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二〇XX年XX月目录1 风险识别 (4)1.1 适用范围 (4)1.2 工作原则 (4)1.3 突发事件的定义 (4)1.4 事件分级 (4)1.4.1 一级事故(Ⅰ级) (4)1.4.2 二级事故(Ⅱ级) (5)1.4.3 三级事故(Ⅲ级) (5)2 组织机构与职责 (5)2.1 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5)2.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5)2.3 现场应急指挥部 (6)2.4 应急工作主要部门 (6)2.4.1 综合部 (6)2.4.2 生产部 (7)2.4.3 巡护队 (7)2.4.4 技术部 (7)2.4.5 供应部 (7)2.5 应急信息组 (7)2.6 应急专家组 (8)2.7 应急工作支持部门 (8)2.8 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8)2.9 基层单位应急领导小组 (8)3 风险识别与预防 (9)3.1 重点环境保护目标 (9)3.2 主要环境风险 (9)3.3 预防与监控 (9)4 应急响应 (10)4.1 接警 (10)4.2 预警 (11)4.2.1 预警条件 (11)4.2.2 预警程序 (11)4.2.3 预警行动 (12)4.3 应急行动 (12)4.3.1 响应条件 (12)4.3.2 响应程序 (12)4.3.3 响应职责 (13)4.4 现场检测与评估 (14)4.5 次生灾害防范 (14)4.6 响应解除 (14)4.7 灾后处置 (14)5 应急保障 (15)5.1 通讯与信息 (15)5.1.1 生产应急指挥中心 (15)5.1.2 基层单位应急指挥机构 (15)5.2 物资保障 (15)5.3 应急队伍 (15)5.4 医疗卫生保障 (15)5.5 治安保障 (15)6 附则 (15)6.1 制订与解释 (15)6.2 预案的实施 (16)7 附件 (16)防洪防汛专项应急预案1 风险识别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XXXX公司所属基层各生产单位所属地区发生暴雨滑坡、泥石流及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处置。
1.2 工作原则⑴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应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⑵统一指挥、区域联动。
⑶降低伤害、科学控制、快速果断。
1.3 突发事件的定义防洪防汛突发事件是指突遇暴雨所致,在瞬时或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对生产生活区域造成雨水冲刷、泥石流及河流涨水,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事件。
1.4 事件分级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依据《XX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突发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环境突发事故分为3级:Ⅰ级事故为公司级,Ⅱ级项目部级,Ⅲ级为区(队)级。
1.4.1 一级事故(Ⅰ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事故:⑴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及以上。
⑵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市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⑶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⑷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油品泄漏量为1吨以上,以及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为10吨以上,造成较大污染的事故。
1.4.2 二级事故(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事故:⑴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3~9人。
⑵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
⑶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⑷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油品泄漏量为1吨以下,以及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为5~10吨,造成一般污染的事故。
1.4.3 三级事故(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事件⑴污染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⑵生产区域内造成环境污染纠纷。
⑶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5吨以下,造成一般污染的事故。
2 组织机构与职责XX公司防洪防汛应急组织机构,由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应急信息组组成。
2.1 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部副经理成员:机关相关组室、部门、二级单位及应急协议单位主要负责人。
主要工作职责:全面领导防洪防汛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应急救援体系和制度建设;审定项目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和重大方案的决策;根据现场需要,指定有关人员到现场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审核对外发布和上报的事故信息。
2.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生产部长成员:巡护队、生产部、技术部、综合部、供应部等有关部门、单位主管领导。
主要工作职责:⑴在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综合协调突发应急救援工作。
⑵接收基层单位防洪防汛突发事件报告,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并传达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事件情况。
⑶持续跟踪事件动态,协调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救援力量以及专家参与防洪防汛应急救援工作。
⑷向防洪防汛应急专家组通报事件进展情况,获取专家意见及支持。
⑸统筹调度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源,协调消防、交通、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
⑹负责起草防洪防汛应急救援工作的相关文字材料。
⑺组织召集会议,讨论和协调解决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的要求。
⑻完成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部。
2.3 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应急领导小组指派,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指挥的临时组织,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单位人员及专家组成。
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授权下,可对各应急工作小组和相关单位、救援力量进行指挥。
主要工作职责:落实上级应急指令;制定、适时调整并督促实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收集、整理、报告现场应急资料信息;统筹调配使用应急资源;评估应急处置效果,核实解除应急状态。
2.4 应急工作主要部门2.4.1 综合部⑴负责与公司和地方县级政府的信息沟通与联系。
⑵组织起草应急事故上报材料,牵头组织新闻发布工作。
⑶负责应急状态下外部关系的沟通与协作。
⑷配合应急处置中有关涉外单位赔偿的协调工作。
⑸负责应急处理过程中后勤及组织医疗救护工作。
⑹负责保障应急人员的生活供给,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⑺负责对受灾区域消毒和防疫工作。
2.4.2 生产部⑴负责组织应急处置过程中安全环保措施的制定和论证工作。
⑵负责指导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管理工作。
⑶负责组织应急现场及周围区域污染物浓度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⑷负责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环保监护和监督管理,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⑸负责突发事件造成管线泄漏、油气污染等对大气、河流、水源、土壤等或配合政府监测机构开展相应应急监测。
⑹负责组织应急设备和物资及时送达现场。
⑺负责应急现场通信联络、对外联系、特种设备、车辆、道路抢修和运输保障工作。
2.4.3 巡护队⑴负责应急处理中消防大队人员、器材、设施调动。
⑵负责应急现场的警戒、人员疏散、治安保卫。
⑶配合公安机关、地方相关部门对防洪防汛因灾损失情况进行调查。
2.4.4 技术部负责受灾单位相关工艺措施恢复工作的制定。
2.4.5 供应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及供给。
2.5 应急信息组信息组由综合部牵头,成员单位包括生产部、技术部、综合部、供应部、瑞普索公司等有关部门、单位。
主要工作职责:贯彻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草拟新闻稿或公告,在重特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会议后1小时内完成对外公布的新闻报道材料,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批;根据授权与主要媒体沟通,保持与媒体的联系,正确引导公众舆论;根据授权在项目部内部发布消息,告知员工突发事故情况,保持与员工的沟通联系;收集、跟踪舆论信息;分析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相关法律责任,提供法律支持。
2.6 应急专家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在应急状态下调动相关专家组成应急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工作职责:参与制订项目部防洪防汛应急方案;参加现场处置工作,为现场处置措施提供决策建议和技术支持;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它任务。
2.7 应急工作支持部门公司其它部门和单位作为应急工作支持部门,按要求及时落实环境突发事故领导小组发出的其它指令,配合环境突发事故应急主要部门做好应急支持工作,具体应急工作职责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8 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就近可用的有长庆定边应急救援中心,同时周边有采油三厂、采油五厂、采油六厂等兄弟单位协助支援。
周边有定边县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2.9 基层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基层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是应对本单位环境突发事故的责任主体,在指派的现场指挥部未到达现场前,负有直接指挥权、处置权。
主要工作职责:⑴负责本单位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本单位应急资源。
⑵当发生突发事故时,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规定,向生产部报告情况。
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指挥现场抢险救援。
⑷根据突发事故的态势,及时向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或属地政府提出增援请求。
⑸贯彻执行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各项指令。
⑹在属地政府直接指挥应急处置时,接受政府领导,协助政府开展相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⑺组织应急响应结束后的评估、恢复、重建和总结改进工作。
3 风险识别与预防3.1 重点环境保护目标⑴学校、乡镇、村庄等人口稠密区。
⑵矿权范围内沟、河。
3.2 主要环境风险⑴发生自然灾害(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导致管线断裂,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
⑵工程施工误操作导致管线、油气设施破坏造成油气泄漏。
⑶偷盗破坏造成油气泄漏污染环境。
⑷设施故障及管网腐蚀穿孔导致油气泄漏。
⑸污染防治设施损坏、停运,导致超标排放。
⑹3、4、5类放射源丢失、失控。
3.3 预防与监控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场站设施管理、管线巡护等措施预防环境突发事故的发生。
⑴推行数字化建设,场站采用视频监控、管线采用泄漏在线监测技术分区域分段控制。
⑵落实场站巡检、管线巡护制度,极端天气加强巡护力量与频次。
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环保应急器材配备及保养,保证应急力量及物资完好。
⑷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⑸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尤其加强特殊时段的隐患排查,消除潜在风险。
⑹相关单位与管道、管线沿线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护沟通机制,防止误操作。
⑺加大宣传,设立有奖举报机制,遏制偷盗破坏。
⑻加强管线、管串、场站设施腐蚀监测,预防腐蚀泄漏。
4 应急响应防洪防汛应急响应过程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防洪防汛应急响应过程流程图4.1 接警基层单位发生汛情时,在30分钟内内向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表4-1《防洪防汛报告内容一览表》要求的内容)。
情况紧急时,事发单位可越级直接向生产部报告。
报告电话:XXXXXXXX。
信息报告和通信联络,应采用有效方式。
发送图文传真和电子邮件时,应确认对方已收到。
表4-1 防洪防汛报告内容一览表4.2 预警4.2.1 预警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启动预警程序:⑴发生Ⅱ级、Ⅲ级环境突发事故。
⑵重点区域、特殊时段、极端天气等可能引发严重事态的环境突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