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故事的多元解读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全班再次大笑)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
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
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老师: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要爱自己!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对不对?学生:是的!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
一则活跃在各论坛上的美国小学老师关于童话《灰姑娘》的阅读教案,引发了家长们无限的感慨。
有人惊呼:美国老师太有才;也有人叹惜:中国教师就是缺乏这种人文的解读精神。
难道只有美国老师能上精彩的《灰姑娘》?上月中旬,本报《开·学》教育周刊向本土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师有奖征集《灰姑娘》阅读教案。
本期选取了其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教案与美国老师“同场比拼”。
透过这几个神形兼备的本土教案,您是否对我们的课改和本土老师的教学更有信心了呢?您是否对如何开展深度阅读有了更多的认识?幼儿版《灰姑娘》是可以伴随一辈子的故事,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它有不同的思考和解读。
幼儿园孩子理解与阅读能力有限,只能通过主题探索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童话的美好,继而产生强烈的改编童话的欲望。
阅读目标:1、通过排图讲述、欣赏故事、表演童话等活动,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灰姑娘的善良、勤劳与美丽。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尝试续编故事。
3、体验合作表演、创编剧情带来的快乐。
体验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系列重点:1、图片再现童话。
幼儿园大班孩子,大多听过这故事,再现童话时,可以将故事中的几个场景制成小图片,让幼儿小组合作排序,并简单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时要将故事情节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情感愿望、想象规律相契合。
该环节是对幼儿原有经验的一种唤起,使其开始融入审美的情景和氛围,突出幼儿自主学习,教师追随幼儿的理念。
2、讨论童话。
问题一:这个故事你有哪里听不明白或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来——让幼儿学会提问,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问题意识。
从幼儿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里,教师比较容易寻求到幼儿生活经验和故事之间的结合点。
问题二: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在简单直接的“好人”与“坏人”的评价和理由的阐述中,逐渐明晰对角色形象的把握,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完善。
问题三:灰姑娘开始过怎样的生活?最后找到幸福了吗?她的姐妹们有没有找到幸福?为什么?——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问题讨论,幼儿从中领悟到善良、勤劳、勇敢的人最终一定会得到幸福。
问题四:灰姑娘和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之后,故事继续在发生着,你觉得她的姐妹会有怎样的改变?——续编故事,打开孩子们的想象的同时,满足了他们“世界真美好”的大结局。
该环节体现问题的开放性、思辨性和创造性。
3、在表演中体验,在音乐中感知。
戴上头饰、装扮一番,出示几段音乐,让孩子来演一演童话故事。
这种审美体验,会让孩子变得敏锐、纯净、善良和高雅,并提升幼儿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版阅读目标:1、让孩子明白“朋友”的含义;明白“生活中的磨难也是一种经验和锻炼,它往往能够完善人格,铸造成功”的道理;激励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努力成为一个拥有优秀品质的人。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童话,激发孩子对童话的热爱。
3、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表达独特感受的能力。
教学设计:1、让学生快速阅读故事内容,并进入讨论。
⑴关于“朋友”。
故事中,小鸟为什么愿意帮助辛黛瑞拉?(因为辛黛瑞拉经常给它们食物,他们是好朋友。
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朋友是在风雨中为你支撑起屏障的人;是在晴天里与你一同看彩虹的人;是在你得意忘形时给你浇冷水的人,拥有真正朋友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⑵关于“宽容和乐观”。
如果你是灰姑娘,生活中有后母处处为难,有自私的姐姐们奚落,你会如何面对?预设四种可能并讨论产生的不同结果:1、很痛苦,都不想活了;2、痛恨他们,伺机报复或离开家;3、忍受和宽容他们;4、乐观面对,苦中作乐。
前面两种损人不利己,会造成生活悲剧,不值得提倡。
从灰姑娘的选择中引导学生明白乐观面对为难你的人是最好的反击方式。
宽容是因为你的心中充满爱,有爱的人生活才能洒满阳光。
⑶关于“优秀品质”。
舞会上漂亮的公主很多,王子为什么偏偏相中辛黛瑞拉呢?如果王子在与辛黛瑞拉跳舞时,发现辛黛瑞拉舞蹈动作不优美,老是被她踩到脚还会喜欢她吗?(引导学生发现王子爱上灰姑娘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她漂亮”,明白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多种优秀的品质才能博得他人真正的赞赏。
)⑷关于生活中的磨炼和机遇。
①关于机遇:如果12点钟声敲响时,辛黛瑞拉没有丢下水晶鞋,会是怎么样的结局?(引导学生理解水晶鞋就像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机遇和转折,所以当机遇来敲门的时候,不要轻易错过或放弃,要像灰姑娘一样抓住自己的水晶鞋。
)②关于磨炼:如果辛黛瑞拉成年后和姐姐一起去找工作,谁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为什么?(通过勤劳能干的灰姑娘与懒惰、自私的姐姐们的比较,引导学生领悟生活中的磨难往往能够完善人格,铸造成功。
)2、作业超市,拓展提升。
(选择其中一个小题完成)⑴如果辛黛瑞拉没有丢下水晶鞋,给故事编一个修改版的结局。
⑵辛黛瑞拉嫁给了王子后,她会如何对待后母和姐姐们?写一写加长版的《灰姑娘》。
⑶围绕课堂上讨论的四大问题,写写你的收获写具体,最好能够用生活中的例子结合故事支持你的观点。
也可以从我们没有讨论过的故事片断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看法。
初中版阅读目标:通过排练、改编童话剧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并初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教学形式:活动课(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熟悉剧本请学生默读课文: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或适合演哪个角色?为什么(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进行分析)?A、饰演灰姑娘,因为她善良、善于忍耐、执着。
①资料补充:“忍”。
韩信,面对市井小儿狞笑中的胯下之辱,忍了;司马迁,面对较死而更为惨烈的宫刑之辱,忍了;勾践,面对亡国屈身为卒之辱,忍了……周文王、韩非、孙膑都有奇耻大辱,他们都忍了。
中国人说,“忍”字心头的一把刀,在隐忍的过程却也能使一个人的意志得到锻炼,而从成为一个坚韧的人。
②资料补充:“执着”从“铁棒磨针”、“滴水穿石”等文学典故中得出结论:凡事坚持就能取得胜利!B、饰演王子,因为他坚持、执着。
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去追求的……二、改编剧本1、如果你是作者,会怎样改编剧本?(学生自由创作,并简述理由。
)①惩罚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追问:后母是“恶人”吗?(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包括对人的评价。
)父亲有责任吗?(父亲对女儿的冷漠,是助长后母虐待的外部原因。
)②悔改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体现中国文化中宽容的美德。
)③守时篇:灰姑娘没有按时回家,一切在舞会上恢复原样,也失去了王子的爱慕。
④放弃篇:灰姑娘受到后母的责骂后,放弃了参加舞会的想法,结果她就一辈子永远只是“灰姑娘”。
(③④意在与学生交流美国老师的教学法,拓展学生的想像力,同时借助中国经典的《神笔马良》等童话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等精神,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的努力与对机会的把握。
)2、在编读童话过程中,你觉得童话能带给我们什么?——童话故事能教人勇敢、热情、善良、乐观,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能培养我们的想像力、思考力;能让我们了解更多元的文化……三、学生分组上台表演自己改编的剧本(培养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