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及应用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及应用


⑤思考题练习: 天气热了,要想降低人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
天气冷了,要想增加人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 树上有10只鸟,被打死1只,还有几只? 一盘蚊香被点燃以后,会出现哪些现象?
⑥模仿创新能力训练 模仿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要想创新必须有消化、
吸收的能力。只要突破常规,人人都能创新。 (引进投入与创新产出比例: 日本为1∶8;美国为 1∶5; 中国为1∶0.4) 模仿创新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收效最快的创新方 法,它比创造要容易得多。选定课题方法:1坚持否定 态度:不承认最好,只有更好,相信世界上没有完美 无缺的事物,因此,任何事物都是人们革新的对象;2 挑毛病、找缺点。只要在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 劳动当中,对使用的东西从不省力、不节能、不美观、 不耐用、不省料、不轻巧、不省时、不便宜、不安全、 不卫生等方面发现去寻找、发现缺点,然后用自己学 过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创造出新成果, 最后进行作品制作、专利申请、曾经比赛。指导小学 生进行发明创造最好从模仿创新开始。
⑷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有利
于促进科技辅导员、教学与管理人员提 高科技教育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 高科技辅导员、教学与管理人员自身的 素养、兴趣、能力和职业精神。

4.《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⑴科学性原则; ⑵实用性原则; ⑶安全性原则; ⑷创新性原则; ⑸节约性原则; ⑹ 满足普及活动的原则; ⑺高效的原则; ⑻ 简洁、方便的原则; ⑼节能、环保的原则; ⑽软件与硬件相配套的原则。
例1、在教学水的蒸发有关内容时,知识点是:
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和风有关。 《创新实验室》的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教育:一架天平的两边分别放置两只体积、口 径等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内同样放半杯水(天 平平衡)。现将两块木片(规格、质量相同), 把其中一块木片插入杯内,另一块木片搭在杯 口上(天平平衡)。问:它们能长时间保持平 衡吗?如果不能,那么,会向哪边倾斜?为什 么?
2.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就是为了创
新。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曲调。“建 设创新型社会”目标的提出,就向学校 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创新型人 才需要创新的学校,创新的老师用创新 的方法去培养。

创新教育的方法介绍: ①创新案例启发: 略 ②填空题习题 : 根据规律在括号内填上数字 29 25 21 17 ( ) 8 9 11 12 14( ) 66 63 57 45 ( ) ③口算题习题 45×18=810 45×16= 720
②科技辅导员、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
任务与职责: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活 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科学实验 等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发明 创造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 对学生科技知识的学习、科技活动的成 果进行正确的评定与评价。
③科技辅导员、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
培养:培养目标:能胜任科学教育工作, 能熟练掌握实验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能组织、开展本校的科技教育活动。培 养方法:参加有关单位或部门组织的培 训,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进行指导, 自学。
二是对实验室提出了进行创新教育的要
求,为实验室增加了新的功能,把实验 室作为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的平台;培养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技术素养的重要 场所;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 究与创造活动的重要阵地;引领学生通 过创造性设计、操作性动手动脑实践活 动,获得知识、技能、创新意识与实践 能力的重要基地。
④科技辅导员、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工
作量的介定:不能简单地看他上多少节 课,要看他做了多少事;要考虑外出参 观学习、联系工作等活动计入工作量; 要将其对学生的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计 入工作量;要将其对学生的校内辅导与 校外辅导计入工作量;既要看到其显性 劳动量,又要考虑隐性劳动量。
⑤科技辅导员、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使用与
⑶软件资源:《创新实验室》的软件资
源不规定统—的标准与内容,要依据建 设方案确定配置相关的软件资源。《创 新实验室》软件资源应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师资,学校要采取一切措施和方法, 加强对科技辅导员、教学与管理人员的 培训,使之适应和满足学校科技教育活 动的需要;二是期刊读物、图片资料; 三是其他能为学习服务的材料;四是科 普知识传播图片、画廊。
继续做这方面的探究,将两只同样长短、
粗细的试管,把其中一只试管插入杯内, 另一只试管搭在杯口上(天平平衡)。 问:它们能长上时间保持平衡吗?如果 不能,那么,会向哪边倾斜?为什么?
例2、在教学光的分散与合成时,我们都要做
实验,让学生明白:让多种颜色的色盘转动以 后,就会合成一种光。在一个盘子上按区域涂 上七(多)种颜色,如果让它快速转动起来, 这七(多)种颜色就会合成一种颜色。那么, 能不能让一个涂上七(多)种颜色的盘子快速 转动后,颜色仍然是分散的,不会合成? 你能在一个盘子上涂上七(多)种颜色,如果 让它快速转动起来,这七(多)种颜色有的能 合成,有的颜色仍然是分散吗?
1.器材的使用 ⑴会用:教学、管理人员又熟悉器材的性能特
点,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今年市技术装备 处将组织全市科学教师开展实验技能大赛) ⑵能用:要对器材和设备进行正常的维护,使 之始终处于可使用状态。 ⑶用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利 用器材和设备进行教学。 ⑷用好:最大限度的发挥器材和设备教育、教 学功能,保证效益最大化。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及应用
南京市六合区玉带中心小学 黎声华
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1.《实验室》与《创新实验室》的区别:
《实验室》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为课 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场所。就 技术装备来说,已经能满足教育教学需 要了,都达到了江苏省科学实验室配备 标准了。《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有两方 面的目的: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 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科教育 的效益最大化。
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做滚哗啦圈游戏。所有学生
在做相同的几个动作:将哗啦圈向远处滚去; 两个孩子相对滚;一边向前走,同时用手滚动 哗啦圈前行;有的让哗啦圈绕着身体转动。我 问学生,还可以有哪些玩法?
若想让一次性水杯在一个平面呈直线滚动,有
哪些方法? (因为杯子是一头大,一头小,所以滚动时就 不能呈直线)
2.《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的意义:
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⑵是学校科技教育的需要;
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⑷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进程的需要;
⑸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⑹是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的需要。
3.《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⑴有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营造出
一个能激励学生想象力和动手动脑激情 的氛围,主题能突出操作实践和创造力, 开发内容能突出想象力、激情和创造的 欲望,能将人文与科技融为一体。丰富 的工具设备、橱窗内的产品、模型,墙 面的标语与科技图片等组成的学习与创 造平台和谐统—。
⑥科技辅导员、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
绩效评定:要看结果,更重过程;要有 成果,更重科学思想的形成、创新精神 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要培养精英, 更要面向全体,大家参与是最好的实绩
⑹活动建设:①科普活动,②科技活动,
③小课题研究,④科技专栏,⑤科技竞 赛、比赛,⑥校本科技教材等。
二、《创新实验室》的应用
⑵有为学生开展操作性实践活动和创造
性探究活动的工具(机械的、手工的、智 能的、数字的、电教的等),有相关的阅 览刊物与教学资源,有小组合作研讨、 交流的学习设备与条件。 ⑶有传播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思想与 精神、科学方法与态度、人文思想与科 技文明等相关主题的科普走廊或图片资 料,形成科普传播的教育阵地。
由此可见:《创新实验室》比《实验室》内容
更丰富、更广泛、更开放,它不仅注重知识和 技能训练,还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 师和管理员已经转变为科技辅导员了。 现有的《实验室》的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创新 实验室》的需求了,完全有必要对《创新实验 室》进行建设。
④判断题练习 : (要求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电灯突然不亮了,那一定是停电了。 用扇子扇火苗,火会被越扇越旺。 一个渔人经常在一条河里捕鱼,而他每次捕到
的鱼都在一斤重以上。所以他说“这条河里没 有一斤重以下的鱼”。你认为他的话对吗?为 什么?

⑵硬件设备:《创新实验室》的硬件设
备应该在科学实验室的设施、器材配备 的基础上增加。不作统—标准与数量的 规定,应由学校依据建设方案确定相关 的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一般包括三个方 面:—是动手操作的工具、设备和操作 台等,如机械设备、电动工具等;二是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的平台,如桌椅、 白板、电脑、投影设备等;三是模型模 具、科普实验仪器、实验耗材等。
⑦实践题(动手做) 有一个六面体的盒子,在六个面上分别标上
“1、2、3、4、5、6”,现在是“3”朝上,如 果将其抛到地上,一定让“3”朝上,可以有哪 些方法?
这里有一截管子,中间是空的。管子的中间位
置有两个孔(处在上下对称位置)(人手伸不 进去,)(实物演示)。你能用一根线从两孔 之间穿?
⑶《创新实验室》的重点在于创新,学
校可以侧重自己的发展方向,建设出特 色鲜明的《创新实验室》。 ⑷《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主要依靠发挥 学校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来开展自主建设, 特别是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要建设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实验室。
6.《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要求:一是满足
学生科学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满 足学生开放性的创造活动(自主发明创 造或开展科学研究);三是满足学生拓 展视野的需要。 ⑴建筑面积:《创新实验室》的建筑面 积,要依据《南京市办学条件标准》确 定。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项目要求适 当增加或减少面积。
⑷环境建设:《创新实验室》的室内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