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电工期末考试B卷及答案

电子电工期末考试B卷及答案

职业技术学院考试试卷
信息传媒系18计算机网络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试卷B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形式(开/闭/机):闭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3 kΩ的电阻中通过2uA的电流,试问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A、10V
B、6mV
C、1.5V
D、6V
2、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线绕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A、2500
B、100
C、1
D、0.1
3、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000W,如将它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W。

A、125
B、250
C、500
D、1000
4、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工程近似的观点,a、b两点间的电阻值约等于()
A.1kΩ
B.101kΩ
C.200kΩ
D.201kΩ
5、图右所示电路中P点电位为( )
A、5V
B、4V
C、3V
D、2V
6、如图电路中电压U为()
A.-50V
B.-10V
C.10V
D.50V
7、在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
A.相同 B.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超前90°
C.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落后90° D.无法确定
8、当三相对称交流电源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为380V,则相电压为()。

A.380/3V D.380V
9、我国通常应用的交流电工频为()Hz。

A.50 B.60 C.110 D.220
10、交流铁心线圈,当线圈匝数N增加一倍,则磁通 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正确
11、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D、以上都不对
12、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
A 一定导通
B 超过死区电压才导通
C 超过0.7V才导通
D 超过0.3V才导通
13、就放大作用而言,射极输出器是一种 ( )。

A、有电流放大作用而无电压放大作用的电路
B、有电压放大作用而无电流放大作用的电路
C、电压和电流放大作用均没有的电路
D、以上都不对
14、触发器输出的状态取决于 ( )。

A、输入信号
B、电路的原始状态
C、输入信号和电路的原始状态
D、以上都不对
15、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电路由、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2.如果某一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那么这一元件是。

3.已知 u=10sin(ωt+30˚)V,分别写出幅值 U m= ,有效值U= ,相量Ù= 。

4.三相电路中,若负载相电压需为380V,则需采用连接方式。

5、交流量是指和都随时间而变化的量。

6.有两个正弦交流电流分别为i1=10Sin100πtA,i2=10Sin(100πt+90°)A,它们叠加后的
I
电流有效值相量= ,对应的瞬时值。

7、半导体分为半导体和半导体。

8、欲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则外电路所加电压必须使晶体管的发射结偏,同时使集电结偏。

9、在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电容作用是。

10、多级放大电路中级与级之间的耦合方式主要有耦合和耦合。

三、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n个电阻串联,总的阻值等于n个电阻各自倒数之和的倒数。

()
2、一个电压源并联一个电阻的形式可等效为一个电流源串联一个电阻。

()
3、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和一个电阻串联来等效代替。

()
4、在任一瞬时,一个结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
5、在某一确定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是一定的。

()
6、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平均功率为0,所以并不消耗能量。

()
7、在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超前90°()
8、相电压是指每一相线圈或负载上的电压;线电压是指每两相线路之间的电压。

()
9、在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都是载流子。

()
10、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晶体三极管,其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11、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
12、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一旦超过其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时就会损坏。

()
13、由于发射区和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以及面积不同,因此三极管的集发射与电极极不能互换使用。

()
14、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和直流放大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其值近似相等。

()
15、阻容耦合和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中,各级的静态工作点都相互独立。

()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3题各10分,第2题15分,共35分)
1、已知下图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6V,R1=12Ω,R2=6Ω,R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3中的电流I3。

(10分)
a
I3
b
2、在下图电路中,已知三极管β=50,r be=963Ω,R B=300KΩ,R C=3KΩ,R L=3KΩ,U CC=12V。

(15分)
计算:
(1) 静态工作点Q(I BQ、I CQ、U CEQ);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A u;
(4)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
3、电路如下图所示,A1,A2,A3均为理想运放,V1,V2,V3为已知电压,试求:(1)Vo1(2)Vo2(3)V O(10分)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试卷B 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BDBBA CBBAA CBACA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电源、负载
2.负载
3.10V ,有效值2, 相量Ù= 10∠ 30 °V 。

4.三角形
5、大小 、方向
6. = 11.5∠45 °A , 11.5sin (100πt+45°)A 7、本征半导体、PN 型半导体
8、正偏、 反偏
9、隔直通交
10、阻容耦合、 直接耦合
三、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3题各10分,第2题15分,共35分) 1、 解:开路电压:V R R R U R U U S S ab
126112166122411212211=++=++= (3分) 等效内阻:Ω=+⨯=+⨯=46
1261221210R R R R R (3分) 电流:A R R U I ab 22
412303=+=+=
(4分)
2、
解:(1)静态工作点:
I
mA I I B CQ 24.050=⨯=⨯=β V R I U U C C CC CEQ 63212=⨯-=-= (6分)
(2)微变等效电路
(3分)
(3)电压放大倍数:
(3分) (4)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3分)
3、
解:(1)11)51(U R
R U O +==16U (3分) (2)22U U O = (3分)
(3)2333U U U ==+-
R
U U R U U R U U O O O -=-+----33231 21362
3U U U U O --= (4分)
mA R U U I B BEQ
CC BQ 04.0300
7.012=-=-=9.77963.0333
350//0-=+⨯⨯-=-==••bc L C U r R R i U U A βΩ≈+⨯==k r R r be B i 96.0963.0300963.0300//Ω==K R r C 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