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及调整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及调整
对于二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资本性费用的摊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提取坏帐准备 等,都能使企业当期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但它们并不导致现金的减少。相比而言,固定资产 折旧、坏帐准备等是会计规范强制处理的结果,其受控程度相对较小。而当期发生的费用递 延,可认为是企业调节、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有的企业在巨额广告费、固定资产维修费摊销 的会计处理上玩花巧,造成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巨额缺口。
1、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是否 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只有当采用某种信用政策增加的盈利大于采 用此项信用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采用和实施这种信用政策才是有利的。所以,企业应根据自 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应收账 款的管理(如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级链管理等),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增加利 润的同时,保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使企业的现金流人量同步增长。
3、非货币性的交易。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出现了大量资 产置换、股权交换等非货币性交易。这些巨额资产的交换,没有现金流入,却能确认利润。又 如通过非法渠道拆借出去的钱,虽已难以收回,仍可在帐面上确认有利息收入,使现金净流量 与净利润差距拉大。
4、非常交易的发生。为“扭亏为盈”或达到配股条件,不少公司采用非常交易,如出让 土地、设备、股权、无形资产,年末发生非常销售业务等,获取非常收益。在对这些交易的合 法性、有效性、公允性适当关注的同时,也要分析其造成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程度。
2、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加速存货的流转;存货积压,必然提高企业资金占用水 平,造成企业资金流转不畅或资金短缺,因此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定期对存货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存货增加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定期对连续几期的存 货结构进行动态的计算分析,将在存货中所占比重最大和增加数占存货增加数比重最大的存货 项目,作为分析和管理的重点,分析该存货项目快速增加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减 少库存。及时处理积压存货,可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和存货的相关成本,在有利于增加企 业净利润的同时,加速资金的周转,增加、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加强对应收账 款的管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只有当采 用某种信用政策增加的盈利大于采用此项信用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采用和实施这种信用政策 才是有利的。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信用政 策,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如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级链管理 等),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同时,保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使企业的现金流人量同 步增长。
2、投资收益的确认。一些上市公司在缺乏市场竞争力、真实业绩难以达到配股条件的情 况下,往往借助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引入投资收益。已受罚的琼民源公司,其10亿左右的非 常收益和新增资本公积金就是通过关联交易取得的。这种投资收益往往是利润的空转,对拉大 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距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即使有真实投资关系的,股权性投资收益确认 的成本法与权益法之分也使得收益的确认与现金流入之间存在差异。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及调整
计算净利润与现金流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是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会计的计量基础有两种,一是权责发生制,一是收付实现制,企业计算净利润时是以权责发生 制为基础的,而计算现金流量时却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因此,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 之间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计量基础的不一致。
(2)保持购销平衡和产销平衡。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市场预测和决策机制,制定比较准确 的产品销售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期初、期末存货水平,合理地确定产品的生产量, 也就是企业应在以销定产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然后根据每种产品原材料的消耗情 况及每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并考虑原材料的期初、期末库存情况,合理确定原材料的采购计 划,确定原材料的最优经济订货量。通过保持购销平衡、产销平衡,使存货数量既满足企业生 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过多地占用资金,从而使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
企业某一时期的净利润等于企业该时期的收入减去该时期的费用,而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 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 如果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收人数等于现金流入数、费用数等于现金流出数,则净利润与现金流量 同步。否则,只要收入不等于现金入、费用不等于现金流出,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产生差 异就不可避免。
2、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加速存货的流转;存货积压,必然提高企业资金占用水 平,造成企业资金流转不畅或资金短缺,因此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定期对存货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存货增加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定期对连续几期的存 货结构进行动态的计算分析,将在存货中所占比重最大和增加数占存货增加数比重最大的存货 项目,作为分析和管理的重点,分析该存货项目快速增加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减 少库存。及时处理积压存货,可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和存货的相关成本,在有利于增加企 业净利润的同时,加速资金的周转,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
5、流动资产的变动。流动资产周转期限较短,变现能力较强,如应收帐款和存货等。一 旦这些项目周转不畅,不能顺利变现,即成为资金的沉淀。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高挂帐”和 “存货积压”现象是造成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在分析时,应将注意力集 中在这些流动资金项目的变现能力上。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经常会出现不一致,尤其在企业净利润大于 现金净流入量这种差异出现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 金流量同步增长,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