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政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设计

七年级政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设计

七年级政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设计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地心态”。

本课是第一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编织美好的梦想,做好中学生活的短期规划和长期目标,用自己的努力拉近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体会到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及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设计思路
(一)学情依据
学生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对生活充满期待,梦想符合学生这个心理阶段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

但学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新的,往往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需要老师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的核心素养;
2.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及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
2.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并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准备:
.选取学生熟悉的材料,并使用恰当的媒体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追梦。

(出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图片,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资料等)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增强吸引力。

教学过程
情境一:编织梦想
播放音乐《怒放的生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教学情景。

伴着动听优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让梦想起航,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说一说:①你的梦想是怎样的?②如果梦
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编织未来的美好初中生活)
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

因为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的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学生活动二:全班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思考: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少年需要梦想。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

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情境二:走进梦想
(1)轩轩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驾驶飞机保卫国土。

思语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拳击手,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

佳佳的梦想是当一名模特,可以穿很多漂亮的衣服走秀。

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

(2)出示图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来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而
奋斗终生。

.少年的梦是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一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联系相连。

3、少年梦与时代脉搏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情境三:实现梦想
学生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你认为对吗?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可能实现。

(正确)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错误)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导方向。

(正确)
4.现实常常把梦想打败。

(错误)
梦想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梦想可能实现;梦想对现实有指引作用。

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有梦想,人生才有了前进的方向,而从人类的角度看,人类有梦想,社会才会进步和发展。

像鸟一样飞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这个梦想是谁实现的?
(1)多媒体展示材料“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莱特兄弟自幼对飞行怀有浓厚兴趣,1896年受到德国滑
翔家李林达尔的影响,决心研制动力飞行器。

他们吸取前人的经验,走先滑翔飞行以掌握稳定操纵,进而实现动力飞行的道路……
他们制作了两百多个不同形状的机翼模型,在不同角度下进行了上千次风洞试验;他们还研究了鸟和风筝的飞行,1900-1903年他们共制造了三架滑翔机,进行了近千次滑翔飞行,最后一架滑翔机完全达到了稳定操作要求。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行成功。

“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理解什么是努力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努力是不是就是埋头苦干?有没有方法呢?(学生先自己回答,然后看教材13页的“方法与技能”)(2)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出示图片:追梦人刘翔。

学生活动四:分析教材12页中的格言。

格言解读: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

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告诉我们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情境四:规划梦想
拓展空间: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做出怎样的努力?学生自己书写“我的努力计划”
个人梦想的实现是以一个个阶段目标实现为基础的,努
力也有具体的方法。

我们从现在做起,确定我们初中的目标,并写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划。

作业:写出自己初中三年的梦想和努力计划。

板书设计
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梦想的含义
2.少年梦想的特点
人生目标
时代脉搏(中国梦)
二.努力就有改变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需要立志
需要坚持
需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