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姓名:班别:分数: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4、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等。

5、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色物质附着,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6、根据()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8、铁生锈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不发生变化2、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蓝色的粉末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4、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 )。

A、缺水的沙漠B、潮湿的海边C、干燥的高原5、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 )。

A、白萝卜B、番薯C、肥肉6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7、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9、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10、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11、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1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1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4、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11、物质变化有快有慢,但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12、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 )13、光和火焰都是物质。

( )14、生产水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15、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16、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 )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产生了新物质。

( )18、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 )19、咀嚼米饭5分钟感觉微甜,说明米饭本身的味道是甜的。

( )20、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四、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①冰融成水②钢铁生锈③酒精挥发④空气液化⑤海水晒盐⑥食物腐败⑦灯泡发光⑧煤气爆炸⑨木材燃烧⑩酱油拌饭⑾书法创作⑿柠檬汽水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五、科学探究123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蜡烛、火柴、玻璃瓶实验步骤:①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玻璃瓶中产生气体。

②点燃蜡烛,把玻璃瓶中的气体向火焰上倾倒,观察现象。

发生现象:发现倾倒气体后蜡烛火焰熄灭。

气体性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姓名:班别:分数: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没有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5、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6、根据(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大米)、(玉米)。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8、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是( A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不发生变化2、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 )。

A、小苏打是蓝色的粉末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C)。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4、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B )。

A、缺水的沙漠B、潮湿的海边C、干燥的高原5、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B )。

A、白萝卜B、番薯C、肥肉6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A)。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7、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B)。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C)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9、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C)。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10、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A)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11、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A)。

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1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B)。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1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4、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B)。

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11、物质变化有快有慢,但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 )12、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 × )13、光和火焰都是物质。

( √ )14、生产水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15、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16、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 )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产生了新物质。

(√ )18、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 )19、咀嚼米饭5分钟感觉微甜,说明米饭本身的味道是甜的。

(× )20、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四、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①冰融成水 ②钢铁生锈 ③酒精挥发 ④空气液化⑤海水晒盐 ⑥食物腐败 ⑦灯泡发光 ⑧煤气爆炸⑨木材燃烧 ⑩酱油拌饭 ⑾书法创作 ⑿柠檬汽水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五、科学探究12、根据下表的记录情况,你能得出哪些结论?铁钉在不同的地方生锈情况记录表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蜡烛、火柴、玻璃瓶实验步骤:①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玻璃瓶中产生气体。

②点燃蜡烛,把玻璃瓶中的气体向火焰上倾倒,观察现象。

发生现象:发现倾倒气体后蜡烛火焰熄灭。

气体性质: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