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有感《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这篇文章是列宁在1913年作的。
当时的背景是:俄国国内外政治形势十分严峻,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加紧在工人运动中培植他们的代理人,资产阶级走狗在工人运动内部反对马克思主义。
自1895年恩格斯逝世以后机会主义者,以嚣张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想要解除工人阶级思想武装,并为帝国主义辩护。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的工人以及各个阶级展开斗争。
撰写此文一是为了纪念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逝世30周年;二是为了粉碎国内外阶级敌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进一步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这篇文章开头部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
(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3)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
整篇文章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正好对应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在文章开头就指明了资产阶级是憎恨马克思主义的,并说道:“马克思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极大的仇恨,也不能指望有别的态度,因为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
”这样的说法恰恰从侧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性。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正确的,因为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绝不同于任何迷信、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作辩护的学说的完整的世界观。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者。
德意志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黑格尔的哲学虽然包含辩证法思想,但是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出色代表是著名的经
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避免不了自身的局限性。
在谈到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问题时,他们极力掩饰在工业革命中就已经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
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就暴露无遗。
而另外一群对资本主义制度做过深刻批判的思想家,则对未来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实践,虽然这个实践不是很成功,但是也表现出了这些思想家敢于同资本主义制度决裂的勇气和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奋斗的愿望。
他们中的杰出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罗伯特·欧文。
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但是,却忽略了新制度取代旧制度这一历史过渡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以及推动变革的力量,所以叫做“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正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才创造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
马克思没有停留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这些成果中最主要的就是辩证法,而且,历史唯物主义也取代了过去历史观和政治观方便的混乱型和随意性。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
马克思继承了之前的劳动价值论并且将之丰富完善。
他证明: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
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价值规律。
其中,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无产阶级自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在梦想一种较好的全新的制度。
马克思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阶级斗争学说。
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列宁归结说:“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
奴役的出路。
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
”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升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