分析,下列说话中正确的是(C)A.吸管密度小于汽水密度,因此会上浮B.吸管很细,由于内部液体表面张丽的作用导致上浮C.从汽水中析出的二氧化碳以气泡形式附着在吸管上,使他们整体所受浮力大于所受重力而上浮D.由于吸管内外大气压强的作用,使吸管上浮17.小明是一个爱动手并且善于思考的同学。
一天他把自己的手机拆开,看到一块如图所示的锂电池。
以下是他做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B)A.这块电池能提供的电能大约为2.3×104JB.图中mAh和Wh都是能量的单位C.将这块电池充满电需要的电费将不会超过0.1元D.这块电池提供的电能若全部用来驱动电动机,能借助机械将一个中学生提升20m高(注:电费大约为0.7元。
)18.有些自动洗衣机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气体的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
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若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则洗衣缸内水位升高过程中,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B)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19.初春一个晴朗无风的上午,两位小朋友在户外活动中,各自分别用吸管和玩具泡泡枪将肥皂泡吹出,发现肥皂泡在空中轻盈飞舞,如图所示。
两位小朋友利用不同工具沿水平方向将肥皂泡吹出后,关于肥皂泡在空中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情况,下列说话正确的是(C)A.都会直接持续下降直到落地B.都会先上升,在持续下降直到落地C.使用吸管吹出的肥皂泡有可能会先上升,再下降直到落地D.使用玩具泡泡枪吹出的肥皂泡有可能会先上升,再下降直到落地20.如图所示,在液化燃气加气站操作期间的地面上装有一根高约1m顶部带有金属球的金属杆,其主要原因是( A )A.让工作人员通过金属杆的接触,避免人体带电B.用作避雷装置,避免加气站在阴雨天遭受雷击C.供工作人员作为扶手使用,防止工作人员摔倒D.把加气站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空气带电21. 如图所示,小明将较粗的铜丝绕成圈,由上向下罩在燃烧的火焰上,发现虽然并没有隔绝空气,但是火焰明显变小,甚至熄灭。
请你说明这个现象其中的道理。
答:因为铜是热的良导体,当铜丝制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没有加热的铜圈由于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蜡烛火焰熄灭.22. 小明为了给家里的鱼缸换水,自制了一个吸水器,如图所示。
他把一根长橡皮软管注满水,用手堵住管的两端,一端伸入到鱼缸的水中,另一端放在鱼缸外低于鱼缸水面的水桶中,放开手后水就可以自动由鱼缸B 流向水桶A 。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答:以图中C 处的液片作为研究对象,设p 1为BC 段水柱对C 液片的压强,p 2为AC 段水柱对C 液片的压强,大气压强为p 0,则:p 1= p 0-ρ水gh BC p 2= p 0-ρ水gh AC ,因为h 2>h 1,所以p 1<p 2,又因为F =pS ,所以F 1<F 2,因此,松开手后,水会自动由B 向A 流出.23. 如图所示是一支医用水银温度计(体温计),请说出这种体温计设计及其使用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三条)。
答:1、体温计玻璃泡里装的是水银,它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在读数时,我们要从体温计的正面看,因为体温计的横截面是一个三棱柱,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3、体温计玻璃管上有个细管,当水银遇冷收缩时,会从这里断开,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读数。
4、玻璃管做得非常细,可以使读数更明显,分度值为0.1℃.24. 如图甲所示为“天宫一号”的伴随卫星在太空为“天神”(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组合体)所拍摄的合影。
请看图回答:(1)为什么照片的背景不是我们常看到的蓝天?答:太空中没有大气散射太阳光。
(2)以“天神”组合体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甲所在平面即为坐标系中的yoz 平面。
则从图甲可以推测,此时太阳的方位位于( B )注:这道题出得非常失败,完全看不出图中的明暗对比。
A. x 轴正方向、y 轴正方向、z 轴正方向之间B. x 轴负方向、y 轴正方向、z 轴正方向之间C. x 轴正方向、y 轴正方向、z 轴负方向之间D. x 轴负方向、y 轴正方向、z 轴负方向之间C25. (8分)汽油发动机工作时,汽油必须和吸进的空气成适当的比例,才能形成可以有效燃烧的混合气,这就是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体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空燃比是发动机运转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尾气排放、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发动机的类型等因素,每种发动机的空燃比一般不同。
某气缸总排量为2.0L 的4缸发动机所需的空燃比14:1,混合燃气的密度为1.35kg/m 3,当发动机曲轴每分钟转速为2600转时,输出功率为65kW 。
此时该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解:发动机中的汽油完全燃烧每秒产生的热量:Jm m kg kg J V nq Q 5333710794.1100.2151/35.1/106.46022600⨯=⨯⨯⨯⨯⨯⨯⨯==-ρ 发动机每秒做功:J s kW Pt W 4105.6165⨯=⨯== 发动机的效率:%2.361094.17105.644=⨯⨯==J J Q W η26. (12分)2010年11月5日,在新疆召开的“引渤入疆”(指引渤海水进入新疆)研讨会,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广泛关注。
其中一个方案是:从天津取水,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经疏勒河自行流入罗布泊。
此路经中最高海拔约为h 1=1200m ,从罗布泊到下游的艾丁湖,又有近h 2=1000m 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