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生子女不良教育案例2

独生子女不良教育案例2

独生子女不良教育案例
赵雅绚是一个文静秀气的小女生,白白净净,弯弯的小眼睛,见人总是微微笑,礼貌而轻声地向老师问好。

开学第一天就注意上了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女生,并把她安排在第一排。

然而,慢慢的发现她上课时光抬头看着我,我走到哪里她的目光就跟到哪里。

我轻轻地提醒她:要认真听课,不要光看老师。

她点点头,不一会儿,我再看她已经睡着了。

接下来上课一直是这个样子。

课下叫她去办公室了解情况,一问就哭。

再后来,赵雅绚的行为更是让人诧异:和同学打架、晚上逃课自己跑回家······更让老师大跌眼镜的是:为了让其母亲来学校看她无所不用其极,经常做出奇异事情,经常给父母写永别信、在宿舍用鞋带假装上吊、几次三番故意尿湿裤子。

经了解得知:赵雅绚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属于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

因为爸妈不在身边,家里又就她一个孩子,属于“千亩地里的一棵苗”。

爷爷奶奶怕孩子受委屈,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

孩子是他们手心里的宝,只许爱护,不许伤害。

况且他们还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给孩子吃好点、穿好点、玩好点是应该的。

尽管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也认为孩子还很小不懂事而不去纠错,反而去迁就孩子。

正因为父母长辈的百般宠爱,事事代劳,处处迁就,造成了赵雅绚“任性、撒娇”。

赵雅绚的父亲述说苦衷:我和妻子在外地工作,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奶奶对她疼爱得不得了,处处惯着她。

我们基本小长假回家一次,平时差不多一两天和孩子电话交流一次,但说不了几句她就不说话了。

回家时孩子有错误我管教,奶奶会护着她,甚至与我争吵,继而又引发我与妻子的争吵,一家经常闹得很不愉快。

孩子也越来越怕我,很少和我亲近,一管教她的时候就往奶奶身后躲。

了解情况后根据隔代教养家庭孩子的需要,现设计如下教育方案:
1、多与孩子互动,让其在愉快,和谐,平等,共同参与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以满足孩子爱与关怀的需要。

因为孩子更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

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

然而,对成长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孩子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
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

独生子女家长切不可忽视孩子的孤独心理,为此,我与他的父母建议: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关注他,尤其女孩在这方面的渴望显得更为强烈,缺少父母陪伴与沟通的孩子被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

所以平时无论工作多忙,都不要把孩子推给老人,应该想方设法安排时间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谈心,联络感情。

尽量周末倒班回家,在孩子回家时,有父母的陪伴,能听到父母的笑声、能吃到父母做的凝结着“爱”的热乎乎饭菜。

可以利用吃饭时间来询问女儿在学校情况,向女儿讲述有关自己的事情。

或者睡前去女儿房间与她交谈一段时间。

在平时的时候和女儿分享自己童年的生活,轻松幽默中讲述自己在她所处的年龄段记忆深刻的事情。

有时候也可以和她分享自己打工过程中的感受,赢得她的理解和支持。

家长应当充当好三种角色:做孩子的父母,做孩子的哥哥或姐姐,做孩子的朋友。

做好“主教练”,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想法。

这样才能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2、老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关注同学和集体,以满足她们交友和游戏的需求。

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

为此,我安排几个性格好的女生,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叫着她一块儿去。

老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关注同学和集体,要多给孩子制造可以与他人相处的机会,鼓励她在餐厅吃饭主动给其他同学盛饭、拿馒头、抢着擦桌子。

在宿舍提前打好水、帮同学收好衣服等等。

给同学们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家经常与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的孩子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娱乐,给予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驰骋的天地,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与伙伴相处的成功和失败,在与他人相处中学尊重与互助,培养他们的合群,热爱集体,尊重他人等良好性格特征。

3、有意识的邀请她和老师一起做事,为教育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学期初,学校运来了试卷,为了磨一磨她的耐心。

我邀请赵雅绚和我一起把语文试卷和数学试卷分开,她很高兴的答应了,并且做得很认真。

干完之后,我表扬她说“你真能干,比老师做得好,谢谢你小姑娘”。

这时我注意到她的脸上流露
出难以抑制的快乐,高兴地跳着跑开。

还有,赵雅绚字写得好看,整洁、隽秀,我就请她把上课要讲的题目抄到黑板上,让她有一种小老师的感觉。

刚开始她不好意思去,我就鼓励她,你行的,老师相信你。

赵雅绚写的很认真,我看得出她一笔一划是用心再写。

每一次请学生做事情,都为教育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在这个特定的场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是无痕而又有效的。

4、惩诫和鼓励相机而用。

没有惩诫的教育,只有溺爱。

没有鼓励的教育,只有暴力。

赵雅绚做了错事,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好现场教育。

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要让她再做一遍这件事,看能否再犯错误。

然后再根据孩子犯错误的性质和类别,进行有的放矢的纠正。

如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让孩子将东西交还给别人,并向别人陪礼道歉。

如再故意尿湿裤子,先不给她换,让她难受一会,等她不舒服要求换的时候,让她承认自己做的不对,以后改正,保证绝不再犯,才让她换上备用衣服。

并且自己洗干净。

当然鼓励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滥用。

要在适当的时候,相机而用。

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采取是倾向于惩诫还是倾向于鼓励的教育方式。

到今天为止,赵雅绚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好转,按时上学、没打架也没逃学、也没再尿湿裤子。

为了表示洗心革面,她特意一改原来的装束,扎起了小辫子。

她还特意悄悄地塞给我一张纸条。

内容是:老师,前段时间我闹情绪、有点小捣乱,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感谢您对我的关心,感谢您对我的教悔,感谢您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

另外,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结交了两个“贴心小姐妹”为我高兴吧,嘿嘿。

看来她已经打开了自我这个“城堡”的大门,开始“放飞”自己了。

见到赵雅绚笑眯眯的、红彤彤的小脸,还是蛮招人喜欢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