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1

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1

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肺炎的健康宣教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一般以半流质为宜。

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粥。

多进食及多饮水,忌食温热生痰的食物。

如虾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

2.高热时宜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退热后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时防止受凉。

3.痰多难以咳出者,应每2-4小时进行有效咳嗽1次。

即先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咳嗽。

4.肺炎虽然可以治愈,但如若不注意,易复发。

5.戒烟酒,避免淋雨、受寒。

尽量避免到人多地公共场所。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肺炎病人出院指导1.安静休息,减少活动。

2.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可取半卧位或双肩垫高约20℃-30℃。

3.痰多时勤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4.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裂时涂润滑油。

5.高热时给予温水降温,出汗多时及时更衣防止感冒,腋下体温>38℃时请上医院治疗。

6.进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水分的摄入有利于毒素排出。

7.按出院医嘱做好继续治疗。

8.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知识宣教一.心理指导:本病慢性进展,病人大多顾虑重重、悲观失望。

因此,要做好病人的疏导工作,与家庭一道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治疗,注意保养,以延缓肾功能的衰退。

二.饮食指导:饮食疗法是长期的,应使病人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及家庭做到自理。

1.宜进含维生素B、C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2.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5-0、8g。

予以优质蛋白,多食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和瘦肉。

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

3.高血压、少尿、浮肿者限制水、盐(小于3g/日)的摄入。

三.休息、活动指导: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有明显水肿、血压高、肾病综合征和并发防肾功能不全者均应卧休息。

好转后可起床活动,自理生活,但要避免劳累。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避免感冒。

2、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限制在3-4g。

3、膳食中蛋白质必须严格限制,每日每千克体重蛋白质不宜超过1g,其中优质蛋白质占50%以上,以利于组织恢复。

4、维生素充分供给,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等,有贫血症状,尤须多补充维生素B族的食物及含铁、叶酸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绿叶蔬菜等。

5、为了保护好肾功能,每日可口服卡托普利片25-50mg。

6、平时保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大的波动。

7、每日坚持散步30-60分钟。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健康宣教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等;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室温保持在16-18度。

湿度60%。

2.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口。

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于饭后、睡前漱口。

3.痰多者,尽量将痰液咳出;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老年、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

不易咳出者可进行有效咳嗽:先进行5-6次深呼吸,吸气后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使分泌物从远端移至大气道,使其易于咳出。

每2-4小时进行1次。

或者使用胸部叩击法:叩击胸部各肺叶,反复叩击1-3分钟。

4.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半卧位为佳。

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加强身体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而引起呼吸困难。

缓解期加强呼吸锻炼,如腹式锻炼,每日进行数次,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一般2-3个月后可改善通气功能。

5.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6、饮食:加强营养,多食肉、蛋、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胡椒粉、芥末等。

忌油腻的食物如油炸、油煎、猪油、牛油、肥肉等。

戒烟酒。

忌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瓜果、冷饮料等。

水果可加热后食用。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出院指导: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等;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二、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饭后、睡前漱口。

三、痰多者尽量将痰液咳出,尤其是清晨;痰液粘稠者,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

四、每天有计划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呼吸困难。

缓解期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锻炼,其方法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呼气时口唇缩拢(成鱼口状),并用手按压腹部,使气呼尽,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频率8~10次/分,每门进行数次锻炼,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一般2~3个月后可使用通气功能改善。

五、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再就珍。

脑梗塞的健康宣教1.饮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

2.饮食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控制总热量。

多吃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含碘的食物、少食肥肉、猪油、奶油、蛋羹、带鱼、动物内脏、糖果、甜食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

3.适当饮茶,因为茶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可增加血管的热韧性,改善血循环。

4.预防肢体肿胀方法:加强肢体的运动和按摩。

坐位时要用支架或其他支持物,应将手臂抬高或放于椅子扶手上。

卧位时,患者的下肢抬高10-20厘米,以减少肿胀。

5.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6.按摩指导:用手揉拿、捏揉、揉按等方法按摩。

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15天一个疗程。

7.保持居室的通风,空气的新鲜。

8.注意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劳累。

9.卧床者要做到每2小时翻身、拍背。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10.保持乐观及良好的情绪。

11.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12.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

并教会患者学会自测血压的方法。

13.定期复诊,如血压突然改变,升高或降低、肢体无力加重、手指麻木乏力、短暂失语、说话困难、眩晕、步态不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脑梗患者恢复期出院护理指导1 饮食指导(1)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者)、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猪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等,多食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碘食物,提倡食用植物油。

(2)控制总热量,防止超量,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3)适当饮茶,因为茶中含儿茶酚胺、茶碱以及多种成分,可以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4)戒烟酒,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壁损伤,长期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

2 安全指导(1)建立舒适安全的环境,注意患者安全,室内采光柔和,无危险物品,物品放置以方便患者行动为宜。

(2)行走训练注意防跌倒造成骨折,保持地面平坦、干燥,浴室及厕所最好装有扶手架,给患者穿轻便、防滑、合脚的软底鞋,在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料理时,给予充足的时间,切忌催促,不要让患者擅自离开安全环境,以防不测。

3 生活护理指导(1)家属照顾患者应有耐心,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制定日常生活时间表,鼓励患者自理生活。

(2)对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到定时翻身、按摩、进行肢体功能活动、保持床褥平整、干燥、预防褥疮及并发症,卧床时要加床栏,防坠床。

(3)家属可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关心、督促和帮助其进行日常生活和个人卫生料理,如洗脸、刷牙、更衣、沐浴、进餐、理发、剃须、修剪指甲等。

(4)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兴趣爱好和合理要求,适当地安排活动,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适当让患者外出,但必须有人陪同,注意安全,以防意外,给患者佩带身份识别卡(姓名、地址、联系人、电话等),一旦走失方便寻找。

(5)功能锻炼适度,患者活动时,应注意活动过度的症候,如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或运动不协调,心跳呼吸加快,甚至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立即停止活动,必要时就医。

(6)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除午睡外,尽量不卧床,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餐饮适量,晚餐不宜过饱,晚餐后不宜多饮茶水或引起兴奋的饮料,入睡前温水泡脚帮助入睡。

4 康复训练指导行走训练指导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要平稳,不要过急,一脚足跟亦先着地,重心再转移至足跟,开始下一个步态周期。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1)击球,可教患者双手交替拍球或打击气球,以训练患者的协调运动,促进患者无意识的自主活动。

(2)编织毛衣,这属于精细动作训练,既有利于训练患者的眼手配合,又有利于感觉、感观等知觉的培养,有助大脑神经的功能恢复。

语言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做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龇牙、叩齿等每个动作做5~10次/一个单元训练,教患者学习发音,先单个发音,准确后,可逐渐加深难度,可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强化患者记忆,要求患者大声的读,刺激记忆。

心理护理指导(1)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与患者谈话时声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辞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器材,如助听器、识字卡片等,以便更好的沟通。

(2)患者可能因偏瘫或失语而自卑、消极,或因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性情急躁,家属应注意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脑血管疾病康复锻炼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指导](1)首先应向家属与病人交代清楚,康复不等于病后吃好、穿好、休息好的代名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康复工作贯穿始终。

(2)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行走训练时,病人不可过于自信,在无人陪护或看护的情况下不要自行起立或移动身体,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

(3)有语言障碍的病人,为提高病人训练积极性,减少干扰,便于病人集中注意力,训练过程中禁止外人参观,强化训练时应遵循康复医生的要求,督促为主,当病人语言训练达到要求后仍有训练欲望时,可按其要求扩展训练内容。

(4)当病人训练出现情绪烦躁、不肯训练时可能为下述几种原因,应及时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1.缺少信心和害羞心理。

应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说明练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循序渐进性,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于肯定和鼓励。

.2.来自家庭或社会的压力。

可找有关人员谈话,争取他们支持,言明康复训练的积极意义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努力取得家人的信任与合作。

(5)康复训练应定期进行评估,以了解病人康复进展情况,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告诉病人不要因某些重复检查而烦躁,应尽力配合。

根据病人情况,可每周或每月甚至半年安排一次评估。

[床上训练指导]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大多数意识障碍瘫痪卧床,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应重视肢体功能康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