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爱情观的影响《和莎莫的500天》电影是一部关于两种爱情观念的电影,两条主导线(Tom &Summer)虽然一直交织在一起,但是思路却清晰明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不同爱情观的人相遇相爱的故事。
Tom是理想主义者,相信“爱情是命中注定”。
Summer则是现实主义者,追求当下感受,爱就爱的热火朝天,不爱就说走就走,一点余地也不留。
Tom由“相信感觉,相信童话,相信命中注定,相信只有找到真爱才会幸福”变化到“认为命运,灵魂伴侣,真爱,美好的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
”;Summer却由“不相信感觉,不相信爱情,认为所谓的爱情只是一种幻想”到“相信命中注定”。
Tom认识了办公室新来的女孩Summer,她可爱,迷人,自信,有点神秘。
其实先是Tom喜欢上她的,但Tom还没表白,Summer就先对Tom表达了好感,她吻了他。
他们在IKEA玩耍,拉着手逛CD店,快乐地看电影,Summer感动的时候扑在Tom怀里哭……一切都很美好很美好,他们喜欢同样的歌手,同样的音乐,sex也很棒,一切都很完美,只是Summer跟Tom 说,她不想成为谁的谁,她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属于任何人的,自己只属于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所以她并不想要男朋友。
她也不是Tom的女朋友。
作为男生,一般对这种不稳定的关系都不会say no的吧。
Tom听到Summer这么说的时候感到有点失望,但他还是同意了。
因为他真的喜欢这个女孩,他真的投入了,他真的在意了,他忍不住问Summer他们算是什么关系,Summer说我也不知道,可是我们现在挺好的,我很开心,你也很开心不是吗。
Tom爱着,也痛苦着,他只能一直告诉自己说,也许有一天Summer会发现,也许时间久了,Summer会愿意定下来,会发现她爱的就是他。
他们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戏,粘着对方,Tom在Summer的手臂上画画,当他们吵架之后,Summer冒着雨去找Tom跟他道歉...可是,在他们恋爱一年后,Summer不再像以前一样热情。
以前同样的笑话,她不会再觉得好玩,不会再为此而笑了。
看电影看到哭,她也不再在Tom的怀里哭,终于,她对Tom说,我们还是不要再继续这样吧。
我们做朋友吧。
他觉得没有任何人能比上Summer 给他的感觉,他爱她,他只爱她,没有她,他就不会再得到爱情了。
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在一起?”,无论是知乎还是豆瓣电影,有很多影迷认为Summer并不爱Tom,她只是非常享受这段“暧昧”的过程,认为Tom是最大的倒霉蛋,是这场“不确定恋情”的受害者。
还有的影迷很直接地说,Tom完全是Summer的备胎。
但是,缘分不是命中注定,只是事出有因。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Summer的背景。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对白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场景:小卷毛是Tom的朋友,他想撮合Tom和Summer。
小卷毛:你有男友吗?Summer:没有。
小卷毛:为什么不交?Summer:因为我不想要男友,当别人的女友让我不自在。
我不想属于任何人,我喜欢自己一个人。
谈感情很麻烦,会伤人,谁要啊?我们还年轻,我们住在超美的城市,不如及时行乐,严肃的事情以后再说。
小卷毛:这是男人才会有的想法啊。
Tom:爱这个字是什么意思?Summer:我谈过感情,但我没看过爱。
而且现在离婚率很高,我爸妈就离婚了。
Tom:我觉得你错了。
Summer:我想我们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见。
-——————————————————显而易见,Tom和Summer的爱情观是不同的。
从心理学的分析来说,Summer并非是一个对爱情不认真不负责的人,造成她这样的爱情观,实际上跟她的原生家庭(父母离婚)有密切的联系。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
可以说,原生家庭也是影响我们最早,持续力也最久的环境及系统。
从出生起到长大成人,每个人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好的家庭关系相对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恋爱观、婚姻观,而不良的家庭关系会使得孩子更容易在恋爱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偏离行为。
根据家庭的不同生活状态,不良家庭关系可分为疏离冷淡型、父母缺失型和暴力型三种类型。
--------------------------------------------------------------------------疏离冷淡型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松散,甚至夫妻分居,夫妻双方采用冷暴力的方式对待彼此。
这种家庭关系不仅仅指夫妻之间的关系冷漠,同样也包括夫妻一方或双方与孩子的关系冷淡。
这种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使孩子的性格冷漠、内心封闭、难以接近,同时,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变得谨小慎微。
在这种家庭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恋爱,婚姻关系中的具体表现为:在选择恋爱和婚姻对象的时候,不敢相信对方,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如何开始。
即使双方在一起了,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对方相处,了解对方,关心彼此,构建和谐的恋爱、婚姻关系。
其表现为,更加容易怀疑这段恋情,或希望时时刻刻知道另一半的行动,或与其父母一样对另一半关心略少,关系冷淡。
假如你喜欢本文,可添加微信公众号:电影心理学(dianyingxlx),获得更多美文,同时支持我们的工作。
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订阅我们的微信号。
父母缺失型的家庭关系主要分为人缺失型和陪伴缺失型两类。
人缺失型,是指父亲或者母亲缺失型,就是指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由于某种原因去世,另外一方与孩子单独生活或孩子与老人生活的家庭关系;陪伴缺失型则是指父母健在,但是父亲或者母亲的陪伴缺失,也就是说父亲或母亲一方由于种种因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少形成的缺失。
其中陪伴缺失型的家庭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夫妻双方离婚,一方与孩子单独生活,另一方很少陪伴孩子形成缺失的家庭关系;第二种是家庭健全,但由于工作等原因双方或者一方长时间与孩子分离,如留守儿童。
这种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一般有两种:1.孩子没有安全感,不相信对方,不相信爱情。
生活在缺失型家庭中的孩子不一定会成为爱情或者婚姻的不幸者,但是很多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者都是有一定的家庭缺失经历的。
以不由自主充当第三者的女性为例,很多人会有恋父情结,究其原因就是小时候父爱的缺失,导致在成年后仍然对这种父爱充满向往与渴望,希望能有父爱一般的关爱与照顾,因而对较年长的成熟男性充满兴趣,不自主地就充当了第三者。
2.孩子的恋爱、婚姻关系难以固定,不断更换恋爱对象,亲密关系难以固定在一个人身上。
比如说,有一些的单亲家庭,父母觉得孩子应该了解他生活的现状而将离婚原因向孩子说明实情后,却并没有对孩子加以引导和给予足够的关爱,使得孩子对恋爱、婚姻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产生报复心态,不断更换男、女朋友却不愿结婚。
又或者是父母离婚后,带着孩子的一方觉得亏欠子女而想方设法给予补偿,或者在言传身教中忽略了对另一方关爱的传递,又忽略了孩子的性别,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亲或者母亲行为举止,可能导致男孩女性化或者女孩男性化,甚至使得孩子容易出现同性恋倾向。
--------------------------------------------暴力型的家庭关系是指父母双方经常吵架或者相互拳脚相加的家庭关系。
同样,暴力型的家庭关系也不仅仅是指父母二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同时还包括父母将工作、家庭中的诸多不顺加诸于孩子身上,对孩子施加的暴力行为,甚至是将这些不顺施加于家中老年人而产生的暴力行为等等。
这种暴力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孩子的恋爱观、婚姻观以及之后的家庭观念产生影响。
暴力型家庭关系易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易恐惧、惊慌、焦虑,脾气易暴躁,没有安全感,惧怕恋爱或者婚姻。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建立恋爱、婚姻、家庭关系时,更容易发生家庭暴力,不愿与对方或孩子沟通,而是与其父母一样通过暴力解决问题,通过吵架或殴打的方式来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或者用棍棒法教育子女,这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关系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同时,这样的孩子在恋爱、婚姻关系中也更容易经受不住失恋的打击,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自残、自杀甚至谋害对方等相当恶劣的后果。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
从而使很多孩子成年后恋爱或结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以致婚姻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行为、认知、情绪等也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时刻,以超凡的强度,被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通常是伴侣)引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伴侣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
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家庭中父母的关系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大于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比例分别是33%、31%。
原因是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长期目睹父母争吵,父母间相互敌意、贬低对方,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怀疑、困惑等消极情绪,以后很可能造成孩子人际关系障碍,难以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在《和莎莫的500天》中,Summer实际上就是离异家庭的受害者,因为从小心理的缺失和极度缺乏安全感,使得她与Tom的恋情中,没法真正释怀以确定关系。
她当然渴望与Tom能够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Tom本身是个并不主动的男人,以至于她的期待幻灭。
-----------------------------------------------------------------------“我觉得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包括亲密关系。
”“我没有一段关系能够相处超过半年!”“我无法谈恋爱!”“我总是爱上大我至少十岁的男人……”这是单亲家庭成长的白领女性,她们是这样叙述自己在恋爱关系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的离婚事件以及家庭不幸福事件太多了,我们该如何减少原生家庭的不良行为对孩子成长及婚姻观念的不良影响?作为父母双方,在处理离婚的时候应该对孩子加以引导和给予足够的关爱,避免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