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员模拟试题3及答案(上午题)●与十六进制数AC.E等值的十进制数是(1) ,等值的八进制数是(2) 。
(1) A.112.875B.162.875C.172.7D.172.875(2) A.254.16B.254.7C.530.07D.530.7【解析】把十六进制数AC.E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即(AC.E)16=10×161+12×160+14×16-1=172.875。
十六进制和八进制间的转化,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来过渡,即(AC.E)16=(10 101 100.111 0)2=(254.7)8。
●设X、Y、M和N都是8位二进制数,按下列三步执行按位逻辑运算:X+Y→M,X⊕Y→N,M⊕N→M。
若X=11110000,且Y=00001111,则M为(3) ;如果X不变且Y=11000011,则M为(4) 。
(3) A.10000001B.11111111C.00000000D.11000011(4) A.11000011B.11000000C.00110000D.00000011【解析】数字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运算的。
所以X+Y=11110000+0000111=11111111,X Y=11111111,M=11111111 11111111=00000000。
同样可计算当X变,Y=11000011时,M=11000000。
●下列4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5) 。
(5) A.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B.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C.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种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D.对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解析】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数据流和控制流两种信息流。
●不同计算机中(6) 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
设计算机的字长是4个字节,意味着(7) 。
(6) A.字段B.字C.字节D.指令(7) A.该机最长可使用4个字节的字符串B.该机在CPU中一次可以处理32位C.CPU可以处理的最大数是2的32次D.该机以4个字节为一个单位将信息存放在软盘上【解析】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存储器被划分为许多小"单元",每一单元存放一个字节(Byte)的信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大小是用字节的多少来衡量的。
一个字节等于8位,即:1 B=8 bit。
字长指微处理器内部的寄存器、运算器、内部数据总线等部件之间传输数据的宽度(位数)。
字长一般是字节的整数倍,如8bit、16bit、32bit、64bit等。
字长越长,运算精度就越高,功能越强,主存容量就越大。
因此若计算机的字长是4B,意味着CPU一次可以处理32bit数据。
●计算机的控制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中不包括(8) 。
(8) A.指令寄存器IRB.程序计数器PC(指令指针寄存器IP)C.算术逻辑单元ALU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解析】微处理器由运算器ALU、控制器和寄存器阵列组成3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器负责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分析解释指令,向各硬件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计算机各部件的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IP)、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和时序信号发生器等组成。
●执行指令时,以寄存器名作为一个操作数,这种寻址方式称为(9) 寻址。
(9) A.寄存器B.相对C.基址变址D.寄存器间接【解析】微机系统指令寻址方式中主要有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和内存寻址方式。
其中内存寻址方式包括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等方式。
根据题意,以寄存器名作为操作数,符合寄存器方式。
●堆栈操作中,(10) 保持不变。
(10) A.堆栈的底B.堆栈中的数据C.堆栈指针D.堆栈的顶【解析】堆栈操作中,无论是执行入栈还是执行退栈,堆栈指针和栈顶指针都会随之而改变,但是栈底指针不会改变。
●按(11) 方式显示文档时,其显示的效果与打印的效果相同。
(11) A.普通视图B.页面视图C.大纲视图D.主控文件视图【解析】在Word中按页面视图方式显示文档时,其显示的效果与打印的效果相同。
●若把操作系统看做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12)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12) A.内存B.中断C.CPUD.程序【解析】操作系统可以管理系统的各种资源,包括所有硬件资源,如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软件资源等,如程序和数据等。
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即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留现场后自动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完该事件后再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
所以说,中断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在PowerPoint 2000的大纲视图中,选择工具栏中的(13) 按钮表示下移一个段落。
"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是(14) 。
(13) A.B.C.D.(14) A.声音B.换页方式C.效果D.版式【解析】在大纲视图的工具栏中,为升级,为降级,为上移一个段落,为下移一个段落。
"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声音、换页方式、效果,但不能设置版式。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15) 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程序执行时往往会不均匀地访问主存储器的单元。
根据这个理论,Den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论。
工作集是进程运行时被频繁访问的页面集合。
在进程运行时,如果它的工作集页面都在(16) 内,则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
(15) A.全局性B.局部性C.时间全局性D.空间全局性(16) A.主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辅助存储器D.U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虚拟存储管理知识点,考生了解基本原理即可作答。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局部性理论,它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
虚拟存储管理主要是针对主存储器而言,主要研究页面调度问题。
●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17) 。
(17) A.非空值约束B.域约束子句C.断言D.外键子句【解析】SQL的全局约束是指涉及到多个属性间的联系或多个不同关系间的联系。
非空值约束、域约束子句都是典型的只在某属性或属性值上的约束,不是全局约束。
外键子句属于外键约束,也不是全局约束。
在SQL中,当完整性约束涉及面较广、与多个关系有关或与聚合操作有关时,提供了一种断言机制,断言是一种全局约束。
●操作系统是一种(18) 。
(18) A.系统软件B.应用软件C.工具软件D.管理软件【解析】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其中操作系统就是系统软件。
●异步时分复用是根据(19) 来区分不同的信息通路。
(19) A.占用不同的频带B.利用编码的正交特性,依靠相关器C.用期性帧内时隙的位置D.时隙的标头信息【解析】异步时分复用是根据时隙的标头信息来区分不同的信息通路。
●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受延迟影响最大的是(20) 。
(20) A.低速模拟信号B.低速数字信号C.高速模拟信号D.高速数字信号【解析】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受延迟影响最大的是高速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的区别在于(21) 之间的信号不同。
(21) A.DTEB.DCEC.IMPD.MODEM【解析】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的区别在于DCE之间的信号不同。
●一台PC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另一台PC机进行数据通信,其中PC机属于(22) ,调制解调器属于(23) 。
调制解调器的数据传送方式为(24) 。
(22) A.输入和输出设备B.数据复用设备C.数据终端设备DTED.数据通信设备DCE(23) A.输入和输出设备B.数据复用设备C.数据终端设备DTED.数据通信设备DCE(24) A.频带传输B.数字传输C.基带传输D.IP传输【解析】按照CCITT的术语,将用户的数据终端或计算机叫做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代表数据链路的端节点。
在通信网络的一端,由一个设备管理网络的接口,叫做数据通信设备(DCE:Data Circuit Equipment),如调制解调器、信号变换器等。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是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化,它的数据传输方式是频带传输。
●关于Ping命令的使用,下面正确的有(25) 。
(25) A.ping teC.B.ping-s 202.38.75.14C.ping boozhang@sdB.aC.cmD.ping http://tC.【解析】Ping命令可以用来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TCP/IP协议后才能使用)。
●发送方是通过(26) 来识别接收方的多个接收者。
(26) A.源端口B.源IP地址C.目的IP地址D.目的端口【解析】发送方是通过目的端口来识别接收方的多个接收者。
●IEEE 802对OSI参考模型的(27) 进行了加强。
(27) A.数据链路层B.应用层C.会话层D.物理层【解析】IEEE 802对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了加强。
●TCP/IP协议集(栈,Stacks)的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28) 来完成的。
(28) A.IP协议B.TCP协议C.以太网协议D.IGP协议【解析】TCP/IP协议集(栈,Stacks)的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IP协议来完成。
●当透明桥转发一帧时,需在路径选择表中查找该帧的目的地址。
如果查找不到,透明桥将(29) 。
(29) A.丢弃该帧B.在路径选择表中增加一条记录,记载下该帧的目的地址的接收的端口号,并向除接收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转发该帧C.向除了接收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转发该帧D.向所有端口转发该帧【解析】当透明桥转发一帧时,需在路径选择表中查找该帧的目的地址。
如果查找不到,透明桥将向除了接收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转发该帧。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的数据单元是(30) 。
(30) A.比特bitB.帧frameC.分组packetD.报文message【解析】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的数据单元是帧。
●下面的协议中,(31) 不属于TCP/IP协议层次结构中的应用层协议。
(31) A.SMTPB.FTPC.NSPD.ICMP【解析】TCP/IP协议层次结构中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有SMTP、FTP和NSP协议等,ICMP协议是网络层的协议。
●UTP和STP相比,(32) 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