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尊自爱》教案●知识与技能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
能够分辨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懂得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克服自卑,摈弃自负和虚荣,自觉维护自尊的人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展现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三个情节,结合“学海导航”的第二、第三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走出自卑,建立自尊自信;懂得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克服自负与虚荣,培养真正的自尊。
通过“提笔思考”,写短文,引导学生对树立自尊人格做理性思考,体会“傲气”与“傲骨”的区别,懂得人要有自尊,却不能自傲。
郑燮诗及《竹石图》可作为启发思路的材料。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阅读与感悟”中的两篇文章,更深刻地领悟自尊自爱是做人之本,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价值。
懂得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懂得什么是有损人格的卑下的行为,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明确意识,对庸俗卑贱的行为能够加以抵制。
养成自尊自爱、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的自卑心态,懂得自负与虚荣的危害,培养不慕虚名、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自卑的危害,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教学难点自卑的危害,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组分享教学法情境假设:在遇到以下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如果老师让我在大会上发言,我会作以下准备……有人当众辱骂我的时候,我会感到……老师当众表扬我的时候,我会感到……当听到外国人说中国人无能时,我会感到……学生填写学案,教师提问。
小结:以上的表现说明你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到底什么是自尊呢?探究园让学生看书:寓言故事——人的尊严布置思考并与同学交流:1. 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吗?为什么?2. 少年得到了答案了吗?什么是自爱?什么是自尊?阅读课文,思考:什么是自爱?自爱的要求有哪些?自爱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自尊?自尊的表现有哪些?自尊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板书)(一)自尊自爱,健康人格1.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做到自爱的要求:第一,我们懂得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第二,我们还要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第三,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重要性: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
所以说,有了自爱,我们的人生就有了起点,有了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
2.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1)什么是自尊?(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小故事:1.有骨气的中国打工仔孙天帅的故事《一课一练》P6小结:孙天帅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想起了一个成语:士可杀,不可辱。
关键时刻,有骨气的人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性命,也不可丧失自己做人的尊严。
2.古往今来,勇于维护自尊的人有不少,其中,至今还广为传诵的有“晏子使楚”的故事(可由老师讲述,也可由学生来讲)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仗着自己的国家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示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他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师问: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机智敏捷,能言善辩,不卑不亢师问: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可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答:一个自尊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刚才讲到自尊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在座各位同学,你们的自尊心理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如实反映你们的情况。
学生填写学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有哪些?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同学是否有以下方面的表现或心理需要呢?有画√,无画×。
()1.在家或学校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2.在集体生活中,对自己有信心的事争着去做()3.希望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4.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扬和肯定()5.照镜子的次数增多了()6.衣着上追时髦、容貌上注意修饰()7.模仿成人的发型、动作、言行()8.希望父母不要在客人面前说自己的缺点()9.反感大人(包括父母、老师)居高临下地训斥自己()10.希望大人有事与自己商量解决这说明,初中生的自尊自信有以下特点:情境假设:在一次考试中,老师在改卷中发现,平时成绩很差的小李同学因为作弊得了高分。
为了教育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老师假装不知道,在课堂上故意表扬了小李同学。
你认为小李同学受到“表扬”之后会有什么感受?觉得羞愧——发奋图强——改正了作弊的毛病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自尊心和羞耻心是相互联系的——有羞耻心,才有自尊心在生活中,你还经历过哪些事情,令你觉得羞愧、难为情、不好意思的?(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如:被别人指责,被老师批评……小结:这种羞耻的感觉,也表现了你的自尊心。
(板书)(二)自尊始于知耻1. 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互为表里2. 知耻的内涵3. 羞耻心对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黄纱巾》阅读思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尊的含义,认识了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石。
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自尊心,维护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要尊重别人的人格,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共同建设好我们的集体。
做练习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页的“班级风景”,然后思考这三个人的表现是自尊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心理?(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班级风景”中小平的心理是一种自卑的心理,青青的心理是一种虚荣心,而小金的心理是一种自负心理。
要培养自尊这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必须把它和自卑、虚荣、自负区分开来。
(板书)(四)自卑、自负与虚荣1.自卑(1)自卑的表现和危害(2)克服自卑必须树立自信(3)走出自卑的方法自卑的表现: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自卑的危害: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心理牢笼。
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请测一测:《一课一练》P8信心测试如何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
怎样克服自卑?《张越曾为肥胖自卑十年》《走出自卑小处方》自信的魅力: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
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
“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
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归纳。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阅读班级风景三:师:小金的心理是自尊吗?如果不是自尊的话又是什么?”生:“是自负。
”师:自负和自尊又有什么区别呢?谁能简单地概括一下?生:在自我肯定方面有区别。
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却过分地肯定自己。
师:对!自尊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隐瞒。
而自负却夸大了自己的优点,缩小了自己的缺点,甚至隐瞒自己的缺点。
请问:“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呢?”学生:这样的人容易自傲,也容易失败。
师:这种人往往自吹自擂,爱吹牛,爱说大话,把自己看成“一朵花”,把别人看成“豆腐渣”,反而失去人的尊严。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马谡,他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
诸葛亮派他去镇守街亭,他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大材小用,自负地说:“某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结果,骄傲自负的他,拒绝了副将王平的正确意见,导致街亭失守,不但使手下兵将损失惨重,而且破坏了诸葛亮进军中原的大计。
为了整肃军纪,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
你能举出类似“马谡失街亭”的事例吗?从这类事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骄兵必败,这是亘古不变的教训。
为什么会必败呢?因为骄傲自负的人,往往把自己摆到了不适当的位置上,错误地低估别人、高估自己,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和忠告。
再说,自大自满的傲态,也会惹人反感,遭人耻笑,反倒失去了尊严。
可见,骄傲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
判断:这是自尊吗?(1)看到同学有一双名牌球鞋,为了“有面子”,也要求父母买这样的球鞋(虚荣心理)(2)在填写学生情况登记表时,某学生把自己父亲的职位写成部门经理,其实父亲只是某单位的普通职员(虚荣心理)(3)某学生在小学并不是“三好”学生,填表时却变成了“三好”学生(虚荣心理)(4)一次数学竞赛,一位同学没有考好,她对超过自己的同学耿耿于怀,甚至连话也不想跟她说(妒忌心理)阅读班级风景二:青青的心理也是一种虚荣心理师:自尊和虚荣心又有什么区别呢?谁能简单地概括一下?生:在追求方面,自尊追求的是内在的人生价值和尊严,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师:有虚荣心表现的人往往是什么表现?结果又是什么?生:往往摆阔气和讲排场,追求的是光环,而失去的是钻石,反而失去人的自尊。
有的人甚至为虚荣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讲述: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故事小结:如果玛蒂尔德不是为了充场面而向别人借项链,如果她丢失了项链后不是为了面子而隐瞒,那么她的命运可以改变,她因为虚荣,付出了十年的青春。
(板书)2.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负的危害3.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虚荣的危害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