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书体知识课件
甲
乙
丙
丁
(1)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欧阳询楷书的一项是(1分) A.甲 B.乙 C.丙 D.丁
例2.苏轼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书法家。欣赏下面 苏轼的书法作品,完成⑴~⑵题。(3分)
⑴ 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左右疏密相间,时紧时放。 B.字形欹(qī)正参错,或大或小。 C. 采用狂草书体,活泼飞舞,奔腾放纵。 D.沉厚中见放逸,尽显书者情感之起伏。 ⑵ 任选作品中一个双音节词语,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在答题纸 的田字格内。(1分) 答:
楷书:
工整、规范, 横平竖直 , 书写方便。
楷书的艺术特征
1.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 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 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 合严格意义的楷书。 2.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 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 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 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 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 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
例3: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题。(共2分)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运笔章法严谨,流畅洒脱 B.线条变化自如,粗细适当。 C.笔墨干净利落,浓淡相宜。 D.布局整齐有序,彰显楷书气势。
赵孟頫所写碑圆转遒丽,世称 “赵体”。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 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
字体错落有致,收放有度,线条奔放,笔力 雄健。大气磅礴,汪洋恣肆,酣畅淋漓。起笔为 行书,收笔为狂草,反应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
郭沫若书法作品以行草见长,笔力爽 劲洒脱,运转变通 。气势充沛,笔致显 得很健劲 。
.
毛泽东的书体多是行草书,字形特点是横 斜竖直、扬撇抑捺,独特的横折竖,多变的 方圆相济。总体布局尽显大家风度。
蚕头燕尾。
隶书的艺术特征
(1)“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 篆书的圆转笔画改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 法, “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 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 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 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 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 “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 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 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 (3)隶书字体特点三是“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 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
字体特点
隶书扁平,左右舒展,工整精巧,轻 重顿挫富于变化; 楷书横平竖直,整齐统一; 草书纵横恣意,有龙飞凤舞的艺术美; 行书规整中有飘逸,统一中有变幻。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 书
唐代张旭《肚痛帖》(
)书
唐代颜真卿《多宝塔碑》( )书
汉代《曹全碑》(
)书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3分) 欧阳询与颜真卿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们与赵孟頫、柳公权并 称“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劲健,点画瘦硬,但神采丰 润饱满。字形呈长方形态势,字距、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 清晰。颜真卿的楷书结构阔大端正,笔画横细竖粗,竖画弯如满月, 捺画丰满厚重,有耿直刚强的君子之风,笔力浑厚开阔,气势庄严 雄劲。
欧阳询《化 度寺碑》
楷书代表作。 点画含蓄,结 字内向收敛, 笔画伸延,字 势偏长。风韵 高古。
虞世南楷书代表作品《孔子庙堂碑》用笔 遒美圆劲,沉着稳健;结体宽绰疏朗,端庄洒 落,风神俱足 。
薛稷融隶 入楷,媚丽而 不失气势,劲 瘦中兼顾圆润 的书风,发展 了初唐书法劲 瘦媚丽而又圆 腴挺拔的时代 风格。 信行禅师碑
欣赏书法名作 感受笔墨魅力
——中国书法
考试说明
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 书家和作品,能从笔画、 结构、章法以及内涵文、大篆、小篆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古文字
今文字
隶书:字 体比较扁, 横画长, 直画短, 呈长方形。
蚕头雁尾。
隶书:字 体比较扁, 横画长, 直画短, 呈长方形。
楷书的名家字帖欣赏
,
“欧体” 欧阳询
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颜体”颜真卿 端庄雄浑,气势开张 骨力遒劲,气概凛然
“柳体”柳公权
活健苍劲,结构严谨 笔法精妙,笔力挺拔
“赵体”赵孟頫
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 飘逸娟秀
楷体在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 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
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 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 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 字要如大字。” 小字运笔要圆润、娟 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
草书特点是
结构简省、 笔画连绵、 书写流畅、 不易识别。
在狂乱中觉 得优美。
草书是整篇地看,整行地看,至少 上下左右的字结合起来看。实际有时草 书会两、三个字 连为一气,成为一种 “综合结构”。所以每个字不一定讲重 心平稳,只要气足势全即可。字形字态 应五花八门,极尽变化之能事。
行书:是介 于楷、草间 的一种书体。 既较之楷书 更为多姿, 又弥补了草 书不易识别 的缺陷。写 得比较放纵 流动。