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篇一: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张红萍
一、德育课程目标
我校德育课程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就业与创业指导》5门必修课程以及《心理健康》选修课程。
德育课程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
我校是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即踏上社会,在确立德育课程教学目标上要紧扣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和要求,要把今天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
通过广泛的调整研究,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明确我校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二、德育课程改革的宗旨
德育课程改革,旨在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课堂育人实效,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观,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渐进生成的教育情
境中,师生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实现共同成长。
德育课程改革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深化教法、学法、考法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课教学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与要求
(一)丰富德育课程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将“三爱三节”、“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引入课堂,促使德育回归生活。
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渗透进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关重大时事素材融合进课程内容,使德育课更富有时代感和立体感;以技能大赛、文体活动为载体,把丰富的学校生活融入教学;结合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将企业文化渗透于教学。
(二)改革德育教学模式。
改变德育课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
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开展系列活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实践教学,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就业与创业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或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我是小老板”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辩论、最佳创业方案等比赛。
根据教学需要,可邀请毕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和创业指导,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体验、探究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
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类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中,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以创新课业内容和形式为抓手,改革德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模式。
针对传统课业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
忽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作业内容封闭、程式规范单一等现状,倡导开放式、交互式、案例式和作品式等课业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多方面能力。
提倡各校开发、使用能够体现开放式作业特点的作业本。
通过考查知识与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评价和实践表现性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的目的。
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学业评价新体系。
应通过本轮德育课程改革,使德育课堂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责任、自制、真诚、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的价值观,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认真倾听、乐于表现、积极合作、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公民。
篇二:技工学校德育方案
技工学校德育方案
第一部分
“三大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总体部署,为了更好地执行《德育教学大纲》,结合德育课,我们对德育的基本内容进
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学年,形成了这个分层次、系列化教育
的实施方案。
根据我校的德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的要求,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分三个方面:(1)养成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感恩教育(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家庭)(3)励志教育(成人、成才、成功)
我们根据三个学年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接
受能力,将上述3方面内容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学年,有的内容覆盖整个中专阶段,有的则落实到其中一个或两个学年。
二、工作目标(分学年)(一)第一年
1、养成教育,以“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载体,我校的6s管理管理方案为导向,全面进行学生自立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礼仪习惯等。
2、爱国主义教育。
具体地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母校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感恩,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远大的理想。
实现途径:参观炮台德育基地、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开展班团会等。
3、道德教育。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为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教育、现代文明方式和交往礼仪的教育以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观念教育。
4、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草坪、花卉、树木的
栽植、施肥、防治虫害等劳动实践,学习吃苦耐劳精神和有关劳动技能。
5、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开展青春期卫生课和心
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音乐欣赏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第二年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案)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并进行正确地择业观的引导。
尽快让学生能顺利地由学校到社会的适应。
2、爱国主义教育重点进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
教育,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教育,同时让学生懂得通过工作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3、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学法、知法、守法。
提高学
生遵法守纪的自觉性,更好地利用自己所学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如《劳动法》、《合同法》等。
4、理想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和立志
成才教育,通过德育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道德教育。
继续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教育,并继续结合本校“三自教育”和6s管
理进行日常行为管理教育。
三、教育形式、教材及内容德育工作分层次系列化教育体现教育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在执行上述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各学年的差异,认真实施各自的德育内容,又要看到
学年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使两个学年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循序渐进、全面的、和谐地发展。
“三大教育”的教育形式都以理论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如养成教育理论上可以学习《入学手册》、6s管理知
识等;实践中也可以进行观看影视剧与观后感的形式进行。
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也可以同样进行。
注:教材及内容见本集第二部分四、评价办法
1、可采取自评、他评和综合评定的方式。
2、可以通过活动、试卷等形式。
3、采取百分制或等级评定(优、良、中、差)的方式
五、日程表(第一年上学期)
(第二年上学期)
篇三:20XX年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