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文件主要是从贵州大学数据库进入中国知网与维普期刊搜寻。
查询解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
循环利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循环经济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解决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最佳途径,是解决现代社会基础材料供应不足问题的物质基础。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社的传统主业,几十年来各级供销社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积极履行职责,努力建立贯通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在净化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资源消耗浪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阶段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需要被重视,也应当被重视。
因此,为了充分的利用资源,我从研究一套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
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我进行了钢铁与塑料两方面的资源再利用进行了浅析,主要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及现有的资源再利用技术模式,查询现阶段回收的效率和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查询提出资源在回收利用的建议,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回收和再利用循环模式。
认识总结1.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方面,我国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主要45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天然气、石油、铝和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1%、8.3%、9.7%和25.5%,某些重要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原油的35%、铁矿石和氧化铝的约40%、铜和天然橡胶的60%以上依靠进口,增大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风险;另一方面,每年约有500万吨的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废旧电子产品等废弃物没有被回收处理,资源严重浪费[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
加快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还可减轻因资源过度开发和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1.1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情况上世纪50~60年代,为了解决社会物资严重匮乏问题,政府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收旧利废,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90年代以来,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国家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较快。
目前,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厂3000多个,从业人员140万人,年再生资源回收量5000万吨以上,年回收总值接近500亿元。
其主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非公有制已成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体、经营逐步向深加工、多领域发展、进入国际化的“循环经济”[2-4]。
1.2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生资源的品种和数量有了很大变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5]。
2我国钢铁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我国铁矿资源2011年统计拥有743.9亿t,其中:储量56.67亿t,基础储量192.76亿t,资源量551.14亿t,富矿只有9,27亿t,占全国资源储量1.2%(表1),资源储量总的看比较丰富,居世界前五位,但储量和基础储量少,人均保有资源储量只有50多t,保证开采年限太短,为根本解决铁矿石问题,必须加快勘查步伐,加大勘查力度[6]。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钢铁资源、合理规划铁矿资源,发展钢铁资源的再生利用。
然而钢铁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50%[7],也就是说,开采出来的资源,我们的利用效率还达不到一半,并且在很多行业还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了污染与二次污染,如氧割产生的烟尘自由排放对空气的污染、落锤加工造成的强烈震动和飞溅物对周围建筑物和人身产生的安全威胁、现代化废钢铁加工工艺产生的二次污染等[8]。
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的转换来平衡钢铁资源供给关系,使得充分利用钢铁资源,节约能源,减缓开发的步伐。
2.1我国的钢铁资源回收废钢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资源,特别是电炉炼钢必不可少的原料,未来若干年内电炉炼钢将有更大的发展,为了使电炉炼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大力发展废钢加工业,废钢加工行业的工艺改革潜力巨大[9]。
2.1.1我国的废钢来源废钢的来源划分(1) 自产废钢。
指钢铁厂炼钢及前后相关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也称厂内废钢。
(2)加工废钢。
指使用钢铁产品的用户在加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钢,也称即期或者当期废钢。
(3)折旧废钢。
指固定资产使用到期或拆除的产品经再生回收的废钢。
自产废钢属厂内自产、加工、自用。
而加工废钢和折旧废钢由社会有关行业回收加工,称社会回收废钢或商业废钢。
从废钢来源划分,有国内废钢和进口废钢[10]。
2.1.2废钢来源与使用举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省建设十几座电炉和上海市建设4座大电炉之前曾做过废钢来源的分析调查。
但随着我国钢产量的迅猛增加,废钢问题引起专家学者、冶金工作者的关注。
近年来有关废钢方面的基金课题、专题、调查研究、学术论文、科学预测等等陆续在报刊登载,倍受关注。
目前见到的废钢资源有的是推算或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的。
近年来冶金用废钢供需状1.自产废钢 1 530 万t,相当于平均每生产1t钢材回收63.45kg,而1990 年是196.2kg。
降低的主要原因:(1) 连铸比从1990 年的22.38%提高到2003 年的93.52%(重点大中型企业为95.13%);(2)行业的综合成材率由同期的83.13%提高到94.92%。
因此,符合一般的下降规律。
另根据鞍钢对20世纪10 年中的统计,分工序的废钢铁回收量为:炼铁3kg/t,炼钢32kg/t,初轧85 —90kg/t,成材55 —60kg/t。
日本1990 年自产废钢125.53kg/t材,美国1996年为153kg/t 材(不含铸造)。
当然长材和板材及深加工程度也会对废钢产生量有影响。
2.加工废钢量(见表4),计2385.6 万t,占加工钢材量的9.49%,即加工成品率为90.51%。
消费钢材用户的结构及加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钢材的使用效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均采用15%的加工废钢比现在看是低估了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建筑业钢材消、费比例高时,产生的废钢大大减少。
3.折旧废钢2 925万t,是按钢铁积蓄量19.5 亿t、回收系数1.5%计算得来。
国家对社会固定资产实行分行业分类折旧办法,折旧期:机械设备12 15年,汽车10 —15 年,建筑和桥梁50~100年,一般制品15 年,饮料罐在2 ~3 周可回收。
目前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折旧也在加速。
折旧废钢的数量估算方法主要取决于数据统计和处理水平,下面的3种方法可供参考。
①前推法。
作为研究测算将前10 年至前20 年的累积钢产量的2%作为当年产生的折旧废钢量。
②按回归方程式计算。
例如俄罗斯依据1960 1985 年的统计数据,折旧废钢量与金属积蓄量之间的回归方程fit=7.9 +0.016M (rl为t年折旧废钢量;M 为年均金属积蓄量)。
③按钢铁积蓄量的比例系数计算。
不管用哪种方法估算的折旧废钢量都是潜在的废钢资源,与实际回收绝非相同。
折旧废钢的回收率中国是按1.5%,13 本是按2.59%,我国有段时间按1.1%~2.6%,而俄罗斯也用1.5%,但它有一个常数a(7.9Mt)。
上述(1)+ (2)+ (3)=6 840.6 万t,加上进口废钢和DRI的废钢资源总量为7 937.6 万t,而表3 中的冶金消费废钢(含DRI168万t))是5 843万t,差额2094.6万t,可能是消费在小五金轻工生产、小炼钢和小轧钢生产、铸铁和铸钢方面,也可能是回收量未达到潜在应回收量。
弄清上述问题,规范使用废钢,自然可看出电炉用废钢尚存的潜力。
不难看出,折旧废钢是今后回收的重点,这部分回收利用好,电炉钢的增长空间就会大[11-12]。
因此,废钢行业回收、加工、分类、选别的工作十分重要,关系到炼钢工艺的结构整调、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因此,我国斥资亿元重庆筹建再生资源交易中心,逐步形成完善政策支持系统,逐步形成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13]。
表12011年中国铁矿资源储量(单位:亿t)地区基础储量储量资源量查明资源储量全国192.7656.67551.14743.90北京0.860.829.009.86天津——0.010.01河北26.7312.6157.0083.73山西13.40—20.9134.31内蒙古13.570.1525.9939.56辽宁52.065.33131.66183.72吉林2.442.043.996.43黑龙江0.350.153.233.58上海——0.090.09江苏1.831.295.967.79浙江0.39—0.550.94安徽8.410.8139.4047.81福建3.610.492.295.90江西1.571.077.208.77山东9.025.8242.6151.63河南2.191.4312.9915.18湖北5.920.6324.4730.39湖南1.480.7012.3413.82广东1.120.555.516.63广西0.290.254.604.89海南0.730.572.172.90重庆0.150.062.963.11四川29.1513.2167.0996.24贵州0.140.0911.2311.37云南3.762.3133.7837.54西藏0.17—1.962.13陕西3.870.023.727.59甘肃5.474.374.9810.45青海0.060.023.583.64宁夏——0.020.02新疆4.021.889.8513.87表22.2 废钢的加工工艺2.2.1废钢的处理工艺方案利用金属打包液压机可以将一定厚度一下的边角余料、切屑、线材、钢带等轻薄废钢,挤压成具有一定尺寸规格和紧密度的包块,以便于储存、运输和入炉冶炼。
废钢铁的回收加工过程中,常采用剪切、打包、破碎、分选、清洗、预热等形式,使废钢铁最终形成能被冶金业利用的优质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