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PPT课件
9
伊尹
贾谊
赵普 邵雍
元稹
玄奘
桑 弘 羊苏秦
李贺
王铎
赵匡胤
程颢
程颐
杜甫
10
洛阳简介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 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 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 宋家文气。
11
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 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 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 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 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 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 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 朝取直疏浚,进一步通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 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逸礼《王度记》曰: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 卿驾四,大夫三,士二, 庶人一。”
17
一、(1~5)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 有着笃诚的崇拜。
1如痴如醉的感情 2地理位置 3洛阳的文化遗产,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4、5作者偏爱洛阳的原因 字面上:机遇和亲缘——抄录古句,慰勉兄长 深层原因:特殊的况味——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
洛阳诗韵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
1
作者简介
叶文玲,1942 年生,长期在 河南工作,曾 任浙江省作协 主席。
作品《叶文玲 文集》
2
九朝古都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一个城市与文化底蕴
3
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 请到上海;
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 请到北京;
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 请到西安;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35
洛阳牡丹
36
洛阳牡丹
37
牡丹花会(4月15-25日)
38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
39
洛阳牡丹
40
41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 直至今朝眼更明.
白马寺的金刚
30
31
洛阳美 她有群芳之冠的
牡丹
32
牡丹与洛阳
牡丹是我国园艺花卉较早观赏花卉之一,洛 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 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洛阳成为牡丹之盛地。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 朝,隋炀帝。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春日洛 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 断。
(天下第一寺)
•为什么只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 感到真切实在(?中国佛教之源)
•石塑白马有什么象征意义?
(文化使者)
23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品评:“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 的石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 寺后墓园中,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大 圆坟,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史和 现实贴近。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外来文化随着 白马由域外“走”进了洛阳,加深 了洛阳的文化味
24
名胜古迹
1、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处,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官办 佛寺,是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 庭”,也是古代亚洲的佛教重地。因 佛经是用白马从天竺(今印度)驮回, 故命名为白马寺。现为全国重点文化 保护单位。
25
26
27
白马寺 28
白马寺的钟楼
白马寺的白马
29
白马寺的香炉
12
13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司马迁(西汉)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城 ——司马光(北宋)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陆游(南宋) “功存河洛”——康熙(清)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 ——程思远(当代)
14
15
16
天子驾六
是我们古代的礼制的 一种行为。皇帝级别的六 匹马拉的两辆马车,即著 名的“天子驾六”。天子 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 四。
是八大古都,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 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 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 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 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东汉,魏晋、隋唐时代,洛阳是全国乃至亚洲 的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
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 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
明喻,写出了洛阳的雄浑和动人。 明喻与暗喻,比喻中的对比
21
洛阳古 她有“天下第一寺” 的
白马寺 22
2、读6-14自然段,从古、美、绝、 奇四个不同侧面再品诗韵
(1)以洛阳的第一个特点“古”为 例赏析:7-8自然段,思考
白马寺的“古”体现在哪儿?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1982年9月21日,洛阳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
“市花”。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都举办“洛 阳市牡丹花会”。
33
洛阳“美”——群芳之冠的牡丹:
文中具体描写了与牡丹相关的哪些 “美”事“美”景?
A奉为市花 B牡丹花会 C王城公园牡丹园 D洛水之畔看牡丹
34
花中之王
⑵作者对洛阳偏爱和崇拜的原因是什么? ⑶据上(下特文殊看的,况这味“)特殊的况味”指什
么味?具体表现?
(文化味)
具体表现: 璀璨明珠;历史沉积;文化遗产; 文情诗意,才俊辈出
20
品味第2、3两段比喻句的作用和不同
洛阳是璀璨的一颗;
暗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洛阳是“璀璨的一刻明珠”, 突出它是黄河文明的代表,是中华名族文明的代表。
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 请到洛阳来。
4
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 请到上海——近代
5
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 请到北京——明、清
6
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 请到西安——唐
7
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 请到洛阳来——?
8
洛阳简介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 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前770年,周平王迁 都洛邑,战国时改名洛阳,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
二、(6~15)写洛阳的古美和奇绝。
18
句中的“情思悠悠”中的“悠悠”二 字说明了什么? “悠悠”二字语音相叠,很有音乐美, 同时表现情思的悠远绵长
“连笔尖儿都带了几分醉意”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洛阳偏爱和崇拜之情的浓缩
19
1、读析第1—5自然段,体味作者对洛阳 的偏爱和崇拜
⑴文章开头哪个字是作者对洛阳偏爱和 崇拜之情的浓缩? (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