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招聘网络营销案例分析呈:网络营销课程由:营销班:姚旺戴子锐殷志翔董园园黄婵宋妍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目录●一、大堡礁简介 (3)二、大堡礁危机四起 (6)(一)生态危机 (6)1、“黑带病”:珊瑚礁死敌之一 (6)2、“白化病”:珊瑚礁死敌之二 (7)3、更多珊瑚病被发现 (8)(二)金融危机的影响 (8)三、大堡礁网络营销策略 (9)1、背景 (9)2、策略 (10)3、广告效果 (10)4、具体内容 (10)5、工作具体要求 (11)四、大堡礁的世界级招聘带来的效应 (11)1、吸引的竞聘者人数众多 (11)2、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一度导致官方网络瘫痪 (12)3、高效的投入产出比 (12)4、游客人数成比例增加,特别是中国游客 (12)五、大堡礁成功因素 (12)1、吸引力 (13)2、可信度 (13)3、关联度 (13)4、执行力 (14)5、传播力 (14)六、大堡礁后续发展策略 (14)1.重视BOLG的建设 (14)2.将护岛人招聘变成长期行为 (15)3.多种促销不断推出 (15)4.线下营销也要建立 (15)大堡礁招聘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一、大堡礁简介世界上有一个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一。
它纵贯蜿蜒于澳洲的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大堡礁由2900个独立的珊瑚礁石群组成,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洋公园、珊瑚水族馆。
大堡礁由北到南绵延二千公里,星罗棋布的热带岛屿,风光明媚。
明朗的气候、美丽的珊瑚、原始的礁岩、纯白的沙滩、活跃的海洋生物与种种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一睹风采。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礁岩体,是距今15000年前的珊瑚一点点长成的。
这里是成千上万种海洋生物的安居之所,其中包括1500种鱼类、4000种软体生物、350种珊瑚家族以及多种鸟类和海龟等等,构成了世界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海岸线由南至北延绵二千多公里,尽是罕见的海洋生物,由于这里的生态环境至今仍未受到污染和破坏,故这些生物仍保留了最原始的面貌。
您可以在凯恩斯(Cairns)、汤斯维尔(Townsville)、道格拉斯港(Port Douglas)及麦基(Mackay)等城市乘坐豪华高速邮轮前往大堡礁,船上还有海洋自然学家向您介绍大堡礁,让您从多方面认识海洋生物,如同上了一节轻松生动的生物课,从而令您对它们更加关心及珍惜。
到达目的地之后,您可坐浮船,体验大堡礁壮丽景色;坐半潜式玻璃底游艇,从船的玻璃底部观看海底世界;乘直升机鸟瞰大堡礁全景;在导游带领下在岛上作大自然漫步,探索雨林;潜水探奇于大堡礁水底世界,与万千鱼群共舞;碧波畅游于海湾,享受阳光与海滩。
大堡礁以海洋学上的重要地位而闻名,当然,对于热爱大海的人们来说,大堡礁是个充满幻想的地方。
大堡礁在澳大利亚自古以来是与埃阿兹岩相提并论的观光胜地,倾倒了不少游客。
在这里,谁都可以溶身于大海、珊瑚和鱼创造的“乐园”中。
大堡礁内侧有700余个大小岛屿,其中有几个成为疗养胜地,游客很多。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岸,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大堡礁位于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北面从托雷斯海峡起,向南直到弗雷泽岛附近,沿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线绵延2000余公里,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
北部排列呈链状,宽16至20公里;南部散布面宽达240公里。
大堡礁水域共约有大小岛屿600多个,其中以绿岛、丹客岛、磁石岛、海伦岛、哈米顿岛、琳德曼岛、蜥蜴岛、芬瑟岛等较为有名。
这些各有特色的岛屿现都已开辟为旅游区。
大堡礁由350多种绚丽多彩的珊瑚组成,造型千姿百态,堡礁大部分没入水中,低潮时略露礁顶。
从上空俯瞰,礁岛宛如一棵棵碧绿的翡翠,熠熠生辉,而若隐若现的礁顶如艳丽花朵,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怒放。
在大堡礁群中,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有红色的、粉色的、绿色的、紫色的、黄色的,其形态有鹿角形、灵芝形、荷叶形、海草形,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海底景观。
在这里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生物,有海蛰、管虫、海绵、海胆、海葵、海龟,以及蝴蝶鱼、天使鱼、鹦鹉鱼等各种热带观赏鱼。
1975年颁布的大堡礁海洋公园法,提出了建立、控制、保护和发展海洋公园,其中涵盖了大堡礁98.5%的区域范围,1981年整个区域被划定在世界遗产名录中。
大堡礁属热带气候,主要受南半球气流控制,海藻是大堡礁形成的主要因素。
除土著人以外,白澳大利亚人也散居在附近岛屿,当地旅游业十分发达,并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从古至今,大堡礁,特别是它的北部区域,对居住在西北岸土著人和托雷斯岛屿居民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海洋公园的建立不仅对保护当地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与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外,还有供人观赏的石画艺术馆和30多处著名的历史遗址,最早可追溯到1791年。
由于大堡礁地势险恶,因此周围建有大量的航标灯塔,有些已成为著名的历史遗址,而有的经过加固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二、大堡礁危机四起(一)生态危机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生物体,这些礁石和岛屿往往被认为是岩石所成,实际上它们是由从古至今的珊瑚虫建造而成的。
珊瑚对人类有许多益处,如可供人类居住,可用于建筑,对石油开采有重要意义等。
然而,由于人类生活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影响,从20世纪末开始,大量珊瑚因患上“黑带病”和“白化病”等许多未知的珊瑚病而死亡近年来大堡礁的生存状况并不是很乐观。
在世界范围内,12%以上的陆地受到了保护,而对海洋的保护还不到1%。
20实际70年代,当大堡礁公园建起时,人们普遍认为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而且能够分解大量的路上废弃废物。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到了20世纪末,大堡礁的危机却出现了,这个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面临着渔业资源大量枯竭、大量珊瑚礁濒临死亡一击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等等。
由于过度捕鱼、沿海开发,污水、农药入海污染一击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珊瑚礁的生存。
世界上11%的珊瑚礁已经遭到破坏,20%被认为严重损坏。
科学家估计如果继续下去,将另有32%的珊瑚礁在今后的30年内死亡消失。
1、“黑带病”:珊瑚礁死敌之一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污染处理措施都是非常缺乏的,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在大堡礁也同样出现过。
因为大堡礁的海岸线很长,所以不可避免大量的生活来及流入沿海海域。
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体内的某些微生物细菌是珊瑚礁染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些疾病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珊瑚礁的生长。
在人们体内,生存着数十亿的细菌微生物。
但是,包括微生物——沙雷氏菌属在内,人类体内的这些众多微生物之中能够使珊瑚礁染病的细菌并不是很多。
例如有些细菌在儿童体内,只有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够引起痢疾。
但是,当这些肠内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遇到珊瑚的时候,反应的就不是那么良性了。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体内的某些细菌跟导致珊瑚死亡的两种疾病——“白化病”和“黑带病”有很大的关联。
近些年来,这两种珊瑚病杀害了大批珊瑚,危害极大。
在大堡礁和世界其他地区,“白化病”满眼的都比较快,对珊瑚礁的生存是个极大的挑战。
“黑带病”也是如此,同样在海洋里破坏珊瑚礁的生长。
“这两种珊瑚病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最近珊瑚礁会大量的死亡。
而且,有时这两种病还互相作用,这样更加加速了珊瑚礁的死亡。
”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布鲁斯·柏克教授说。
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屿上——荷兰的安的列斯群岛(西印度群岛中的主要岛群),布鲁斯·柏克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研究导致珊瑚大量死亡的“黑带病”。
他们发现,“黑带病”的病原体是由大量的细菌微生物所组成,这种疾病的发病特征是一开始由一个细小的点展开,随后就像“一个橡皮圈”一样,呈环形迅速向四周扩展,逐渐的把珊瑚礁吞噬掉。
布鲁斯·柏克说:“活生生的珊瑚礁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剩下一个空空的骨架。
”布鲁斯·柏克最初认为,“黑带病”是由三种或者四种细菌引起的,然后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存在了大量的细菌。
“我们的研究最终发现,在‘黑带病’的病原体中存在着超过40中的微生物。
”布鲁斯·柏克说。
2、“白化病”:珊瑚礁死敌之二与此同时,在荷兰的安的列斯群岛上,距离布鲁斯·柏克研究站十几公里的地方,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海洋生态学者詹姆士·波特和他的同事们也在一起工作,研究导致珊瑚礁死亡的疾病——“白化病”。
早在1994年,研究者们就开始在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市的沿海海域监控,结果在1996年,他们发现记录了第一例“白化病”。
后来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珊瑚病是可以传染的,“在以后不长的时间内,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大量这样的病例。
”波特说。
布鲁斯·柏克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导致“白化病”的是一种豆形软糖的细菌,叫做沙雷氏菌属。
这种细菌在人们体内是非常平常的,但是对于珊瑚礁的健康生长却是很不利的。
当了解到波特关于“白化病”的研究情况时,布鲁斯·柏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他在安的列斯群岛作调查研究的学生们,要求他们注意记录在研究“黑带病”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白化病”,他想着手研究这两种珊瑚病的内在关联。
3、更多珊瑚病被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新型的珊瑚病被发现。
经过多年得调查研究,生态学家门普遍认为,珊瑚更加容易受到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种现象可以很好的得到解释,证据之一就是随着生活在热带海岸的人们数量的急剧增长,伴随着大量的生活来及源源不断地流入沿海水域,大堡礁的珊瑚死亡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通过他们的观察资料,波特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夏季后期,“白化病”破坏珊瑚的情形尤为严重。
在那个时候,大堡礁海域的海水温度是最高的。
在国家科学院的一份会议记录中,他们指出,全球温度变暖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能够导致珊瑚的大量死亡。
研究人员说,如果澳大利亚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那么大堡礁的珊瑚将在不久的将来凋零殆尽。
保护大堡礁。
澳大利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倡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努力寻找保护大堡礁的措施,当时出台了一项相关的新法令,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澳大利亚国家海上公园的三分之一地区禁止进行任何经济开发利用。
这项新法令的实施使大堡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要建立一种持续、健康、繁荣的发展模式,在对待大堡礁上,就是要尽量保护好它,而不是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让它逐渐的破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