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


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圆亭
卡比多市政广场上的骑马铜像
3.1.2.2 通过多种景观元素的组合营造出纪念性空间序列
图拉真广场
整个泰姬陵陵园空间布局清新简 洁,两重院落划分出入口空间和纪念 空间,使得人们在进入主体建筑空间 时有所期待,纪念空间中由草地、水 池、中央喷泉、两侧列植的绿树和墙 体、大理石台阶、基座四角的光塔等 要素共同构成一个迷人的纪念性空间 序列。
1.1 罗斯福总统生平简介
富兰克林· 得拉诺·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是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1933—1945),是二十世纪美国最 孚众望和最受爱戴的总统。 1932年11月罗斯福竞选总统,以压倒多数获胜。嗣后又连
续三次当选,共执政十二余年。
从1940年开始,罗斯福余生的时间里参与了所有的有关 世界的重大决定,并在其中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包括1941年
加州风景园林设计师劳伦斯· 哈普林是美国当代最为 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 哈普林1916年出生于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区, 1941年 在哈佛大学,追随英国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唐纳德 学习风景园林。 1949年哈普林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到1974年被选中为罗斯福总统
纪念园做设计这个期间,他在美国风景园林行业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原型纪念空间品质的探求
哈普林曾认真研究过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念空间及其序列。 从远古时期的巨石阵列、古埃及金字塔再到古希腊雅典娜帕提农神 庙,他发现在古代这些伟大的纪念性空间及其环境中都具有一些共 同的特质:比如原始的自然材料,自由的空间形式等,其中
最主要的就是:参观者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去体验纪念性空 间的,是在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空间里穿行时慢慢获得 纪念性情感体验的。
高潮

空间三:散乱堆放的大石块和轰鸣的叠水瀑布预示着高潮的来 临,“送葬者的队伍”浮雕墙将纪念性氛围推向最高
尾声
空间四:欢快的叠水和开敞的空间环境预示着新的时代的到来, 也成为整个纪念性空间序列的尾声。
(4)流动的纪念空间品质 哈普林将他设计的象征总统四个任职时期 的四个室外 空间称之为“交响乐的四种运动”,他说:“我早就认为: 要想理解风景园林这一学科的核心特质,我们首先就要理解 “运动”这个词所包含的一切。在纪念园设计中,整个纪念 空间设计包含的是一系列运动和经历,参观者是在运动中 逐渐了解总统及其他那个时代的事迹和精神,在同一根情 感主线的安排下从一个空间流动到另一个空间。
1974年5月,委员会正式委托劳伦斯·哈普林进行设计
1994年1月,纪念园正式开始施工 1997年5月,纪念园剪彩,正式向公众开放
1.2.2 纪念园选址
美国华盛顿市中心西波托马克河及潮汐湖位置图
1.2.3 场地分析
6
白宫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5
美国国会大厦
1
4
林肯纪念堂
7
乔治· 华盛顿纪念碑
3
罗斯福纪念园 杰斐逊纪念堂 2 托马斯·
起草的《大生。1945年由他最终达成的《雅尔塔协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
因此他逝世后赢得了专门设立纪念园的荣誉。
1.2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竞赛介绍 1.2.1 纪念园大事年表
1946年1月,纪念园建设委员会在华盛顿成立 1955年8月,确定纪念园选址 1960年1月,举行全国性的设计竞赛 1960年12月,确定建筑师彼得森等的设计方案为第二轮中标方案 1966年1月,委员会委托美国著名建筑师麦克尔· 布劳耶进行设计
(2) 引领了一种人性化、民主式的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潮流
华盛顿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
华盛顿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
(3)标示着一个多元化的纪念性空间设计时代的到来 纪念目的和对象的多元化
美国国家艾滋病纪念园
美国波特兰市日裔美籍人历史广场
纪念性空间设计手法上的多样化
美国华盛顿日美历史纪念园
世界贸易中心纪念园
印度泰姬· 玛哈尔陵
3.1.3 传统纪念性空间形态特点 巨大的体量、宏伟的尺度
古埃及吉萨金字塔 及狮身人面像
复活岛上巨大 的石雕像群
凝重的空间氛围
卡纳克阿蒙神庙
3.2 纪念园设计解析 (1)自由的平面布局与自然的空间形态 (2)丰富多变视线的组织与安排 1. 利用墙体、树木和灌丛的分割与引导,营造丰富多变的 视觉景观 2. 巧借园外之景,丰富园内视 线
大人们的沉思或集会、 小孩们的嬉戏等等丰富的 体验活动是对这位平民总 统最好的纪念方式 。
(7)水与墙体的巧妙运用

哈普林说:“在我的作品中,水绝不仅仅是从自然形态 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景观要素,不仅仅是透明的材料,我是将 它当作情感的表达和基于某种体验和象征意义来进行设计 的”。 罗斯福总统曾说:“是水将我送到了我想要去的地方, 最后它又将我送回来”。 哈普林的设计应对了总统的那句话:以接触水开始,以 离开水结束。
2. 纪念性空间情感线索: 主要是通过水体的不同声音、混凝土墙体
材质的不同质感以及不同的空间布局来表达的不同的纪念氛围,营 造了一个有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的这样一种故事式的空间情感 序列。
纪念园中空间情感变化历程解析
开端
空间一:空间开敞简洁,氛围轻松宁静
发展
空间二:雕像述说故事,纪念性空间氛围逐渐浓郁
以接触水开始
空间一中的“就职瀑布”水景
以离开水结束
空间四中的“四种自由”水景
墙体
花岗岩墙体在整个纪念园空间的构成、纪念空间氛围的营 造上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墙体的设置和布局本身也极具艺 术特色,它时而突兀、时而平缓,再加上平面布局上的凹凸有 致、曲折向前,如同一个艺术精灵,极有节奏感,它就像导游 一样将游人带进了一个历史的故事空间之中,默默地述说着故 事、表达着情感。
墙体是空间序列的安排 者,纪念性空间氛围的营造 者,如同艺术的精灵,将参 观者慢慢带入到历史的故事 空间之中。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讨论: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的设计手法及思想对类似的纪念性空间 设计的影响 (1) 开创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纪念性空间设计形式 )
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纪念园
图3-21 在纪念园的设计中,通过墙体和植物的恰当屏蔽和引导,乔治· 华盛顿纪念碑和托马斯· 杰斐逊纪念堂成为园外最佳的借景
(3)叙事式的故事空间处理手法 两条设计主线 1. 叙事式的故事空间线索: 四个室外小空间分别代表着总统的四个
任职时期,并通过雕塑和水体等要素来讲述在各个任职时期内发生 的事件。
实施方案总平面
四个室外空间
3
4
2
1
1
空间一(1933年至1936年)
空间三(1941年至1944年)
2
空间二(1937年至1940年) 空间四(1945年)
3
4
空间一详细介绍
A
B
E D C
空间二详细介绍
G
B C A D
F E
空间三详细介绍
D A B C E
空间四详细介绍
D
A B C
第三章 传统纪念性空间与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
2. 对公共空间中人的参与和行为空间体验的关注
他认为室外空间就好像是一个舞台,参与其中的人及其活动是他作品中最重 要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作品就不完整,风景园林师在此时的作用就如同一个 舞蹈编排者,去安排、组织空间中人的活动。
3. 对“运动”的独特理解与运用
2.2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实施方案详细介绍


罗斯福总统园纪念设计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传统纪念性 设计中从图腾、神像、庙宇和陵墓演变而来的那种高高在上 、以巨大体量让人产生敬畏的纪念碑形式,打破了几个世纪 以来人们将对伟人的“纪念”及其“纪念馆”看作是一种表 达对英雄的崇拜,一种仅供瞻仰的空间形式的传统思维模式 。整个纪念园采用的一种基本记谱式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多种景观要素营造出一种亲切的、平易近人的纪念空间,确 切地表达了对这位平民总统的纪念.
美国著名建筑师麦克尔· 布劳耶设计的方案
哈普林最初方案(1974年)
第二章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实施方案详细介绍
2.1 设计师劳伦斯· 哈普林(Laurence· Halprin)介绍
2.2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实施方案详细介绍
2.1 设计师劳伦斯· 哈普林(Laurence· Halprin)介绍
麦克· 米兰(Mc · MIllian)的“风筝规划”(Kite Planning)平面
1.3 竞赛入围作品介绍
佐佐木、沃克事务所设计的方案
盖勒与哈格小组方案
建筑师凯特拉斯设计的方案
建筑师和雕塑家米勒设计的方案
密歇根大学建筑师委瑞尔和伯金设计的方案
第二轮中标方案
建筑师彼得森、泰尔尼以及雕塑 家霍伯曼等联合设计的方案
纪念园中用外形粗糙、凹凸不平的花岗岩石材作为墙体的贴面 材料,为整个纪念园营造了一种原始、质朴、自然的空间氛围。
(6)空间与体验 哈普林在设计时曾说:“我们希望把罗斯福总统纪念 园设计成一处完整的体验空间,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抽象 的建筑体,我们希望它给人的环境空间感受主要是依靠参 观者与空间实体的对话与交流,而不是依靠纯粹的视觉艺 术效果;它是生动活泼的、鼓励参与并适合所有年龄层次 的人。”
3.1 传统纪念性空间
3.1.1 传统纪念性空间类型
为自然神灵的纪念
卡尼克史前巨石阵列
南太平洋复活岛巨型雕像
为人的纪念
为历史事件的纪念
华盛顿纪念碑
19世纪俄罗斯彼得堡总司部券门
3.1.2 传统纪念性空间的营造手法 3.1.2.1 通过强调纪念主体构筑物本身来表达纪念性
法国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
巴黎旺多姆广场柱
民主的纪念
—— F·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研究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