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民族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龙门口小学
王继民
《民族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采取措施,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本课着重强调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平统一、共同繁荣。

让学生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懂得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从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实现民族团结的方法,民族团结的作用。

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搞民族分裂和独立,而是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民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收集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故事;收集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歌曲;准备一些少数民族代表的图片和一张大合影照片。

学生准备:分组收集各民族的礼仪、风俗习惯;收集民族团结、祖国繁荣发展的图片。

二、说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学习建构而获得。

因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图表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扮演一些角色,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不易理解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比较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所取得成就的理解,我出示民主改革前后的西藏图片,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改革的成效。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能力、思想,具体表现在:1、学生已经了解到各民族的团结,对民族团结的
作用及意义认识不够全面; 2、学生能够自己阅读分析图片、文字等材料,能小组合作探究,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3、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少数民族同胞,对他们的礼仪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够。

对于此,我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收集整理法:让他们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各民族礼仪和风俗,又因为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人都全部搜集任务重难度大,我就让小组成员分别收集几个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的知识。

2、讨论法:课堂上讨论收集的资料及民族团结的方法、作用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法: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后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出示各民族在天安门前的大合影图片。

[设计意图]: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

我通过播放人们熟知的歌曲创设情境,通过出示各民族在天安门前的大合影图片营造团结氛围。

(二)、讨论归纳,感知分享。

本课教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团结,第二部分是各民族团结的作用及意义,他们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对于第一部分,出示下面一组问题:
第一组问题:
⑴、小组汇报收集整理的各民族待人接物的礼仪。

⑵、角色扮演,入乡要随俗。

⑶、认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⑷、知道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

⑸、配乐朗诵《大院里的民族情》。

对于第1题,小组汇报收集整理的各民族待人接物的礼仪。

第2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扮演进蒙古包做客的一些角色,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通过对以上活动内容的学习,不难回答出各民族团结的方法之一:互相尊重。

板书:互相尊重。

第3题、认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个别学生会认为这是民族的分裂和独立,这时我可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条文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受法律的保护又受法律的约束。

从现实生活中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没有分裂党和国家,各民族更加紧密团结更加繁荣了。

总结归纳出各民族团结方法二:平等相待。

板书平等相待。

第4题、知道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

在讲课之前,我让学生收集各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幻灯片,让学生掌握各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名称。

第5题、配乐朗诵《大院里的民族情》,让学生感受到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和睦相处、亲如一家;观看《孔繁森》图片,让学生领会到到党员干部的缩影孔繁森情系群众、不怕牺牲、甘愿为藏族群众奉献一切的意志和决心。

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第二部分是各民族团结的作用及意义。

我设计了第二组问题:
1、课前播放像《文成公主进藏》、《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

2、出示西藏民主改革前后变化图片,出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图片。

[设计意图]:播放故事片段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学生通过讨论、感悟很容易说出和平统一是各民族团结的作用之一。

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感悟民族团结作用之二:共同繁荣。

(三)、联系生活,指导行动。

1、让学生回忆,去年我们曾为云贵灾区和玉树灾区做了哪些事情?
2、以回族为例,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与他们和睦相处?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加强民族团结。

(四)、知识拓展,激发情感。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统一台湾一直是我们的心愿,让我们给台湾的小朋友们写一封信,邀请他们到我们平顶山来学习交流。

[设计意图]:和平统一台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愿望,加强两岸的联系和交流是实现统一的催化剂。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有启发性、艺术性、指导性、应用性,并发挥“引”、“导”功能,引学生之思,导学生之路。

本课的板书我设计了一张各民族团结的大图片,左边出示各民族团结的方法,右边出示各民族团结的作用及意义。

突出重点,阐释主
题。

有利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