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地2017——2018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选择题精品练习1.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会严重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B. 会缓解东部地区如安徽、上海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C. 该工程的线路之一西起新疆,东到上海D. 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现象在我国的()A. 黑龙江省B. 青藏高原C. 新疆D. 海南岛3.下列工程中,最直接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是()A. 南水北调B. 北煤南运C. 西气东输D. 京沪高速铁路4.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乡内容蕴含地理知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
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③景观的是()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
下列美食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A. ①地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B. ②地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C. ③地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D. ④地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3)关于①③区域分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 气温B. 降水C. 地形D. 经济(4)③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①光照强②水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沃⑤有高山冰雪融水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②③D. ①③⑤5.下列地形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A. 黄土高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华北平原D. 塔里木盆地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这里,我品尝了新鲜的奶茶,参加了“那达慕”盛会,亲自体验了这里传统的运动项目,既刺激又快乐!这是小明在暑假旅游归来写的日记中的一段内容,小明旅游最有可能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 B. C. D.7.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A. 腾格里沙漠B. 塔克拉玛干沙漠C.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D. 毛乌素沙漠8.新疆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B. 深居内陆,距海远C. 纬度低D. 面积大9.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
(1)下列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管道铺设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B.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兰新线、宝成线、陇海线、京沪线C.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D.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2)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地理事物变化正确的是()①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②年降水量越来越多③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④聚落的数量越来越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所经过的地区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A. 酸雨B. 荒漠化C. 水土流失D. 天然林的破坏10.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 距海较远B. 纬度较高C. 海拔较高D. 温度较高1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的由于降水比较少,地表根本没有植被B.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旱”C. 影响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D. 本区矿产比较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12.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土地荒漠化C. 洪水泛滥D. 凌汛13.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排列是()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D. 草原﹣﹣荒漠﹣﹣荒漠草原14.西北地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A. 灌溉便利B. 土壤肥沃C. 热量丰富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居民以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主B. 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C. 因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内蒙古高原西部以游牧为主D. 光热资源丰富,稀土、镍、石油、煤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16.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阳”。
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B. 气温越高,有利于牧草生长C. 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D. 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越充足17.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A. 长江水B. 黄河水C. 天山冰雪融水D. 祁连山冰雪融水18.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A. 高山冰雪融水B. 黄河之水C. 湖泊水D. 大气降水19.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干旱是本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B. 高、寒是本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C. 本区农业发达,作物秸秆是牲畜的主要饲料D. 本区西部的河流多为内流河,冬季是其丰水期20.我国新疆吐鲁番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反映当地()A. 气温的年较差大B. 气温的月较差大C. 气温的日较差大D. 气温年际变化大21.新疆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降水量不足150mm,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根据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 干旱B. 冷湿C. 暖湿D. 高寒22.我国重要的“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城市是()A. 哈密、北京B. 轮南、上海C. 乌鲁木齐、上海D. 轮南、北京23.西北地区闻名国内外的农产品是()A. 小麦B. 哈密瓜C. 甜菜D. 长绒棉2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的气候特点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5.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热带疾风气候为主的岛国,其国土面积为6561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30%.塔里木盆地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面积为530000平方千米.读斯里兰卡(图1)和我国塔里木盆地(图2)地理简图图1中斯里兰卡的城市与图2中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征是()A. 都沿海分布B. 都沿山麓分布C. 都靠近河流分布D. 都分布在平原上26.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区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A. 灌溉农业B. 河谷农业C. 现代农业D. 水田农业27.“亚心”——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的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位于东经87°19′52″、北纬43°40′37″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永丰乡包家槽子村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简称“亚心”。
新疆不再是边缘区域,而是亚洲大陆的中心。
读材料完成下题。
(1)读字识地形,“疆”字的右半边形象的概括了新疆的地形特征是()A. 高原山地为主B. 高原平原相间分布C. 三大南北纵裂带D. 三山夹两盆(2)“亚心”的位置造就了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
下列关于新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B. 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 多外流河D. 昼夜温差小28.读西气东输线路图, 西气东输工程( )A. 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B. 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C. 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D. 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山东丘陵地区C. 雅鲁藏布江D.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30.塔里木盆地既有苍茫的大漠,也有水草丰美的绿洲,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塔里木盆地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塔里木盆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A. 煤资源B. 水力资源C. 风能资源D. 石油、天然气资源31.古诗:“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
”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
该地区景观独特,但前来观光的游客比较稀少,主要原因是()A. 地区接待能力弱B.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C. 交通闭塞,进出不畅D. 旅游景点没有特色32.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A. 南方丘陵山地B. 青藏高原地区C. 东北平原地区D. 西北荒漠地区33.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据此回答:“西气东输”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那么西气东输主要是为解决()A.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B. 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C.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D. 沿线地区铁矿不足问题34.西气东输工程采用哪种运输方式输送能源()A. 铁路B. 公路C. 水路D. 管道3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条件B. 光照条件C. 水源条件D. 技术条件36.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A. 干旱B. 降水丰沛C. 温和湿润D. 高寒37.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地区不相符的是()A. 本地区特色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和立体农业B. ①山脉西侧可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东侧可见“沃野千里的黑土地”C. ②山脉以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D. 本地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38.读图,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量高的原因是()A. 地热、植物资源丰富B. 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C.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D. 气温低、没有病虫害39.读下图,影响我国的草地类型和产草量自东向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气温B. 地形C. 降水量D. 人类活动40.“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为()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上运输D. 管道运输41.土地荒漠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为防治荒漠化联合国颁布了防治荒漠化公约,据报道,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将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请结合图所示的全球荒漠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大洲中,荒漠分布面积最少的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2)图中M大洲荒漠呈南北狭长分布,这与下列哪个影响因素密切相关()A.人类活动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形(3)关于鄂尔多斯所在的内蒙古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被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为森林—草原—荒漠B.农业以种植业为主C.所在的干湿区为半湿润区D.黄河上游在此冲积形成了河套平原42.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A.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 荒漠→草原→荒漠C. 草原→荒漠→草原D.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3.长达1432千米、历时11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下午正式开闸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条黄河的水量.读“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如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B. 缓解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问题C. 利用流域落差发展水电减轻大气污染严重问题D. 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发展内河航运4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③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A. 灌溉便利B. 土壤肥沃C. 热量丰富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4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 湿润B. 半湿润C. 半干旱D. 干旱46.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 地势高B. 纬度高C. 深居内陆D. 受冬季风的影响47.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有助于西部地区()A. 发挥资源优势B.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 优化能源结构D. 改善大气状况48.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地处我国()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青藏地区D. 西北地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2.【答案】C3.【答案】C4.【答案】(1)B(2)C(3)B(4)D5.【答案】D6.【答案】D7.【答案】B8.【答案】B9.【答案】(1)D(2)B(3)D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D18.【答案】A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A22.【答案】B23.【答案】D24.【答案】C25.【答案】C26.【答案】A27.【答案】(1)D(2)A28.【答案】B29.【答案】D30.【答案】D31.【答案】C32.【答案】D33.【答案】C34.【答案】D35.【答案】C36.【答案】A37.【答案】A38.【答案】C39.【答案】C40.【答案】D41.【答案】(1)B (2)D(3)D42.【答案】D43.【答案】A44.【答案】D45.【答案】D46.【答案】C47.【答案】A48.【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