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植物神经-汗腺分泌异常等 单神经损伤-区域性改变 多发性神经损伤-四肢对称性
三、常见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
3、脊髓病变: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植物神经症状 体征:选择性损害(传导束性损害) 一侧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横贯性损伤(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植物神经症 状) 例1 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肌萎缩、肌力↓ (脊髓前角灰质炎) 锥体束和后索损害:锥体束、腱反射异 常、肌力↓病理反 射、深感觉障碍 (亚急性联合变性)
脑炎) 系统性:是否选择性地损害某些系统或传导束(运动神经元病、
亚急性联合变性)
定位诊断的准则
4、一元论原则: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 者全部的临床表现
5、是否联合病变?系统性疾病中的神经系 统表现
6、是否有其它系统的并发症:神经系统疾 病在其他系统的表现
二、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并非临床所有的定位体征均提示有相应的病灶 存灶 病例1:(高颅压时外展神经麻痹)
二、注意事项:
1、注意基础病 2、注意起病过程 3、注意既往史 4、注意辅助检查 5、注意演变规律
基础扎实 掌握关键 仔细认真
思路清晰 综合分析 严谨耐心
一侧脑干病变:出现病变同侧颅神经病损症状。
病变对侧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
(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5、小脑病变: 常见症状-头晕、眩晕、站立不稳、呕吐 体征-共济失调、肌张力↓眼震、构音障碍
6、大脑病变: 常见症状-刺激性病变:痫性发作 破坏性病变:缺损性神经症状和体征 体征-各叶病变有各自的体征 一侧性病变容易出现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7、体征与病史相符合 病例7:(TIA发作)
8、体征与症状相符合 病例8:(进展性卒中)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常见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
1、肌肉病变:(包括神经肌肉接头处) 常见症状-肌无力、肌痛、肌萎缩、肌束震颤
(肉跳)假性肥大、肌强直体征-可无明显定位力 体征,可见肌萎缩,不应有感觉障碍
三、常见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
例2 例3 4、
脊髓半侧损害:
病变同侧前角、锥体束-肌力↓(病变同侧)
病变同侧后索-深感觉↓
(病变同侧)
病变同侧侧束-痛、温觉↓ (病变同侧)
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水平以下完全性损害包括-
运动障碍(锥体束、肌萎缩、肌力)
感觉障碍(深、浅感觉)
植物神经障碍(汗腺分泌异常、二便排出障碍-便秘、
尿潴留)
脑干病变:
2、病变之初的定位不能确定最后的病变范围 病例2:(脊髓病变)
3、是否是既往的体征 病例3:(先天性眼震、 多发性脑梗塞)
二、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4、确定的病灶不一定有相应的体征出现 病例4:(无症状性脑出血、腔隙性脑梗塞)
5、有很多的主诉,不一定有相应的体征出现 病例5:(神经症、抑郁症)
6、有相应的体征,不一定有相应的主诉 病例6:(脑肿瘤)
2、周围神经病变: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植物神经症状(自主神 经症状);周围神经由于不同部位所含的三种Nf比例不等, 受损的程度可不相等
如:桡神经损伤-腕下垂;腓神经损伤-足下垂 面神经损伤-口角歪斜;皮神经突-感觉↓
体征:运动损伤-肌萎缩、肌力↓、腱反射↓ 感觉损伤-感觉(痛、温、触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The Diagnostic Principles for the Neurological Diseases
诊断原则
• 定位诊断(topical diagnosis TD) • 定性诊断(etiologic diagnosis ED)
➢定位诊断:决定病变的部位,即解剖学诊断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即病理学诊断
脑 大脑:脑叶 血管 脑膜
中枢性 脊髓:具体平面、范围(选择性、半侧、横贯性) (颈、胸、腰、骶)
定位诊断的准则
神经:具体某条神经 周围性 肌肉:具体某块肌肉、肌群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
3、病变的空间分布: 局灶性:只限于某一部位(面神经麻痹) 多灶性: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神经炎) 播散性:邻近组织被影响的范围,是否双侧病变(周围性瘫痪、
从病理学的角度对临床采集的资料,结合 病史、起病方式、、演变过程、辅助检查的结 果筛选出可能的病因,澄清可能的病理性质。
一、定位诊断的准则:(需要参照的内容)
1、症状: 首发症状:首先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可提示病变的 主要部位 演变过程:病变的发展情况 当前症状:兵变发展的现状
2、病变的水平: 小脑:半球 蚓部 血管
7、基底节损害: 常见症状:僵直-少动-震颤;姿势异常-不自主运动增多 体征:肌张力改变(↑或↓);运动异常(↑或↓); 震颤(静止性);多动(舞蹈、手足徐动等)
定性诊断:
目的:确定病因性质
一、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因学分类:
1、感染性疾病 2、外伤性疾病 3、血管性疾病 4、肿瘤 5、遗传性疾病 6、营养代谢障碍 7、中毒及与环境有关的疾病 8、脱髓鞘性疾病 9、神经变性病 10、产伤及发育异常 11、系统性疾病伴发的神经损害
确定诊断结果的步骤
临床资料采集→定位诊断→定性诊断
1、临床资料采集
病史采集 (详细、方方面面)
全身体格检查 (仔细、里里外外)
神经系统检查 (精细、上上下下)
}包括辅助检查
2、定位诊断
用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临床采集的资料 及阳性体征(特别是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进 行分析,确定病变的部位。
3、定性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