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基理论考试(公共卫生)科室: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 单选 ) 75分() 1、 T 淋巴细胞定位在A.骨髓B.法氏囊C.脾脏D.胸腺皮质区E.淋巴结副皮质区() 2、物理因素主要包括A.气温、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B. 湿度、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C.风速、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D. 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E.气温、湿度、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3、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的是A.卫生宣传B.健康促进C.健康教育D.大众传播E.人际传播() 4、降低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损害程度,只能依靠A.健康 (卫生 ) 宣传B.健康教育C.健康传播D. 健康促进E. 健康干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 2 小时内使用C.由于精三联是精制疫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D. 皮内注射应与注射而呈30°角E.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6、关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肠道病毒70 型引起B.起病后期患者眼分泌物中病毒分离率最高C.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D.流行期间应避免到公共游泳池游泳E.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7、对人的行为干预重点应放在A.儿童时期B. 少年时期C. 青年时期D. 中年时期E. 老年时期() 8、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A.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B. 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甘氨酸C. 蛋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D.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谷氨酸E.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甘氨酸() 9、淋病的确诊依据是A.分泌物经革兰染色,在多核白细胞内见多个革兰阴性双球菌B.分泌物中找到白念珠菌孢子和假菌丝C.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D. 分泌物培养,见典型双球菌E.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 10、痢疾的病原菌属于A.耶尔森菌属B.志贺菌属C.沙门菌属D.() 11、我国 4 次全国结核抽样调查的疫情特点是A.农村高于城市B.中老年患病和死亡率高D. 高患病率E.以上全是埃希菌属 E.变形杆菌属C.高感染率() 12、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热早期可抗病毒治疗B.低血压期首先应补充血容量C. 少尿期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D.多尿期时要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E.一旦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应尽快转上级医院治疗() 13、经方差分析,若 P<α,则结论是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C. 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D.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14、易患性是指A.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因素引起的生物差异或在疾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的程度B.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有遗传素质决定的患病风险C.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有环境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D.多因子遗传病中,人群个体易于或不易于患某种疾病的属性变量E.人群中遗传病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 15、关于卡介苗接种叙述正确的是A.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B.C. 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D.儿童每隔 5 年复种一次接种前均需做结核菌素试验E.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16、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的主要来源是A.烹调油烟B. 装修材料和家具C. 家用电器D. 室外污染源E. 房屋地基() 17、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B.爱国卫生运动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E.以上都不是C.预防保健() 18、下列不属于食品卫生许可范畴的是A.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B.新资源食品的审批D. 中药类的审批E.食品添加剂的审批C.保健食品的审批() 19、健康相关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A.疾病发生行为B.高危险行为D. 高危人群行为E.危害健康行为C.预防保健行为() 20、关于维生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族维生素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B.维生素C. 维生素 C可促进智力发育D.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吸收C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E.维生素 D 可促进骨骼发育() 21、健康教育的作用是A.把健康意识转变成健康行为B.把健康观念转变成健康行为E.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 22、下列哪种疾病已经列入我国的职业病名单A.炭疽B.病毒性肝炎C.肺结核D.流行性出血热E.霍乱() 23、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下述哪项是双糖A.果糖B.葡萄糖C.淀粉D.乳糖E.纤维素() 24、在门诊咨询服务中,咨询医生与求询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理解的关系是A.友好关系B.朋友关系C.医患关系D.契约关系E.平等关系() 25、哈尔滨市一家 5 口人,在一个体狗肉馆吃凉拌狗肉。
5 天后, 1 人开始发热,当感冒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入院; 1 天后又有 2 人发病。
查体:3 人均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10 天后出现皮疹、眼睑及面部水肿,全身肌肉痛,以腓肠肌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血嗜酸粒细胞17%;就诊后 15 天采患者血清作ELISA,查旋毛虫抗体, 3 人均阳性;在 1例患者的肌肉组织内查见旋毛虫囊包。
这几个患者可能得的是A.流感B.食物中毒C.急性细菌性痢疾D.急性阿米巴痢疾E.旋毛虫病()26、1 名 8 岁男孩因发热,嗓子痛来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需做细菌学检查。
此时应采集的标本是A.痰液B.血液C.咽部拭子D.鼻腔分泌物E.口腔拭子() 27、能促进注意力、改善记忆功能的是A.谷氨酸B.胱氨酸C.甘氨酸D.酪氨酸E.色氨酸() 28、乳母膳食中蛋白质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A. 90gB. 1500mgC. 18mgD. 10μ gE. 28mg()29、让老百姓了解碘盐的作用,帮助他们掌握储存碘盐和食用碘盐的方法,有步骤地帮助他们实现行为改变,这是A. 健康教育项目B.社会倡导项目C.卫生宣传项目D. 健康促进项目E.社会动员项目() 30、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是A. 变异B.变量C.总体D.样本E.概率() 3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为A. 变异B.变量C.总体D.样本E.概率() 3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A. Ⅰ型超敏反应B. Ⅱ型超敏反应C. Ⅲ型超敏反应D. Ⅳ型超敏反应E.非超敏反应() 3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病人B.非病人C.人群D.患病动物E.非病动物() 34、关于猩红热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 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B.首选青霉素,一般剂量疗程7 天C. 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热退,疹退即可停药D. 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E.出现并发症如风湿热等亦应给抗生素进行病因治疗() 35、男, 24 岁,于秋季寒战、高热 6 天,间日发作 1 次,热退后活动正常。
当地予氯喹治疗后出现腰背疼痛,解酱油色小便、量少。
体格检查: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恰及。
血常规: Hb60g/L ,WBC11×10 9 /L 。
尿隐血试验(+++) 。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 伤寒合并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B.钩体病C.间日疟合并黑尿热D. 败血症合并肝肾损害E.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 36、有关副伤寒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A. 弛张热型较多见B.胃肠道症状明显,毒血症状较轻C. 肠出血、肠穿孔较多见D.玫瑰疹出现较早、较多、较大E.副伤寒丙脓毒血症型多见()37、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 A. 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2 个重要因素是B.社会制度、经济状况E.社会因素、自然因素C.气温、雨量() 38、严重肾损害最常见于A. 伤寒B.流脑C.流行性出血热D.钩体病E.重型肝炎() 39、疟疾发病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A. 原虫血症的数量B.机体的抵抗力C.疟原虫的种类D. 是否是疫区病人E.治疗的及时性() 40、下列传染病一般在发病1~ 6 天内出疹,指出出疹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A. 猩红热、麻疹、风疹、斑疹伤寒、伤寒B.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伤寒C. 风疹、猩红热、麻疹、伤寒、斑疹伤寒D.风疹、猩红热、斑疹伤寒、麻疹、伤寒E.风疹、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41、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时宜合用的药物是A. 拉米夫定B.干扰素C.无环鸟苷D.胸腺肽E.皮质激素() 42、钩体病感染中毒型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发热、全身肌肉疼痛,全身乏力B.C. 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D.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E.腓肠肌压痛() 43、流行性出血热属于A. 有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B.C. 蚊传性出血热D.蜱传性出血热无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E. 传播途径不明性出血热() 44、病人有下列哪种情况应诊断为重症SARS?A. 低氧血症B.高热,T>39℃C.严重脱水D. 合并牙龈炎E.既往有低血压() 45、男, 30 岁,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 8 次/ d,量多,暗红色,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无发热,左下腹隐痛。
大便镜检:WBC2~ 3 个/ HP,RBC(+++)/ HP。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 急性菌痢B.血吸虫病C.弯曲菌肠炎D. 阿米巴痢疾E.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46、中毒型菌痢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外毒素引起的大量肠黏膜细胞坏死B.大量吐泻所致血容量降低C. 内毒素所致急性微循环障碍D.机体的免疫力E.细菌的数量() 47、急性阿米巴病治疗时,为防止复发常需加用A. 组织内杀阿米巴药B.肠内杀包囊药C.调节肠道菌群药物D. 干扰素E.喹诺酮类药物()48、男, 35 岁,农民, 1 年前被家犬咬伤过,未做特殊处理,家犬尚健在;此人2天前出现低热、头痛、恶心、烦躁不安、胡言乱语、不欲进食。
入院时体格检查:T38.5 ℃,P110 次/ min , BP150/ 90mmHg,神志清楚,呈极度恐怖状,颈软,双肺无异常发现,心律不齐,每分钟可闻及3~ 4 次期前收缩。
血常规: WBC1.2×109/L,N0.84。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 病毒性脑炎B.精神分裂症躁狂型C.破伤风D. 狂犬病E. 高血压脑卒中() 49、关于接触传播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仅传播呼吸道传染病B.仅传播消化道传染病C.可传播血吸虫病D. 既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又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E.可传播蛔虫病() 50、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用A.聚维酮碘(碘伏)B.异丙醇C.煤酚皂(来苏儿)D.漂白粉E.过氧乙酸二、问答题35分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25 分)答案:一、选择题 ( 单选 )EDCBA BAADBEEDDE EADDE EBCCC BCAAD二、问答题BDDEC CEAAC CECAE CBDEE(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