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8.1电能电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能的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了解电能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2.知道电能的单位和符号。

3.认识电能表,知道电能表上参数表示的意义,会读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

4.能利用电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能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大小、电压高低和通电时间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1度电的认识,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能表的读数。

2.电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电功概念的理解及利用电功公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出示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表,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它们的作用与使用规则;再出示如图丙所示的仪表,观察这个仪表,你对它了解多少?知道它的哪些相关信息?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认识电能活动1: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电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生活中不同型号的干电池、手机、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它们属于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活动2:让学生从物理走进生活,讨论、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消耗电的用电器?能否说出它们的能量转化?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电风扇、白炽灯、空调、冰箱等,这些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活动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说出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归纳总结:(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

(2)单位:电能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俗称“度”);在物理学中电能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W·h=3.6×106J。

探究点二:电能的计量活动1:走进生活,让学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出在你的家庭中是如何计量每个月消耗的电能的?你知道这些电能是通过什么单位计量?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师归纳总结:电能的测量工具是电能表,往往以度为单位,1度=1kW·h。

活动2: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说一下,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表,说出如何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如何计算出这个月消耗的电能?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1)电能表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2)月末的电能表示数减去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即为一个月消耗的电能。

活动3:出示电能表,让学生结合课本P88的内容,说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铭牌所代表的含义。

归纳总结:“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中使用。

“30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转盘转过3000转。

探究点三:电功活动1:自学课本P90,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电功?(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小组之间阐明的观点,归纳总结得出:(1)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电功的符号是W。

(2)电功计算公式:W=UIt。

说明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板书设计第1节电能电功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电能、电能表、电功,其中电能和电能的计量是本节的重点,故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一点。

电能的概念有比较直观的基础,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实例入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了解电能,进而为电功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对于学生对电能表的认识,我充分利用实物,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工作过程来认识电能表和电能表的名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18.2 电功率第一课时电功率及其计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能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千瓦时”的来历,知道“千瓦时”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课前准备电能表、规格不同的普通照明灯泡、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察过电能表的转动情况?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演示:在电能表后分别接不同的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 V 15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 100 W”,接通电源,发现后者比较亮的灯泡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得快,而前者比较暗的转动得慢。

同是灯泡,为什么有的消耗电能快,有的消耗电能慢呢?为了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时的这种差别,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功率活动1:分别拿一只24W和一只5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学生观察并比较两次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情况。

实验现象: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

活动2:学生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原因。

结论:电能表铝盘走得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

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

铝盘转过的圈数直接反映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

归纳总结: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活动3:出示课件,展示问题:(1)把一盏电灯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1h ,消耗的电能是3.6×105J ,把一个电炉接在家庭电路中通电1min 消耗的电能是6×104J ,哪一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快?如何比较? 交流得出答案:电灯1s 消耗的电能:533.6103.610J s⨯⨯=100J/s 电炉1s 消耗的电能:461060J s⨯=1000J/s 电炉消耗电能快。

活动4:能否根据比较消耗电能快慢的方法,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说出电功率的概念?表达式和单位?归纳总结:(1)电功与时间之比为电功率。

(2)表达式:P =W t其中:W 表示消耗的电能;t 表示完成电能所用的时间;P 表示用电器的功率。

(3)单位及其换算:瓦(W );千瓦(kW ));1kW =1000 W ;1W=103mW活动5:走进生活,说出你所熟悉的用电器的电功率是多大?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答案。

总结:空调 约1 000 W洗衣机 约500 W电视机 约200 W抽油烟机 约140 W电冰箱 约100 W电扇 约100 W归纳总结:(1)各种不同的用电器,电功率一般不同;(2)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功率往往很大。

而像一些小型的电器,电功率比较小。

探究点二 电功率的简单计算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典例剖析: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250 W ,每天使用3 h ,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计算)如果时间单位用秒,1个月电能消耗多少焦耳?小组之间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答案展示:解:P =250 W =0.25 kWt =3 h ×30=90 h =3.24×105 s由P =W t 得W =Pt所以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W =Pt =250 W ×3.24×105 s =8.1×107 J =22.5 kW·h归纳总结:(1)kW 和kW·h 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的单位,千瓦是电功率的单位,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千万不要混淆一定要注意区分。

(2)公式WP=t 进行计算时单位的对应性:变式训练1:利用公式P =W t 变形求时间:3度电可以供“220V ,300W ”的电熨斗正常工作多长时间?板书设计第2节 电功率第1课时 电功率及其计算教学反思本节教学难度较大。

在前面教学中虽为电功率的计算作了一些铺垫,但遇到本节的计算,学生由于自身的思维发展水平,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仍有困难。

突破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本节的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推理,对物理量及其单位的学习要扎实,要准确记忆、理解,使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有很好的再现能力。

要想上好本节课,做好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分析好实验现象非常关键,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领悟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速度,切忌贪快而使学生理解不透,做题时不会,再返回头来进行辅导!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好这一节内容。

18.2 电功率第二课时额定功率及其计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说出用电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所表示的含义。

2.能区别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3.会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用电器的铭牌或相关信息,了解与用电器有关的参数。

2.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或电压)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的大小,培养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1.电功率的简单计算。

2.实验研究电功率的问题。

教学难点1.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2.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课前准备学生电源、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规格不同的普通照明灯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演示: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好,来回的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学生小灯泡亮暗的变化?进一步的延伸拓宽,你知道引起小灯泡亮暗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小灯泡在什么的情况下工作,寿命才长一下?学生质疑?从学生的疑惑在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提出问题:通常我们说这个灯泡的电功率是40 W,那个电烙铁的电功率是60 W,并没有明确地指明电压。

在不同的电压下,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总是一样大吗?学生议论纷纷,各执己见。

实验1:取一个标有“2.5V 0.75W”的小灯泡,让学生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乙,连接好实物图后,移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再分别移动滑轮,使实电压表的示数为2V和3V时,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暗情况。

问题1:从实验所记录的数据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否分析这些数据哪些是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问题2:根据你的理解,说出什么是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