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挤出机机头

挤出机机头


上述三种机头的特征对比

管材机头尺寸设计
8、螺旋芯棒模头
优点: 1) 熔体能沿着口模的圆周均匀分布, 在制品上没有流动痕迹( 结合线) , 制品在圆 周方向上的厚度公差和各种性能均匀; 2) 压 力降和流动阻力较低, 在较高的产量下挤出物 的温度较低; 3) 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较低,制品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4) 模头结构坚固, 适合高 粘度材料的吹塑成型, 同时, 机头的装拆操作

2.芯棒 1)芯棒的外径 芯棒的外径由管材的内径决定, 根据生产经验: d= D-2e 式中 d一芯棒的外径(mm); D一口模的内径(mm); e一口模与芯棒的单边间隙(mm), e =(0.83-0.94)t t一材料壁厚(mm)。
2)定型段、压缩段L2和收缩角 a、芯棒定型段的长度与L1相等或稍长。 b、L2可按下面经验公式计算: L2=(1.5-2.5)D0 式中 L2一芯棒的压缩段长度(mm); D0一塑料熔体在过滤板出口处的流道 直径(mm)。 c、芯模收缩角: 低粘度塑料 =45°-60° 高粘度塑料 =30°-50°
的环隙截面积之比,反映出塑料熔体的压实
程度。 低粘度塑料ε =4-10 高粘度塑料 ε =2.5-6.0
7管材挤出机的机头
分类
1)直通式机头
2)直角式机头
3)旁侧式机头
1)直通式机头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料流阻 力小等优点;但这种机头的缺点是在生产外 径 大的管材时芯模加热困难,分流器支架 造成的接缝处管材强度低。适用于加工RPVC、 SPVC、 PA、PC、PE和PP等塑料管材,一般 用于挤小口径的管材。
3、挤出机头设计原则
1.内腔呈流线型 :为了使塑料熔体能沿着机
头中的流道均匀平稳地流动而顺利挤出 (表面粗
糙度应小于1.6-3.2m );
2.足够的压缩比 :为使制品密实和消除因分
流器支架造成的结合缝 ;
3.正确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要对口模进行适
当的形状和尺寸补偿;
4.合理的选择材料:为提高机头的使用寿命,
机头材料应选择耐磨、耐腐蚀、硬度高的钢 材或合金钢。
4、挤出机机头的结构组成
挤出模的主要零件:
口模、芯棒、过滤板、过滤网、分
流器、分流器支架、调节螺钉、定型套
和机头体。
主要结构的作用:
1)口模和芯模分别成型制品内外表面,定型 部分决定了制品的横截面形状 和尺寸; 2)分流器是使通过它的熔体变成薄环状,平 稳地进入成形区。同时,进一步加热和塑化 塑料 ; 3)定型套对成形管材进行冷却定型,以保证 制品良好质量,正确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4)调节螺钉用来控制成形区内的口模和芯棒 之间的间隙及同轴度,以保证挤出塑件壁厚 的均匀 。
1、挤出机机头分类 2、挤出机机头的作用 3、挤出机机头的设计原则 4、挤出机机头的组件 5、工艺参数计算 6、管材挤出的机头介绍
1、挤出机头的分类 :
(1) 按挤出成型的塑料制件分类:有管材、棒材、板
材、片材、网材、单丝、粒料、各种异型材、吹塑薄
膜、电线电缆等。 (2) 按制品出口方向分类:有料流方向与挤出机螺 杆轴向一致的直向机头如硬管机头和料流方向与 挤出机螺杆轴向成某一角度横向机头如电缆机头。
工艺参数的确定
1.口模 1)口模外径:
D=d/k 式中 D-口模的内径(mm)。 D-管材的外径(mm) K-补偿系数,见表5-4
表5-4 补偿系数k值
2)定型段长度L1 a、按管材外径计算: L1=(0.5—3)D 通常当管子直径较大时定型长度取小值,因为 此时管子的被定型面积较大,阻力较大,反 之就取大值。同时考虑到塑料的性质,一般 挤软管取大值,挤硬管取小值。 b、按管材壁厚计算:L1=nt 式中 t一管材壁厚(mm); n一 系数,见表5-5。
3.分流器
(1)分流锥的角度(扩张角):
低粘度塑料 =30°-80° 高粘度塑料 =30°-60° 扩张角>收缩角过大时料流的流动阻力 大,熔体易过热分解;过小时不利于机头对其 内的塑料熔休均匀加热,机头体积也会增大。
(2)分流锥长度L5 L5=(1-1.5)D0 式中 D0一头于过滤板相连处的流道直径 (mm),如图5-6所示。 (3)分流锥尖角处圆弧半径R: R=(0.5-2) mm R不易过大, 否则熔体容易 在此处发 生滞留
(3) 按机头内压力大小分类 :有低压机头(料流压力
小于4MPa)、中压机头(料流压力为4—1OMPa)和
高压机头(料流压力大于1OMPa).
2、挤出机头主要作用:
(1)使物料由螺旋运动 变为直线运动。 (2)产生必要的成型压 力,保证制品密实。 (3)使物料通过机头得 到进一步塑化。 (4)通过机头成型所需 要的断面形状的塑料 制品。

(4)分流器表面粗糙度Ra Ra<0.4-0.2m (5)栅板与分流锥顶间隔L6 L6=(10-20)mm 或L5<0.1D1 式中 D1一 杆直径,如图5-8所示。
拉伸比和压缩比
拉伸比和压缩比是与口模和芯棒尺寸相关 的工艺参数。根据管材断面尺寸确定口模环 隙截面尺时,一般尚凭拉伸比确定 (1)拉伸比I 所谓管材的拉伸比是口模和芯棒的
5、口模、芯模定型部分长度的选择
为消除熔接缝, 使物料压力稳定且均匀 挤出, 口模、芯模定型部分长度通常为 口模间隙宽度的15 倍以上, 定型段长度
为分流处芯棒直径的2 倍以上。
6、压缩比
压缩比ε即流道最大截面积与挤出口模环隙面 积之比, ε值体现了压力降的大小。ε值过小, 易造成 泡膜挤压不实, 膜厚不均; ε值过大, 则熔料在流道中 易过热且在出口发生熔胀。一般取1.5~ 3 为宜。
环隙截面积与管材成型后的截面积之比,其
计算公式如下:
I
式中
D1 D2 d1 d 2
2
2
2
2
I一拉伸比; D1一口模内径(mm); D2一芯棒外径(mm); d1一 塑料管材的外径(mm); d2一塑料管材的内径(mm)。
(2)压缩比ε
所谓管材的压缩比是机头和
多孔板相接处最大进料截面积与口模和芯棒
2)直角式机头 这种结构芯模一端为支承端。不存在 分流器支架,熔料从机头一端进人芯模对 面汇集,只可能生一条接缝线。定径精度 较髙,而且管材的内外壁同时进行冷却, 出料均勻,管材质量好,产量高。
3)旁侧式机头
来自挤出机的料流先流过一个弯形流道再 进入机头一侧,料流包芯模后沿机头轴向流 出。这种设计可使管材的挤出方向与挤出机 呈任意角度,亦可与挤出机螺杆轴线相平行。 但机头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