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六: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H2
B.NO
C.CH4
D.C3H8
2.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②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③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④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
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③和④
D.①②③④
3.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4.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5.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物,制取甲烷
B.加热硝酸铅制取二氧化氮
C.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物,制取氨气
6.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
A.水;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
7.右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
该
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发生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8.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9.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
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
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
D.只有②、③、④处
10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 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11.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
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O 、O 2 ② Cl 2、CH 4 ③ NO 2、O 2 ④ N 2、H 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14.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
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
若关闭K ,不能使
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
下列气体的
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15.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 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A.a-a ′→d -d ′→e B.b-b ′→d -d ′→g C.c-c ′→d -d ′→g D.d-d ′→c -c ′→f
16Z .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去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能防止倒吸)等实验操作。
右图是用水吸收下列某气体时的情形,根据下面附表判断由左方进入的被吸收气体是
A.Cl2
B.HCl
C.H2S
D.CO2
附:四种气体的溶解度表(室温下)。
气体Cl2HCl H2S CO2
l体积水约能吸收气体体积数 2 500 2.6 1
17(2001-tjlz-28).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
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气体名称收集方法检验方法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
试说明理由。
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除尽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19. 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
用圆底烧瓶
收集干燥的B。
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
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
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 的化学式是。
(2)可用于除去B 中水分的干燥剂是 。
收集气体B 的方法是 。
(3)收集气体C 的方法是 。
20.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参考答案
1.B 2 D 3 C 4 B 5 AC 6AB 7 A 8 AC
9C 10 C 11 D 12 D 13 B 14 B 15 C 16B
17(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皮寨,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人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3)
18(1)答: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
在瓶B 、C 、D 中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瓶B 、C 、D 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2H 2SO 4(浓)+C CO 2↑+2SO 2↑+2H 2O
(3) 无水硫酸铜 检验 H 2O
品红溶液 检验 SO 2
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气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 硫化氢 向上排空气法 有臭鸡蛋味(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足量酸性KMnO4溶液SO2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4)导管有气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瓶底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19.(1)NH4Cl
(2)碱石灰(或答生石灰、KOH固体等任一种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 向下排气法(3)向上排气法
20 (1)SO2,CO2;H2O (2)H2O;SO2,CO2(3)SO2,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