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回顾对《校本研修面对面》的学习,有收获也有
疑惑.
1、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
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
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2、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
提高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
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不断学习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3、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1)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2)采取协商式培训形式.这是指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
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合作完成.协商式培训的基础在于:
①不同的人由于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最适合一个人专业发展的环境可能完全不适合另一个人的发展.为此,继续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自己偏爱的学习形式,来实现自我选择的目标.当教师养成了自定目标和自选实现目标的活动方式的习惯时,他们的教育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②教师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们能恰当选择学习目标.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习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他们有能力自我导向,并自主学习.其次,当教师开始并设计了自己的学习活动后,他们的使命感增强,因而学习的效率高.再次,教师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因而,这种学习动机是最强烈的,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以上这些是我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无论是收获还是困惑,都将促使我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在创新,不断地发展.广阔的课改之园,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和热情去探索、去耕耘、去努力,但愿它来年硕果累累!
第2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在这为期5天的网络培训中,让我走近名师、体味名师风采.特别是以下几个专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郑毓信教授的《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报告后,让我感到他不仅传递了丰富的数学教学信息,更促人思考,启迪思维.让我知道了应有这样的思考:1、一线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永远处于“被运动”的地位?2、人生有几个十年?我们又如何才能很好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提高?唯有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
其次张兴华老师《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深感震奋,感触颇多().其中倡导的“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给了我许多启示,并针对现有阶段的一些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教学方法与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与见解,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的思考,以及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上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最后贾真教师的讲座,倍感亲切、让我在愉悦的心境中度过.从贾老师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和一句句朴实有趣的话中,体验职业场景中“关系大于内容”的人际心理规律.并在行为层面上就以下方面有所改善:学生不是用来塑造的,要尽力而为;家长不是用来教育的,要通力合作;同事不是用来比对的,要做优自我.
第3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网络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学到得知识远远不只这5天.回想起华应龙老师“融错,让课堂更精彩”,特别是他说到得“容”错——
尊重孩子的“不同”,包容孩子错误.“融”错——差错是一种资源,就是面对学生的错误,帮助孩子解决它,让他下次不再错了.“荣”错——犯错也是一种贡献.看多有哲理的话呀,它真不愧为数学教育界
的大师.让我长了见识,开了心智.
在华老师课堂中他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融化成一种教学资源.在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出错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正确对待自己错误,利用错误展示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然后及时点拨和鼓励,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后,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成
功的快乐!表现出一个真实而有效的课堂.
想想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所出的差错,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把学生在课堂中错误当成资源来利用,再结合学生的具体
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改正错误,让学生做错的当作自己的教训,作对的
当做自己的经验,真正做到“融错”.
第4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完了《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收获甚多,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1、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发展
通过校本研修学习后,我突然明白了教师要成长就要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学,形成研究能力;同时要改变和拓展自己
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把校本研修与日常教学活动整合,与教育科
研整合,把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经验提升整合.
2、“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已几乎成为笑谈了,教师的这桶水已经几年没有更
新过了,是否已经变质?所以教师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
身学习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
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理论学习,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
际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
教学新规律.
3、“勤于思考,善于反思”.在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4、在新课改背景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不
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
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他们成为知识真正的探索者、
发现者、总结人.在让他们学会知识的时候,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
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第5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8月24到29日参加了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的校本培训,在为期一
周的培训中既聆听了陈罡校长讲座、何炳章先生的报告,又学习了学
校各职能部门的详细工作安排,还有幸听了一次来自全国最高学府中
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方刚教授的报告.感触颇多,下面仅就个人在学
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作以交流.
陈罡校长的讲座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针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下半场针对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进行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一场报告听下来使我对陈罡校长的学识、视野、个人魅力有了初步的了解.有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视野开阔、学识
渊博、富有人文关怀的领导必定能造就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学校也
一定能办出特色,经久不衰.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学校培养目标的认识越来
越具体,不再停留于纲要和规划中的大而全,而是学校自身独特的、
具有民族和文化特色,且是对纲要和规划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
的目标才是真实而富有生命活力的.屯小培养“博学儒雅的中国人”
的学校培养目标的提出我觉得就是一个创新,有了这样独特的培养目
标必定要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做支撑,而屯小“博、雅、趣、情”的校
园文化为这一独特的培养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是孩子的,每一个孩子都重要”这一学校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校每一位老师
的心中,作为屯小的新老师,虽然在选择屯小之前对学校也做了很多
的了解,也正是屯小的这一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
十几年来,已经不再满足于“教书”.而是在追寻一种本真的教育理念、一种真正以生为本、让语文回归的一种教育.在聆听了陈罡校长
的讲座和何炳章先生的讲解之后,在研读了《从教育原点出发》这本
书之后,心灵上得到了震撼!这不就是我苦苦追求的教育吗?这不就
是我所向往的学校吗?内心更加坚定了在屯小工作的信心.
一周的培训对屯小的内部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理解了
屯小名校的成长历程,之所以成为名校不仅仅是因为有独特的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同时还有一整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一群
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领导和教师队伍.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屯小的优良传统,为培养“博学儒雅的
中国人”而努力,在“博、雅、趣、情”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与学生一
道成长,树立“学校是学生的,每一个学生都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为屯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